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料,锦州港跌停了。
6月4日,被“戴帽”的锦州港(600190)开市复牌首日一字跌停,开盘价2.17元/股。
5月31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锦州港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载明,锦州港披露的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股票自2024年6月3日开市起停牌1天,于6月4日开市起复牌,实施后A股简称为ST锦港。
锦州港涉嫌虚增收入的案件经历了半年之久的调查。《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显示,去年11月10日,锦州港便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对锦州港涉嫌违规违法披露信息立案调查。
经中国证监会查实,锦州港为做大收入和利润、满足银行贷款需求,与七家公司开展大宗贸易业务,但并无商业实质。
案件细节显示,2018年至2021年,锦州港向大连和境、宁波百荣、上海银鸿、宁波朗逸、重庆岳城川聚五家公司采购电解铜、沥青、铝锭、棉花、橡胶等大宗商品,与此同时与上海盛辙、舟山丰聚益尚两家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锦州港的采购资金从锦州港流出后,经过大连和境等五家供应商进入锦国投集团名册公司(资金池),当锦州港客户上海盛辙、舟山丰聚益尚需要支付锦州港货款时,锦国投集团名册公司(资金池)将资金支付给这两家公司,由这两家公司支付给锦州港。
锦国投集团名册公司曾为锦州港全资子公司,2018年6月后锦州港持有锦国投股权比例下降至33.34%,但仍为第一大股东。锦国投统一管理锦州港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公章使用、合同签订、银行账户转账,配合锦州港开展贸易业务。
上述四年间,锦州港累计虚增收入逾8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超1.79亿元,导致2018年-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其中,2018年-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5.81%、56.13%、36.47%、2.56%;虚增利润总额占当年利润总额分别为5.67%、17.78%、18.3%、47.85%。
综合以上情况,中国证监会拟对锦州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同时也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其中对锦州港时任董事长徐健、时任总经理刘辉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400万元罚款,并对两人采取10年以上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副总经理曹成等4人给予警告,处以100万元至200万元罚款。以上罚款合计2300万元。
对此,有投资者在投资平台提问称,对于虚增数据影响年报准确性,未来是否会调整?该公司董秘回应称,年报是否需要重新审计等事项,需要待调查结束后等待监管部门的通知。
界面新闻梳理锦州港财报数据发现,2018年锦州港营收虚增35.81%的情况下,其归母净利润创造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峰值,达到2.42亿元,仅次于2011年2.5亿元。但随后几年,归母净利润呈整体下滑趋势。从营收来看,锦州港2019年创下了营收最高值,达到70.33亿元,之后几年营收腰斩。
2023年度,锦州港实际完成营业收入仅有28.16亿元,只有2019年的40%,完成年度计划的90.5%,比去年同期减少4.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比去年同期减少 35.71%。
2024年,锦州港拟定年收入达到29.72亿元,港口建设计划总投资金额为2.568亿元,但出师不利,第一季度的营收只有5亿元,同比减少43.28%。
同时,锦州港表明,该公司主要依靠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发行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筹集资金,并根据项目进展合理调配,待客户需求明确时开工建设。
锦州港是一家位于辽宁省西部、渤海西北部的锦州湾北岸,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港口,主营业务按照装卸转运的货种划分为粮食板块、油品板块、集装箱板块以及杂货板块。
锦州港在其2023年财报中表示,锦州港是辽西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和拉动力,也是辽东湾炼化基地能源保供港、京津冀重大产业转移物流配套承接港。2023年,锦州港连续24年位居内贸散粮中转第一大港,锦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 型)业务量处于全省首位。
从股权架构来看,据锦州港2023年财报,大连港投融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锦州港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9.08%,西藏海涵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27%,为其第二大股东,西藏天圣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锦州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锦州港6%、5.9%、5.07%、3.91%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