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上海建工(60017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上海建工青年筑梦青春向未来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5-10  上海建工内幕信息

来源 :青年报2023-05-10

  七十年风雨兼程,聆听历史的回响,始终有一股力量升腾不息。每一份传承,烙印着人民子弟兵的精神密码;每一次突破,汇聚起不负时代的磅礴力量;每一项探索,开启青春创造的无限可能。一代代上海建工青年与时代相连,投身项目一线,赓续青春意志,持续奏响“筑梦青春向未来”的时代最强音。

  青年报记者丁文佳通讯员郭浩森

  忠于传承从来都是与人民同在的子弟兵

  早在1954年,上海建工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工程成立,“建工人”在10个月的工程建设周期内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1984年6月,建工局第一个“青年工程”在市建四公司402工程队双峰路工房工地启动,此后青年工程遍地开花;近40年的青年工程,相继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近期,上海建工开启“寻访70位青年突击队队长活动”,再次走进光荣的那一代,看到的不仅仅是伴随着这座城市发展的累累硕果,更是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

  截至目前,上海建工青年人数达三万余名,是一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年队伍,在上海建工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征程中,他们贡献了永不停歇的青春活力。与此同时,上海建工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保障青年在新时代舞台上绽放闪亮青春。

  今年以来,新成立的321支青年突击队、142项青年工程、91个青年科技团体依托“青春‘智’造”分享平台与集团全国化区域互访机制,围绕集团战略和重大工程,聚焦环境修复、韧性城市、城市更新等国家战略,结合数字化转型、新兴业务发展、青年职业能力提升等集团战略,营造了分享技术成果、探索推动集团青年全面联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是青年,我们不上谁上!”“我们将坚持奋战到胜利的那一刻!”在“上海大保卫战”期间、在复工复产攻坚时刻,在每一个需要的时刻,上海建工青年始终听党指挥,靠得住、站得出、打得赢。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对于青年来说,是快速成长的更大舞台。近年来,上海建工青年踊跃响应“匠新”专业化技能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号召,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化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践行“服务商文化”。同时,积极对接团市委“往社区走”、青年城市微更新大赛、“一江一河”以及全国化各区域青年关爱服务等活动,用专业和创意,为城市居民打造多功能社区花园和绿色空间助力,装点城市美好生活,青年也在践行社会责任中收获了价值与肯定。

  敢于突破更高、更远、更快的目标从未改变

  70年来,一代代上海建工人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浪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中,在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效率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国家重点工程和城市建设,与国家同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成长壮大。

  从91.5米的上海宾馆到60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再到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全国仅有的两座超过600米级的建筑均出自上海建工之手。上海建工见证并参与了天际线的突破,为全国建造了200余座超高层地标建筑。一批批烙着时代印记的重大工程和地标建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拔地而起,也造就了卓越的“SCG”品牌。

  城市建筑承载着城市文脉的历史缩影,SCG品牌也见证着一批批建工青年在全国各地项目中的飞速成长与进步。85后青年申青峰是宁波中心大厦项目技术负责人,长期从事超高层建造、深基坑施工技术研发及实施。“心有所信,方能远行,信之弥坚,行之愈远。”她带领团队始终怀揣着热爱与严谨,在“黑土”里扎根,在“白云”里穿梭,完成1项重点课题立项和12项专利申请并承担3个国家级课题的示范任务,不断追寻城市新的高度。

  从刚入职时的上海迪士尼梦幻世界项目工程师,到如今西藏日喀则定日机场项目副经理,85后青年甘澍长期奋战在项目一线。2021年,他怀揣着支援边疆建设和青年人走出去闯荡的想法,毅然报名参加西藏定日机场的建设工作。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度匮乏的原材料、劳动力和交通资源等问题,他和团队“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以精细的管控措施确保项目的节点目标。

  2022年11月6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顺利开幕的背后,是上海建工的队伍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地付出。作为临港新片区的“一号工程”,顶科项目体量大、场地小、工期紧,设计深度低。90后项目经济师俞佳诚,与团队老师傅们一起推进施工图预算的审核,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竭尽所能完成“9.30”节点目标的竣工验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临港速度”。上海建工始终把挑战作为机遇,以实际行动践行“工程师气质”,保证重大工程后墙不倒。

  精于探索谱写让传统企业不传统的青春乐章

  上海建工用不断创新的“黑科技”让人民城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地,与此同时,科技转型不只是攻克一项顶尖技术难题,而是提高生产效率,赋能传统业务。以工业化建造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集中展示了上海建工的转型方向。在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建投资、建材工业”五大事业群的同时,上海建工大力培育“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六大新兴业务。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企业发展力量的源头活水。在第四代核能钍基熔盐堆项目现场,上海建工青年团队扎根荒漠,不断攻克施工难点,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并总结形成多项专利及关键施工技术;在青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调试线项目,上海建工青年团队从零起步,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顺利交付项目,并形成了可推广的应用能力;大科学装置、邮轮舾装、能源(LNG)储运、大型数据中心,伴随着集团大战略的脚步,上海建工青年拥抱创新发展,让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其时,仰望建筑业的星空时,有一颗闪亮的、名为‘建筑人工智能’的星星等待我们去深度拥抱。”90后青年张英楠是计算机科学与土木工程交叉学科领域创新人才,他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产品研发与推广实践,自主研发了多项智能建造新技术与新产品,如针对工地上钢筋、钢管盘点难的问题,他自主研发了“云点数”小程序,注册用户已达上万人,共完成点数接近千万根。“注册用户不仅限于我们建工同事,外单位使用人员数量占比高达60%。”他欣喜地表示,团队还针对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施工的数字产业化发展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利用“四建AI云大脑”,突破建筑人工智能的市场壁垒与技术高地,在未来创造无限可能。

  在甘肃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实验平台项目经理薛智瑶看来,项目面前,上海建工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抱着奋勇争先,永不服输的精神和信念,将青春与汗水挥洒在项目建设的征程中。在甘肃武威红沙岗戈壁荒漠里,面对无水、无电、无道路、无基本生活设施的恶劣环境,85后的薛智瑶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用执行力磨砺核心,决战茫茫戈壁,用硬核实力打造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烈日下黢黑的皮肤,寒风中通红的面庞,都是我们在荒漠留下的年轻人的奋斗身影。”薛智瑶感慨地说。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