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恒瑞医药(60027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恒瑞医药营收净利双降,票据造假被罚,50亿理财:券商为何推荐?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23  恒瑞医药内幕信息

来源 :每日资本论2022-08-23

  营收净利双降,多位高管离职,大幅消减人员,股价大跌……有着“药茅”之称的恒瑞医药近期麻烦不断,但部分券商却评级买入。对于整个医药板块来说,绝大多数股票都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调整,才会迎来真正的机会。

  

  文/每日资本论

  “药茅”正在快速褪色?至少数字层面看上去没那么乐观。

  8月22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瑞医药)股价大幅低开,并在开盘后一度下跌超过了5%,之后股价反弹。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为35.04元,下跌2.4%,总市值2290亿元。

  去年1月8日,恒瑞医药经过连续19年的宽幅震荡攀升,股价从最低的7.44元摸高至116.87元(不复权),总市值突破了惊人的6200亿元。不过,也从去年初开始,这家有着“药茅”称号的股票就一路下跌。今年4月27日,股价探底至27元,跌幅高达77%。

  恒瑞医药的股价大幅走低一方面是多年上涨之后,部分资金的获利了结,另一方面或与其业绩表现不佳息息相关。

  8月19日,恒瑞医药发布2022年半年报,营收102.28亿元,同比下跌23.08%;净利润21.19亿元,同比下降20.55%。从净利润指标看,恒瑞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这也是恒瑞医药自上市以来首次中报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降。

  恒瑞医药将营收下滑的原因,主要归于集采和疫情影响,其部分集采中选药品销售收入同比暴跌了88%,而利润的下滑公司称还受到成本上升以及研发投入加大的影响。

  此外,为了控制成本,恒瑞今年上半年继续优化销售人员2300余人,加上去年精简近4000人,一年半时间裁员比例至少37%。

  对于恒瑞医药近期的表现,股吧里部分投资者表示:“恒瑞出业绩,有点慌”,并对其未来表示了担忧。甚至有股民留言道:“回本我就退出股市,目前成本55。”

  不过,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则抛出一个疑问,“恒瑞见底了吗?”言下之意或许是,恒瑞医药的股价见底了吗?其业绩见底了吗?

  部分券商态度更为积极。国金证券和西南证券在同一日发布的研报中,都给予恒瑞医药买入评级。据悉,恒瑞医药近一个月获得4份券商研报关注,买入2家,增持2家,平均目标价为43.48元,尚有超8元的上涨空间。难怪有投资者喊出:“不卖,死都不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恒瑞医药发布回购计划,将在12个月之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回购金额在6亿元至12亿元之间。

  截至7月31日,恒瑞医药回购支付的总金额为3191.77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元,完成了回购计划的二十分之一。

  简单说,恒瑞医药用回购的方式告诉市场,其抄了自己的“底”。

  

  回购托底?

  那么,恒瑞医药抄自己的这个底,究竟是不是真底?

  众所周知,通常回购股票说明上市公司认为其股价被低估,可以起到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对股价的信心,属于利好消息。

  事实上,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已有891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总回购金额近684亿元。上市公司的回购,一方面体现了产业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认可,有利于稳定股价;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但也不绝对。比如,也曾巨额股份回购的格力电器和中国平安等股票,就没有因为股份回购阻挡住它们股价回调的步伐。再说,2020年永辉超市,因为业务员脚踩冰冻虾事件爆发后,实施回购,但股价仍继续下跌。

  

  技术层面分析,从2003年开始,恒瑞医药就处于一个超级大牛股行情,19年的震荡攀升,这在整个A股当中都不多见。但如同所有股票一样,股价到一定的位置,下跌起来都是快速的,这样才能实现筹码的交换,主力资金获利了结。

  恒瑞医药从2021年1月到达顶峰后便快速下跌,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2021年4月,其股价跌至84元附近,搭了一个小平台。这个平台位置,与2018年到2020年宽幅震荡的箱体上沿相吻合。股价反弹到60日均线,即开始新一轮下跌。

  6个月后,恒瑞医药的股价跌至50元左右,也是2015年到2016年的成交密集区。股价反弹至120日均线后,再度下挫。至今年4月,其股价再度搭建一个平台,股价触及2007年3月到2013年6月的箱体震荡下沿,股价反弹接近250日均线后,再度有下行趋势。

  从现在的股价走势来看,至少先借点,其股价仍是空头排列。未来,是否横盘震荡,来继续消化前期的套牢盘,还是继续下挫,探求新的底部尚不能下结论。

  “每日资本”认为,因为恒瑞医药的股价涨幅巨大,通常这类股票,需要有一个横盘震荡的箱体运行阶段,来消化掉前期的套牢盘。此时,股价刚刚拐头,在无法确定其真实走向之前,应该多看少动。就算是未来股价横盘震荡,这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震荡。简单说,现在并非介入的好时机。

  更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到三季度或年报时,恒瑞医药的业绩仍继续下行,那么不排除其股价也随之继续下挫。

  如果未来恒瑞医药的股价能够走出横盘震荡的行情,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可以进行关注,提前潜伏也不失一种策略,但十分考验投资者的耐心。

  题外话,由于中报业绩表现较好,已经有部分声音开始推荐迈瑞医疗。“每日资本论”认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迈瑞医疗股价调整还不够充分。对于整个医药板块来说,绝大多数股票都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调整,才会迎来真正的机会。

  

  “不安分”的药企

  事实上,恒瑞医药表现得有些“不安分”。

  2021年4月21日,财政部处罚恒瑞医药。原因是,恒瑞医药在2018年以非本公司发生的机票等报销专家讲课费、点评费、主持费,涉及金额108.8万元;2018年以非本公司发生的机票及过路费、咨询费、广告费等发票列支公司员工福利奖励支出,涉及金额214.91万元;所属连云港综合二办2018年以非本单位发生的过桥过路费发票报销办事处销售人员补贴、赠送客户礼品、学术活动餐费等费用,涉及金额96.19万元。

  

  关于关联公司豪森药业,同样存在列支咨询评审费、广告宣传费,后附部分发票经查询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结果为查无此票或不一致,仅2018年涉及金额就高达1.29亿元。

  此外,恒瑞医药旗下子公司近年来屡屡卷入医药领域受贿案件。比如,2021年1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认定,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徐旭仲于2017-2019年间,多次收受恒瑞医药全资子公司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孙某、纪某合计140万元贿赂。

  令人感到诧异的还有恒瑞医药十分热衷投资理财。

  公开资料显示,纵观整个A股市场,恒瑞医药的理财规模绝对属于惊人的那一类。2018年,其曾以210.5亿元的理财产品认购规模排在第五名。2019年,其理财认购规模前五中,恒瑞医药排名第四。截止2019年11月20日,恒瑞医药持有219只理财产品,总计认购金额为214.4亿元,是去年A股上市药企中理财投入最多的一家。

  仅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超过6000万元,理财收益就高达1.56亿元。

  “每日资本论”注意到,恒瑞医药的交易性金融资产2019年高达85.2亿元。此后,虽有所下降,但2020年和2021年均超过了50亿元用于投资理财。2022年上半年,其交易性金融资产仍高达50.82亿元。

  最新消息是,8月19日,恒瑞医药拟使用最高额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理财也收效颇丰。2019年其利息收入为1.27亿元,2020年为2.9亿元,2021年为3.67亿元。2022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的利息收入为1.68亿元。

  但如此大规模理财,不禁令人好奇地问:恒瑞医药要变身炒股大师吗?

  

  靠什么再雄起

  再回到恒瑞医药,现在一个未知数是其三季度和今年年报的数据表现。

  敲黑板!近日,网上流传一张中欧基金“医药女神”葛兰喊话医药行业逻辑不在的截图——“行业逻辑不在了。以前是暴利,现在是集采,先是药品集采,后来是器械集采,现在是牙科类集采,今后全部都会集采。所以逻辑没有了。不能用以前的估值来评现在了。”

  虽然,中欧基金方面表示消息不实。但细心的投资者一定会发现,葛兰于2021年四季度建仓恒瑞医药,当时,恒瑞医药股价一度接近腰斩。等于葛兰想抄个底。但恒瑞医药的中报显示,葛兰今年二季度“摒不牢”开始减持,卖出了438万股,减持比例超12%,有人算了笔账,按照截至6月底的股价计,葛兰持仓浮亏约6亿元左右,被套约30%。

  还有高瓴资本也是这个路数——去年二季度买入恒瑞医药4046万股成为第十大股东,但目前已经退出了十大股东名单。

  先知先觉的资本相继退出是否可以判断,恒瑞医药短期内业绩能否发生拐点变化呢?

  实事求是地说,谁现在敢说恒瑞医药未来业绩超牛或者持续下跌,那绝对属于算命先生。但可以通过分析恒瑞医院业绩下滑的原因和改进的举措,来判断是否有比较乐观的前景。

  恒瑞医药的业绩下滑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自2018年以来,因集采导致其销售大幅部分涉及的药品断崖式下跌。其次是今年以来,其多款创新药收入增长较慢,甚至个别创新药由于价格降幅较大,上半年销售金额环比有所下降。比如,在2021年进入国家医保之前,规格为200mg的卡瑞利珠单抗定价为1.98万元/瓶,为所有国产PD-1药物中最贵,是恒瑞创新药板块的业绩支柱;集采中标后,卡瑞利珠单抗价格暴降至2928元/瓶,降幅高达85%。再次是部分海外业务需求未能及时转化为销售收入。

  好了,第一点关于集采的原因非人力所为,是整个行业的共性话题,可以放在一边。最主要的是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和海外市场是否能够及时形成支撑作用。

  从恒瑞医药的半年报和一些报道的内容来看,恒瑞医药凸显了其在研发方面的重视。今年以来,恒瑞医药已经有30个药物临床试验获批。其中,1类新药超过20款,包括9款1类肿瘤新药。以最新获得《药物临试验批准通知书》的HRS-4642注射液为例,单这款药物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4111万元。

  

  6月29日,恒瑞医药二代AR拮抗剂瑞维鲁胺获批上市,是恒瑞在国内获批上市的第11款创新药,位居国内同行业前茅。

  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6款AR抑制剂获批上市,其中4款在国内已经上市。也就说,恒瑞医药的这款创新药从一出生就面临强有力的竞争环境,并非创新药就能“躺赚”。

  再纵深一步,创新药是现在几乎所有药企都需要花重金打造的护城河,谁拥有足够多的创新药,甚至是唯一的创新药,谁才更具有发展前景。极端点讲,如果药企不投入重金持续搞研发,那么投资者要毫不犹豫地卖掉手中股票。

  因此,单从创新药能否成为恒瑞医药的台柱子,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创新药为恒瑞医药贡献一半收入的时候,将是其一个里程碑的阶段。

  再看看海外市场。早在2009年,恒瑞医药的磷酸瑞格列汀临床研究就进行了中美双报,并获得了批准。今年5月18日,恒瑞医药成立了全资子公司Luzsana Biotechnology,负责恒瑞医药管线产品的国际化(海外开发和商业化)。

  2022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报告期内公司海外研发投入共计 5.19 亿元,占总体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 17.85%;共计开展近20项国际临床试验,并持续推进仿制药海外注册申请。

  但海外市场尚未成气候。数据显示,2017-2020年,恒瑞医药海外市场营收占总营收比分别为4.60%、3.74%、2.71%和2.73%,整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其海外市场营业收入为6.1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仅为2.38%。

  总之,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药和海外市场让恒瑞医药具有想象力,但目前尚未能够形成支撑作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