部分高管只赚到基础工资。
即将过去的2022年中,恒瑞医药业绩惨遭重创,市值一度跌回至五年前的水平。
接踵而至的频繁集采导致恒瑞仿制药业务利润骤降,创新药业务又迟迟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新引擎。
离开恒瑞医药的不仅只有投资者,还有不少高管。2022年,恒瑞医药就有4名高管离职。
其中,恒瑞史上“最年轻副总”张晓静在荣升副总经理半年后,“闪电”跳槽德琪医药。
一直以来,恒瑞医药都被市场认作国产制药“一哥”,为何如今频繁出现高管离职的情况?
1
高管班底瓦解
从2010年起,共有27人在恒瑞医药担任过高管职位,其中15人已经离职。这15名离职高管中,有10人的离职都发生在最近三年。
恒瑞医药2010年至今高管名单来源:锦缎研究院,公司财报
2010年以来恒瑞医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转型初期(2010年-2014年)、高速发展期(2015年-2019年)、发展瓶颈期(2020年至今)。
2010年的高管名单中,多数都是孙飘扬的“老臣”。曾在礼来担任要职的张连山和郑玉群的加入,给恒瑞医药注入了“创新”的血液。
张连山加入恒瑞医药后,就始终管理创新药研发业务,任职全球研发总裁,成为恒瑞创新药的“灵魂”人物。张连山犹如恒瑞的定海神针,确保了整体创新药发展的基调和方向。
转型初期,恒瑞医药以稳为主,并未进行大规模的人员变动。除了王同仁和郑玉群,并未发生其他离职情况。
2015年开始,恒瑞医药进入高速发展期。在拥有了稳定的团队后,恒瑞医药开始发力创新药,全力抢占抗癌神药PD-1,开始大规模招聘更多的专业人员。
2015年-2019年期间,恒瑞医药将陶维康、曹国庆、邹建军、张月红四位高管招致麾下。除张月红主管人力资源外,其他三人全部是技术骨干。
为了提升管理层的积极性,恒瑞医药在2017年推行了股权激励计划,随着后续PD-1药物卡瑞利珠单抗的成功,恒瑞医药业绩达到巅峰,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创新药企。
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孙飘扬希望进一步招揽人才,做大做强。达到巅峰的第二年,恒瑞医药步入瓶颈期。
孙飘扬
这种颓势不仅表现在市值层面,也体现在企业管理层面。
陶维康、邹建军、张月初,这批在恒瑞医药高速发展时加入的高管全部选择离开。老一代管理层周云曙、蒋新华、李克俭也“功成身退”。
恒瑞医药引以为傲的稳固高管班底瓦解。随着离职高管人数的增多,恒瑞医药正陷入一个巨大的“周期旋涡”之中。
2
激励制度失效
恒瑞医药大规模的高管离职与股权激励的失效不无关系。
得益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成功,恒瑞医药2017年推出的股权激励在2020年逐渐得以兑现。
为了激励团队,恒瑞医药于2020年8月再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这次股权激励计划不仅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成为不少高管离职的重要原因。
根据恒瑞医药公告,2020年推行的股权激励计划以2019年业绩为基数,并要求2020-2022年每年净利润均保持约20%的增速方能解除限售。
对于恒瑞医药这个大牛股而言,20%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并不高,此前三年恒瑞医药净利润的平均增速在27%左右,似乎只要管理层保持常态就能轻松获得这项激励。
2020年恒瑞医药股权激励计划来源:公司公告
故事走向的却是另外一个结局。
突如其来的集采导致仿制药盈利空间骤降,恒瑞医药的绝大部分利润仍主要来自于仿制药业务。
集采压力之下,恒瑞医药的营收与净利润开始背离,2020年度和2021年均没有达成激励解锁条件,今年净利润更是再度下降,难以完成。
2020年推出的股权激励仅相当于一张废纸。
恒瑞医药最终在去年年底决定终止实施这次股权激励计划,回购注销相关股票。
2020-2022年恒瑞医药净利润来源:公司公告
没有达成业绩,所以取消激励计划,这本应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做法。但对于企业高管而言,股权激励的失效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规划。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计划失败,短期内再次推行新激励计划的概率并不大。这就意味着公司高管将只能赚到“基础工资”,这对于有追求的高管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职业生涯最宝贵的几年中无法获得股份激励,那么无异于是在浪费时间。
蒋新华、周云曙、孙辉、刘疆、李克俭等恒瑞医药的“第一代”高管已经“退休”,但仍持有公司大量的股票,随时都有减持公司股票的可能。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在高管们的积极性。
3
需要更多的时间
恒瑞医药走的是中国最典型的仿创路线,由仿制药为基础,逐渐增加创新药的比重,以此来将自身打造成一家同时拥有技术和产能的Big Pharma公司。
这种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过渡的路线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创新药的最优解。
随着集采“镰刀”的到来,仿制药的利润被大幅缩减,再加上PD-1行业的过分内卷,创新药业务没有达到预期,从而造成了恒瑞的“陨落”。
这并非全部是恒瑞医药的问题,而是时代发生了变化。
恒瑞医药过分注重自研,导致研发十分依赖于人才积累。随着激励制度的失败,大批此前积累的人才另寻他处,这无疑将大幅降低恒瑞医药的自研能力。
时下最热门的抗癌药物ADC赛道中,恒瑞医药作为最早布局者之一,却迟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产品,荣昌生物、科伦制药等都已经开始成功将ADC管线license out。
恒瑞医药应该如何破局?
恒瑞医药最需要迅速稳定住军心,重新打造一直研发能力出众的自研队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诞生出第二个类似于PD-1这样的爆款药物;
恒瑞医药也必须变得更加开放,时刻留意市场中的优质的合作机会,尤其是在自研团队尚未成熟时,不缺钱的恒瑞完全可以依靠资本投入来获得收益。
过去两年,恒瑞医药蒸发了60%的市值,市场对它的预期已经放得很低,背后已经开始积累预期差。
恒瑞医药如何将这个预期差释放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聚焦当下,恒瑞医药最该做的事就是放平心态,重新出发。
虽然稳固的高管团队已经瓦解,但“公司旗帜”孙飘扬依然坚守在第一线。
该公司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也选择留任,核心策略是能够得以延续的,只不过需要公司和投资者都持有更多一些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