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山东频道2022-04-13
浓烟肆虐的火灾面前,风急浪高的洪灾现场,急难险重的危急时刻,总能看到一支后背印着醒目“兖矿救援”字样的队伍——他们是兖矿能源矿山救护大队,是活跃在救援行动一线的“兖矿力量”;他们一直在我们看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守护着万家灯火。
自1991年12月21日建队以来,救护大队累计出动191次,救援遇险遇难人员603人,成功处理重特大灾害事故10余起,实现安全救援30周年,兑现了“险情用我,我战必胜”的庄重承诺。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兖矿救援”
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兖矿救援队砥砺初心、践行使命、对党忠诚、纪律严明。“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兖矿救援!”这是一名网友的留言,也是对兖矿救援多年艰难拼搏历程的真实写照。
创建30年来,在深圳山体滑坡,平邑石膏矿垮塌、河南郑州内涝、烟台栖霞笏山金矿等重特大灾害现场,面对灾区复杂艰苦的环境,兖矿救援始终坚持生命高于一切,以最大力度、最高效率营救受困群众,救治受伤人员,屡次发挥了突击队和攻坚队作用。
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环境和困难面前,他们每次都凭借坚强的意志,出色完成任务。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接到命令的救护大队骨干队员大队长任晓东、副大队长王永率队,带着9辆救援车辆和最好的装备连夜奔赴现场。救援队从郑州的北三环到西三环,从金水区到中原区、高新区,转战三个城区的四个小区,5天5夜共抢险清理9个排水地点,累计排出洪水20多万立方米。
苦练技能,锻造国际一流应急救援队伍
为什么兖矿救护队每次面对灾难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这要归功于救援队优良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救护大队大队长任晓东说。锻造一流应急救援队伍,训练时多流汗,战时能少流血!对于救护队员,更要坚持刻苦训练、科学训练,练就过硬本领和精湛技术。
救护大队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创新实施“全体机关人员每天训练1小时”重大举措,设立体能训练“龙虎榜”和装备操作“精准榜”,引导大家聚焦破解训练难题,创新实施“知情战备”,为安全救援、高效救援、科学救援夯实了基础。
只有经过无数次汗水的洗礼和意志的磨练,方能百炼成钢。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分别荣膺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曹恒栋、王凯说:“平日里军事化的训练和赛前高强度的集训,让我们彻头彻尾感受到铁军的力量!”
近年来,矿山救护大队历经国际、全国、省、集团、煤业等几十次赛事考验,积累了丰富的比赛和实战经验。他们在不定期深入到井下排瓦斯的情况下,坚持晨练、军事化队列训练、团体演练、体能训练、仪器操作不断线。团队采取不间断、不打招呼的动态性闻警拉练,完全模拟井下水灾、火灾、瓦斯异常、冒顶、冲击地压等灾害活动,不分白天黑夜突击进行,队员们应对突发演练和应急救援任务的底气和实力明显增强。
建队30年来,他们先后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夺得2次团体亚军、1次单项世界冠军;参加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获得1次团体冠军、2次团体亚军;参加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1人获得特等奖,2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在第二届山东省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获得全部8个项目第一名、团体第一名,创出了参加省级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历史最好成绩。
救援队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先后到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援基地学习建设经验。他们按照建成全省范围内重特大灾害应急救援“尖刀”和“拳头”力量的要求,着眼专业应急处置、战勤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实训演练、远程投送、教育培训等六大职能,确立装备储备基地、培训演练基地、技术支撑基地、快速反应基地和调度指挥中心“四基地一中心”定位,不断发展壮大抢险救援力量。
生命高于一切,铁肩担当诠释“兖矿精神”
经过30年发展,兖矿救援经历了一次次风雨洗礼,一次次磨难考验,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锻造成一支雷厉风行、敢打必胜、拼搏奉献的应急救援铁军,跻身国家强队行列。他们以精湛的技术、顽强的斗志科学施救,完成了一次次危险而艰巨的生命救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每一次救援行动,都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救援队秉承“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兖矿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现了国企担当。
在“最难”的地方顽强拼搏,在“最重”的岗位奋勇当先。这支应急救援战线的铁军,向着“锻造全国一流特种应急救援中坚力量”的新目标前进,用使命和担当坚守每个昼夜,用心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