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同仁堂(60008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同仁堂系”踩雷?旗下3家上市公司股价集体下挫!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1-31  同仁堂内幕信息

来源 :金融界2024-01-31

  1月30日,号称中华老字号的“同仁堂系”旗下的3家上市公司股价集体重挫,其中,A股的同仁堂(600085.SH)跳空跌停10%,收报46.99元/股。此外,港股的同仁堂国药(03613.HK)下跌16.37%;同仁堂科技(01666.HK)下跌5.67%。

  三家公司齐跌,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业绩不及预期,投资者用脚投票

  消息面,同仁堂国药29日公告称,预计2023年公司收入下降11%至15%,公司税后利润下降18%至22%。对此公司解释称,疫情后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或是业绩下滑的因素之一。

  而公司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约2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3.9%,相比之下,下半年业绩呈现失速的状态。

  同仁堂集团共有三家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同仁堂,还有港股的同仁堂国药、同仁堂科技。截至2023年6月30日,同仁堂持有同仁堂科技46.85%的股权,同仁堂与同仁堂科技共同控股同仁堂国药,合计持有后者股份比例达71.67%。

  受上述业绩下滑影响,同仁堂科技29日亦公告称,预计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约下降3%至上涨7%之间。而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5.7%。

  公开资料显示,同仁堂科技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金匮肾气丸、牛黄解毒片等。而同仁堂国药核心产品包括安宫牛黄丸以及灵芝孢子粉胶囊等,其总部设于香港,是北京同仁堂集团的海外发展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天然牛黄的价格年内最高涨幅已超过100%,其中不少中药药材如天然麝香等,价格亦节节攀升。这些都是安宫牛黄丸等药品的核心原材料。

  关于本轮中药涨价的背后原因众说纷纭,一方面,近两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不少药材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另外,“厄尔尼诺”现象来袭,也导致中药材供给端收缩。但不管怎样,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或许亦是相关中药上市公司业绩放缓的因素之一。

  A股的同仁堂目前暂未公布年度业绩预告,由于公司业务涵盖范围广,既有中药生产制造业务,也有医药零售业务等,上述子公司的业绩对同仁堂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亦有投资者认为,近期高层加大对央国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的考核力度,同仁堂的背后是北京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不排除提前做低利润基数,以方便未来的市值管理。

  中药老字号之间的对比

  即便在一众中药品牌中,同仁堂也无疑是最正宗、最负盛名的老字号,堪称中药文化的瑰宝。

  传言当年小米刚创业时,雷军便主张向知名企业学习,其中就包括同仁堂。雷总惊讶的发现,同仁堂不仅仅是百年老店,而是有300多年的历史,跨越了好几个朝代屹立不倒。

  时至今日,公司旗下的产品亦备受追捧,尤其是“拳头产品”安宫牛黄丸,算是一款颇具神秘色彩的中药,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坊间被誉为“急救神药”。随着国内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公司的业绩具备较大的确定性。

  过往来看,同仁堂财务数据比较稳健,2017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从133.76亿元增至153.7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10.17亿元增至14.26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实现营收达137.21亿元,同步增长25.88%,实现归母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长38.67%,业绩增速稍有提升。

  虽然业绩表现乐观,但同仁堂和另外两家中药龙头片仔癀、云南白药相比,资本市场的人气似乎较低,三家公司的区别倒是不少。

  在2021年的白马股行情中,同仁堂最高市值不过600亿元,而片仔癀市值一度接近3000亿元,云南白药市值也一度超过2000亿元。

  片仔癀被称为“中药茅”,旗下产品经常被当成礼品送给领导,伴着茅台喝,社交属性很强,无形中孕育了其高端品牌的价值,而云南白药进军消费市场,想象空间较大,两家公司在漂亮50的行情中均大放异彩。

  相比之下,同仁堂一直坚守中药领域,缺少跨界动作,旗下安宫牛黄丸等产品也并非独创,面临着其他企业的跨界竞争,其股价自然也少了炒作的理由。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白马股高估值泡沫的破裂,片仔癀、云南白药股价均已遭遇腰斩。而同仁堂的股价却屡创新高,三家公司市值差距不断缩窄。

  此外,同仁堂主要业务包括中药制造和零售药店两部分,其业绩增长更有可持续性,这一点和片仔癀严重依赖大单品的商业模式不同,也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盈利能力方面,数据显示,同仁堂、片仔癀销售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5%左右,而云南白药的销售毛利率常年维持在28%左右,公司旗下的医药渠道业务属于典型的“薄利多销”,拖累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中药在海外也颇受欢迎,疫情期间中国的连花清瘟、马应龙都卖断了货,安宫牛黄丸、藿香正气液等品种也不断受到国外的认可。在此背景下,同仁堂也一改过去的保守形象,开始谋求出海,拓展境外市场和业务,以讲好中药的品牌故事。

  公司曾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中药出海”是同仁堂国药的重要方向,主要品种就是安宫牛黄丸。“公司目前在筹备安宫牛黄丸的东南亚本地注册和生产,预计未来东南亚市场收入占比将大幅提升。”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