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闻中上汽R汽车位于北京东直门来福士的“首家R-Store体验店已经关门”、“电话已欠费停机”的消息不同,当笔者通过电话尝试联系该门店时,电话已能接通,同时对方称门店正在“装修升级”,但装修完成恢复营业时间未知,目前可以提供“上门试驾”服务。
如此看来,不论是“装修”也好,还是已经“关门”也罢,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家曾经颇具标志性意义的上汽R汽车首家R-Store体验店至少目前已经歇业。
事实上,在汽车圈,经销商入网、退网、并网十分常见,“店面升级”、“改头换面”甚至“并网经营”也只是“常规操作”,那为何R汽车的一家北京门店的变化会引起业内人士如此关注呢?
我想,主要和R汽车目前的销量惨淡的态势密切相关。
新能源大火的时代,R汽车表现惨淡
眼下,伴随着政策春风和市场窗口期到来,新能源车正加速从概念曙光阶段向量产应用阶段过渡,其中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新能源车的销量开启了“扶摇直上”的模式。
来自乘联会的公开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2.2万辆,同比增幅169.4%,1-7月累计销量122.9万辆,同比上涨210.2%,其销量上甚至呈现出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而未来,新能源车将持续维持“高景气”态势。
在如此景气的大环境下,上汽R汽车的销量表现却差强人意。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R汽车两款主销车型销量表现都十分惨淡,其中ER6在6月销量仅为432辆,前六月累计销量2403辆,而Marvel R在6月份的销量则仅为781辆,1-6月累计销量为1818辆,两款主销车型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过4221辆。
如此销量表现也和同级对手相去甚远,R汽车两款车型的累计销量甚至不如诸如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理想ONE、小鹏P7、广汽AION S等车型一个月的销量多,数据显示,上述几款车型7月单车销量均在5000台之上。
相比之下,R汽车半年销量尚未过5000,其销量之惨淡可见一斑。而在如此销量下,终端展示店的苦恐怕只有投资人自己才知道。
冲高遇阻,R汽车沦为鸡肋?
今年上海车展上,R汽车首席共创伙伴杨晓东曾表示,对R汽车来讲,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要兑现人类对未来智能出行的美好想象,即科技兑现想象。而R汽车要做的是特斯拉做不了、苹果可能想做的事。”
R汽车首席共创伙伴杨晓东
如今看来,R汽车想要实现这一愿景无异于蚍蜉撼大树,其要达成这一目标仍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就目前R汽车半年才4000余台的销量来说,其完成全年2万辆的销量目标都十分吃力,更遑论超越特斯拉了。
尽管上汽想要将R汽车打造成一个高于荣威的高端品牌,但眼下看其还面临不小的困境。首先是产品品牌定位不清晰,消费者认可度低。尽管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杨晓东曾表示R汽车更加偏向于豪华车的定位,但就实际产品表现来看,R汽车依然和荣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引发了消费者投诉。
据媒体爆料,一位杭州消费者在入手ER6后发现方向盘是荣威的英文字母,尾部写着上汽荣威而要求退车,并表示“我买的是R汽车,我不想买荣威。”事实上,尽管上汽荣威和上汽 R 两个品牌是互相独立的,但是 R 汽车的汽车生产资质依然是荣威的,说它是荣威的换标车也并不为过。
品牌上难以占领消费者心智份额,那么在产品上表现如何呢?
遗憾的是,就目前上汽R汽车的产品表现来看,无论是智能科技配置、动力续航还是外观造型都没有明显高于竞品的地方。
但在相对应的在价格和可选性上,R汽车的价格则因为“高端”的定位也价格颇高,紧凑型的ER6补贴后售价高达16.28-20.08万,和同级的几何A的11.87-18.87万相比,入门价高出5万,和AION S的入门车型售价相比也要高出近3万。这意味着,和实际上的竞争对手相比,ER6并不具备价格和产品的可选性优势。
逝者入川,不舍昼夜。在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的今天,尽管R汽车已经推出一年多,但提及R汽车,更多的人的反应还是“不知道、不清楚”、“不就是换壳荣威吗”的阶段。这也说明,对于R汽车,上汽在营销上同样需要补补功课。尤其是随着竞品越来越多,尽管新能源车仍处于增量赛道,但如果不能抓住机遇,给产品和品牌以支撑,那么风口过后便会是一地鸡毛。
写在最后: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都在铆足了劲儿往前冲,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认可。尽管R品牌已经单飞一年有余,但是其无论是市场认可度还是产品表现都没有激起市场的任何波澜,尽管杨晓东表示R汽车要和荣威“两翼双飞”,但眼下来看,R汽车似乎已经沦为鸡肋。未来该向何处去?不仅考验R汽车的真实实力,同样也考验杨晓东的管理哲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