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同仁堂(60008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业绩回暖,“代理董事长”转正,700亿同仁堂迎拐点?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1-06  同仁堂内幕信息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2022-01-06

  

  持续的营销改革,叠加三年国改红利逐步释放,老牌国企同仁堂在下坡路上“刹车”后,似乎迎来了新的拐点。

  

  新年辞旧年,老牌中药企业同仁堂连获两个涨停。1月6日,中药板块延续上行趋势,同仁堂盘中刷新股价历史高点,达52.43元/股。当日收盘,同仁堂收报51.45元/股,涨幅6.3%。

  消息面上,2021年12月30日晚间,同仁堂发布公告称,选举选举邸淑兵为董事长,聘任张朝华为总经理。消息公布后,第二天同仁堂高开高走,短短5分钟内就封死涨停,强势领涨板块。

  此次新董事长上任并非“换帅”。在去年3月高振坤离职后,邸淑兵便一直代行董事长一职,而在任期间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均恢复增长速度,终止了2018年的下降趋势。

  业务聚焦、提价放量、国潮营销……新高层的“三板斧”,帮助同仁堂短期实现戴维斯双击。这家成立了350余年的老牌中药企业,如今又有着怎样的机会?

  ?“实习”十个月的代理董事长

  从新任董事长邸淑兵的简历来看,他也是一位“老同仁堂人”。

  今年47岁的邸淑兵是高级会计师出身,历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部长等多个同仁堂集团旗下子公司的职务。

  2019年3月22日,在原总经理刘向光被免职一个多月后,邸淑兵被聘为同仁堂股份总经理。2021年3月16日,原董事长高振坤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所有职务,此后便由邸淑兵临时代行董事长职权。

  

  

  

  而高层换帅的直接原因便是2018年同仁堂的过期蜂蜜事件。2018年12月,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此事一经曝光,引发北京市纪委监委的问责调查,最终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同仁堂共有14人被问责处理。

  在去年2月,也就是高振坤辞职前一个月,北京市纪委监委曾发布消息称,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而在仅仅10天后,高振坤的老搭档刘向光也被宣布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次邸淑兵和张朝华的上台并不是高层仅有的变动,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同仁堂的高管进行了“大洗牌”。例如,总会计师、监事等职位均于2020年6月换人,公司副总经理职位更是人事大变动:宋卫清、张建勋在过期蜂蜜事件后结束任职,朱共培、王清泉则在2019年8月、2020年5月先后结束任职。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人员变更中,多数同仁堂“老人”未满任期,高层们的提前“告老还乡”也成了同仁堂改革的契机。

  作为北京市属的二级企业和背景最大的药业国有企业,同仁堂也响应了国改政策,2021年6月,同仁堂就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推进会,成立改革组制定行动方案,而此次高层新帅上任也意味着改革预期加速了。

  而新任高管的上任能否使百年老店再现青春,还需时间检验。

  ?换帅引燃业绩回暖

  去年12月初,一则安宫牛黄丸提价的公告将同仁堂再度送上了各大互联网热搜榜。

  2021年国家密集出台的利好中药政策,叠加中药板块的强劲走势也助长了同仁堂的业绩复苏。

  根据此前财报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106.83亿,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9.2亿,同比增长28.67%,从而终止了自2018年以来的营收走低趋势,并创下前三季度营收新高。

  

  

  数据来自同仁堂财报

  

  而这也是同仁堂逐渐回暖的迹象。从同仁堂的业务架构来看,公司产品主要包含心脑血管类、补益类、清热类、妇科类以及其他五大类。2020年年报显示,该五大类收入分别为:心脑血管类30.04亿、补益类14.15亿、清热类4.99亿、妇科类3.07亿,以及其他收入24.28亿。

  而以安宫牛黄丸代表的心脑血管类,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40%,北京同仁堂很明显在实施以“安宫牛黄丸”为主的大单品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虽同仁堂的心脑血管营收规模逐渐增长,但近三年年报看来,2017年同仁堂心脑血管产销量分别为5841.33、4945.22万盒,到2020年则下滑了78.75%、67.27%,而公司的营收却一直处于增长。

  由此断定,同仁堂心脑血管类营收的增长离不开提价的影响。数据显示,安宫牛黄丸价格自2004年至今,终端价格从145元提高至860元,提价幅度高达493%。而此次提价也为此后同仁堂的年报业绩添了把火。

  同时,营收排名第二的其他类主要包含除健康食品、化妆品等业务。近年来同仁堂的化妆品、面膜及食品随着电商业务的发展也打出了知名度。

  而当下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以80、90后为代表的消费群已然将“国潮养生”当做了一种新的风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重养生滋补,同仁堂乘着“国潮风”向年轻群体靠近,将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融入现代化的元素之中,使中医药年轻化,时尚化。

  除此前红极一时的“中药咖啡”,同仁堂的补益类业务产品在电商板块也着实火了一把。同仁堂在京东健康的产品销量稳居榜首,包含冰糖燕窝、黑芝麻丸、蜂王浆口服液等备受追捧。

  2020年,补益类业务产品在同仁堂的一众业务中异军突起,实现增长9.86%。

  主营产品的稳健发展,叠加补益类产品的后起勃发,这位老牌国企当下把握了业绩回暖的有利形势。

  ?诟病能否就此消除?

  中国中医药流传着:“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的说法。同为保密配方的片仔癀如今市值已飙升赶超2500亿,而同比仅663.79市值的同仁堂,其“槽点”不只是市值被低估这么简单。

  作为传统中药龙头,同仁堂却屡陷质量危机。除2018年蜂蜜事件被罚没1409万元,并认定国有资产流失性质外,同年同仁堂还被披露质检问题五次,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则是14次。

  同样风波在过去十年中发生数次:2011年,同仁堂血燕抽检结果不合格被省工商局通报;2013年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含量超标;2016年熟地黄含量测定不合格被药监局通报。

  造成这一原因的是同仁堂对部分产品采用代加工“贴牌”形式销售,从而产品质量并不能把控完全,且多次质量问题导致同品牌力稀释。

  此外,重营销轻研发也是同仁堂一大弊端。近年来研发费用率一直低于1%,2018年最低为0.65%,2021年前三季度为0.69%,而这一比例在中药板块73个个股中,同仁堂的宪法费用率跌进倒数前十。

  过低研发费用比例甚至还被官方要求整改。2018年北京市国资委在对同仁堂巡察整改后曾要求,“增加科研投入比例。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办法》,明确创新投入比例,并制定创新投入考核指标,纳入2018年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与研发费用过低形成对比的是,同仁堂的营销费用却不少。2021年前三季度,同仁堂销售费用率高达20.13%,赶超大部分药企,而同比片仔癀同一时期销售费用率仅为7.69%。

  一系列问题导致2010年以来,同仁堂营收净利增速的疲软的局面,而当前同仁堂的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

  2022年作为国改的收官之年,同仁堂的换届“大动作”已是改革预期加速的关键之举。而就长远发展来看,虽年初二级市场显现利好的苗头,但新任管理层要想帮助老字号业绩复苏,还需解决此前历史遗留的诟病。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