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不仅是核心客户、核心供应商,也是最大的应收账款方。
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氢能赛道
近几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不仅有动力电池,还有燃料电池。由于目前燃料电池主要以氢燃料电池为主,所以燃料电池车基本等同于氢能车。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199和1177辆,2021年的产销量分别为1777和1586辆,算是汽车行业零头中的零头。
就现在这个规模,氢能车不仅比不过传统的烧油车,也比不过同属新能源赛道的动力电池车。因此,氢能车行业绝对算是新兴行业,是“新能源中的新能源”。
了解一个行业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研究行业里面的公司,本文的主角——捷氢科技就是燃料电池行业的典型企业。近日,捷氢科技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打算在科创板IPO。
电池系统逐渐成为主力产品
捷氢科技本来是上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是上汽集团在燃料电池领域的重要布局。现在上汽集团打算将捷氢科技分拆上市,分拆上市完成之后,上汽集团依旧大比例持有公司的股权,实控人是上海国资委。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公司最新版本的招股说明书只是截至到2021年。由于公司才被问询不久,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中虽然披露了2022年的一些数据,但不充分。本文核心数据来源还是招股书。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中,上游是氢的制取、运输以及加注,中游则是燃料电池系统,下游则是整车的制造。公司属产业中游,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和销售。
燃料电池系统主要由电堆、控制系统、供气系统等部件组成。其中,电堆是附加值最高的部件。电堆的技术水平基本决定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是燃料电池企业技术先进性的体现。
一台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大约有65%-70%的成本是来自电堆,其占比是最高的。
(来源:捷氢科技招股说明书)
公司销售的产品主要有三种:燃料电池系统、系统分总成以及电堆。所谓系统分总成,是指一系列零部件组成的实现内部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其核心部件依然是电堆。
即系统分总成=电堆+部分零部件。
公司现在要么只卖电堆,要么卖一整套电池系统,要么就是用电堆搭配一些零部件,再以系统分总成的形式对外销售。不管怎样,反正电堆是一定要销售出去的。
2021年,电池系统、系统分总成以及电堆合计贡献了80%以上的营收。其中,燃料电池系统的营收占比是最高的,接近50%。
(来源:捷氢科技招股说明书)
电池系统“低价”揽客
公司目前开发出两款电池系统:PROME P3和PROME P4。P4相当于P3的升级版,在功率密度、使用寿命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应用于长途、重载的卡车、机车等。
和电池系统一样,电堆也分为两大类:PROME M3和PROME M4。P3电池系统用M3电堆,M4电堆则与P4电池系统相配套。
(来源:捷氢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
由于公司2018年才成立,再加上燃料电池车行业尚处于萌芽期,所以公司产品的销量基数还很低,不过增长速度非常快。
2019-2021年,电池系统销量从26台增长至719台,CAGR为426%。电堆销量从22台增长至1450台,CAGR为712%。注意,电堆的销量不仅包括单独出售的电堆,还包括电池系统和系统分总成中的电堆。
(制表:市值风云APP)
产品售价方面,电池系统是越卖越便宜。电池系统的平均售价从2019年的100万元/台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40.34万元/台,累计降幅达到60%。
(制图:市值风云APP)
至于为什么电池系统的价格会持续走低,公司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产品开始大规模量产,二是公司如果不压低价格,压根儿无人问津,这是获取市场的必然方式。
(来源:捷氢科技招股说明书)
由于价格的下跌,电池系统的毛利率也开始一路走低,从47.35%下降至30.78%,减少了近20个百分点。
(制图:市值风云APP)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电池系统的毛利率下降了很多,但是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并没有下降多少,甚至2021年的毛利率要超过2019和2020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公司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2021年之前,电池系统的收入占比是比较少的。
(制图:市值风云APP)
客户集中度高,关联交易成必然
目前国内搞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数量都是比较少的。由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数量有限,于是公司的订单很容易就集中在少数几个企业手中,供应商也总是那几家。
2019-2021年,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金额的比例在60%以上。
(制图:市值风云APP)
前五大客户占营收的比重最低也在70%以上。
(制图:市值风云APP)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不仅很高,而且很多客户和供应商都是公司的关联方。
控股股东上汽集团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大客户。2019年几乎所有的营收都是来自上汽集团,2020-2021年也有30%-40%的收入由上汽集团贡献。
(制图:市值风云APP)
另一股东海卓动力也是公司的大客户。2020和2021年,来自海卓动力的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8.11%和14.10%。
关联交易不仅发生在销售环节,也发生在采购环节。比如,2021年公司向上汽集团采购了1.75亿元的原材料和技术服务,占采购总额的30.61%。上汽集团既是大客户,又是大供应商。
(来源:捷氢科技招股说明书)
只有收入,没有利润,自由现金流不断流出
如果只看2021年及以前的收入,那就是“形势一片大好”。营收从2019年的1.12亿元猛涨至2021年的5.87亿元,CAGR高达123%,相当于一年翻一倍。
(制图:市值风云APP)
但2022年上半年,受上海疫情封控影响,公司营收遭遇重创:系统分总成收入为0,电堆收入为165.93万元,而电池系统收入7594.33万元。
2022年前11个月的营收也仅为1.56亿元,与之前的收入规模相差甚大。
公司毛利率只有20%左右,随着电池系统的价格不断走低,毛利率只会越来越低。在毛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公司想要实现盈利,是比较困难的。
从2019年算起,公司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流出的现金越来越多。自由现金流的流出额从2019年的0.19亿元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5.68亿元。
(来源:捷氢科技公告)
现金流流出这么多,除了公司本身尚不具备盈利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过多的应收账款。
截至2021年末,应收账款已经达到5.45亿元,是公司最大的单一资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超过50%。
(制表:市值风云APP)
2021年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的比重一度超过97%。
(制图:市值风云APP)
由于应收账款增长过快,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从2020年的3.41次下降至1.64次,回款速度明显放缓。
(来源:捷氢科技招股说明书)
公司的客户集中度本来就很高,再加上这些大客户基本都是关联方,因此大部分的应收账款也都是来自少数几个关联方,特别是上汽集团。
2020和2021年,来自上汽集团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总余额的比例分别为52.32%和44.17%。
上汽集团不仅是核心客户,核心供应商,也是最大的应收账款客户。公司对上汽集团的依赖可见一斑。
(来源:捷氢科技招股说明书)
总之,公司还不具备实质意义的独立性,何时能独立在市场中存活下来,将是我们观察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