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御药传承
既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品牌,又是首批被认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历史延宕350余年,同仁堂的故事还在继续。
创始人乐显扬最初在北京是玲医,后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创立同仁堂药室。1723年成为清朝宫廷的官方药品供应商,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准则,一直延续到300余年后的今天。同仁堂形成了以工业制药为核心,以商业零售、健康养生、医疗养老、国际药业为支撑的经营格局。
作为同仁堂集团旗下首家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股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业绩与股价迭创新高。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7.21亿元,同比增长25.88%;归母净利润13.91亿元,大增38.67%,均为历史最佳。公司市值也在年内创下新高。
辉煌业绩下,同仁堂股份坚持“三大发展战略”,落实“品牌、品种、品质”工作年要求,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老字号翻开新篇章。具体来看,通过数字及电商营销,巩固并重塑品牌形象;通过创新和科研投入,针对现有品种不断深挖;通过强化生产质量管控,产品品质再上新台阶。
延续御药传奇
同仁堂自1723年起为清宫供御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数千张同仁堂中成药的仿单,不仅展示了该品牌丰富的产品种类,亦彰显了其御药身份。
历代同仁堂人将精细严谨的制药工艺和清宫太医院、御药房严苛的制药标准相融合,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成为中药行业的制药典范。《同仁堂传统配本》被两次传抄进入宫中,用于御药房配制中成药。
2023年,同仁堂迎来为清宫供御药300周年,品牌应如何延续,传奇该如何延续?
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发布了“御药传奇”系列产品,首期臻选了品种独特、内涵丰富、极具市场潜力的十余个品种,深入挖掘、重新定位,全面推进渠道升级、营销升级、服务升级,赋予同仁堂传统中药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创造更高顾客、市场、社会价值。
数百年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一古训一直为同仁堂制药人所铭记,“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也成为同仁堂首屈一指的制药特色。同仁堂股份以敬畏之心精选上等纯洁道地有机药材、以工匠之心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以赤诚之心让中医药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同时,积极培养新一代能工巧匠,通过“四带四促”党建创新文化传承行动,确保传统制药技艺的持续传承。今年9月,同仁堂股份分别围绕中药塑丸、设备技术应用管理和品种推广成立了三个工作室,弘扬工匠精神,传承中医药文化。截至目前,公司已建立了10个工作室,已然成为人才培育的“孵化器”。
在“十四五”期间,党和政府加大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包含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项目。2023年4月19日,《“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提出了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等重点任务。
同仁堂股份始终坚守“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立业初心,秉承“重质量讲诚信”的品牌底色。借此契机,创新参与品牌营销方面工作。面对互联网浪潮,积极开展O2O购药场景及垂类医药平台推广合作,针对五子衍宗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坤宝丸、国公酒、锁阳固精丸等重点OTC品种,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宽电商销售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数字营销和电商市场挖掘等策略,推出新颖的卡通人物形象,改变了人们对其传统严肃印象,与年轻用户建立了情感联系。围绕“衍宗”和“白凤”产品IP形象的多个热点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关注和互动。
持续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加强数字营销转型,深挖电商市场,提升核心品种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是下阶段重点。
研发持续深入
过去几年,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加速,持续深化大品种战略,聚焦精品战略,推出手工精品及御药传奇系列产品,并着手研发与试产更多新的产品品种。公司重点加强临床评价为核心的大品种培育研究,包括对重点品种的二次开发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在工业制药领域,同仁堂股份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坚持高质量党建、科研、生产、营销、管控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不断优化业务布局和产品规划,筛选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品种,加强重点推广和培育,增强品种群的资源优势,打造独特的竞争力。
“三大战略”支撑下,最近3年,公司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91%,研发投入力度仍在加大。公司着重探索科研项目实施,增加科研项目立项,开展了包括清脑宣窍滴丸在内的品种研发工作,并对重点品种进行二次开发。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于强化质量科研,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的系统化管理,并建立科研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以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今年2月,北京同仁堂中医药知识图谱系统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这标志着公司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国内首个以同仁堂中成药为特色的中医药知识图谱“宝典”,其包含了超过2万个知识节点,涵盖百余种产品的属性、成分、功能主治等方面的信息,不仅辅助公司大品种推广和全员培训教育,还为中医药知识的共享、传播和使用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并获得了2023数字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转型类)。
以现代医学技术持续挖掘品种潜力,不断增强竞争力;以人工智能技术,完善健全智库体系,不断扩大影响力,同仁堂股份高质量发展之“飞轮”快速转动。
兼顾质效平衡
如何兼顾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是所有医药制造业公司的难题,同仁堂股份给出了独有的解决方案。
在药品生产方面,聚焦全链条控制,包括科研、生产、营销和质量管理,并致力于建立全面的药品和种养殖基地药材追溯体系,实现中药全过程质量可追溯,确保产品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持续完善质量管控中心、生产管控中心和财务管控中心“三大管控中心”,确保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和高效运作。
全面落实“零缺陷”质量管理要求。发挥品种委员会的专业协同作用,强化各基地及子公司的质量管控,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和质量标准研究。
同仁堂股份的现代化生产技术是其另一大亮点。公司积极推动医药制造能力的系统升级,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自动化升级,建设了数字化工厂。如新增了9克线智能制造项目,完成了大蜜丸数字化生产线的搭建,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同仁堂股份拥有多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均配备了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线,保障高效和高质量生产。同时,公司取得了多个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另外,不断革新企业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公文质量和工作效率,探索更为先进的电子账务管理模式。加强法治、安全与风险管理,推动法治建设委员会的设立,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形成了制度化、流程化的工作模式。此外,还开展了各类专项审计,确保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和有效。
在生产、供应、营销、安全、诚信合规、组织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实现高效统筹,方才炼就同仁堂股份强大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