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ST澄星(60007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ST澄星:如何被重金收购?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02  ST澄星内幕信息

来源 :和讯网2023-02-02

  仟江水商业电讯(2月2日北京裴少铭)营业利润增幅和净利润率持续走低,吉利汽车(00175.HK)为谋弯道超车,持续强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战略布局。而作为吉利汽车的联合实控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如何棋出险招,重金收购ST澄星(600078.SH)?

  一箭双雕勇猛出手

  2022年8月,无锡星盛州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斥资5.17亿元拍下ST澄星25.78%的股权。10月,江阴法院裁定上述股份归“无锡星盛州”所有。无锡星盛州实控人李星星正是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之子。

  公告信息显示,李星星为取得ST澄星控制权,除了支付5.17亿元股权并购成本,还代原大股东偿清了对ST澄星的22.39亿元占款。也就是说,李星星为坐镇澄星股东会,一开局便付出了27.56亿元。

  不惜血本,豪掷重金,李星星谋的是“一箭双雕”。

  这第一箭,是要通过收购ST澄星,协助吉利汽车抢控在磷酸铁锂电池上游材料市场的主导权。

  2019年,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与宁德时代(300750)合资成立时代吉利(极氪持股49%,宁德时代持股51%)。一年后,时代吉利(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落户宜宾并很快投产。

  “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寿命长,成本低,其性能和价格优势明显,市场热度非常高。”艾瑞咨询日前刚刚发布的《碳中和领域研究及锂电制造市场研究报告》称,未来动力电池的竞争核心在于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尤其是在成本占比高的正极材料上。

  华创证券行业分析师杨晖分析认为,磷酸铁建设周期大约2年,而磷矿从建设到正式投产需要4至5年。中国磷矿石每年产量虽大,但存量多去了磷肥市场。而且,近年来安全环保趋严,小磷矿加速出清,我们判断磷矿石价格有望延续强势并带动磷化工产品价格走高。

  综上可见,补齐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产业链,正是李星星不惜重金收购ST澄星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第二箭,便是要圆吉利汽车转型科技创新的发展梦。

  2020年,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曾提交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并顺利过会,但一年后突然撤回,吉利集团转而宣布了极氪汽车的融资计划,这才有了2023年极氪汽车赴美上市。

  当年,吉利在科创板IPO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逐步从汽车制造商向汽车出行科技企业转型。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下属企业在共享出行、飞行汽车、车联网/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卫星通讯、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碳循环制甲醇等创新商业模式及前沿技术方面均有布局。

  据分析,磷化工产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为电子电气材料、传感元件材料、离子交换剂、催化剂、人工生物材料、太阳能(000591)电池材料、光学材料等。

  ST澄星主要从事磷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是国内重要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还是国内一流的三聚磷酸钠生产企业、国内牙膏级磷酸氢钙的生产龙头,曾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收购ST澄星,对于协助吉利系多拿一张资本市场再融资门票,拓宽资本版图,曲线筑梦,成功转型科创赛道,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吉利汽车的联合实控人,李星星很有魄力。

  入主澄星实为险棋

  收购ST澄星对于吉利汽车的联合实控人李星星来说,或许并不算吃力。吉利汽车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李书福家族合计持有吉利汽车42.3%的股份,吉利汽车的自由现金流高达171亿元,其归母净利润自2018年至2022年分别为0.19亿元、0.6亿元、-23.01亿元、20.15亿元、24.37亿元(上半年)。毕竟,这么多年,吉利汽车为李氏家族积累了足够丰厚的家底。

  即便如此,收购ST澄星对李星星和吉利汽车来说仍是一手险棋。要知道,李星星的摇钱树吉利汽车近年来在如下两项指标上的表现着实让人担忧。

  其一,吉利汽车营业利润增长率连年滑坡,降幅惊人。2018年至今,该指标年度值分别为14.5%、-40.6%、-39%、-36%、-67.4%。

  其二、吉利汽车净利率连年走低,近年指标数值更低到令人难以置信。2018年至今,该指标年度值分别为11.8%、8.4%、6%、4.8%、3.5%。

  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净利率连年暴跌,也许正是吉利汽车实控人着急为公司规划科技转型发展道路的深层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冒着巨大的产业整合风险,从个人乃至家族的历年积蓄中毅然拿出27.56亿元,吃入“气虚血亏”的ST澄星,无异于猛然驶入全新赛道,二度创业。

  那么,李星星动用个人乃至家族资本所做的这笔交易,其风险到底应该如何评估?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看看他收购的标的资产质量究竟如何。

  从2022年三季度的财报账面数据看,ST澄星的营收、利润、运营指标都还不错:营业收入增长率46.54%,营业利润率22.83%,应收账款周转率16.68。但是,不要忘记,上述财报业绩是在李星星代原控股股东清偿22.39亿元占款后才呈现出来的。

  即便收回了巨额占款,ST澄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营业收入之比仍仅为9.89%,且公司自由现金流仅存3.95亿元。

  此外,ST澄星营收增长率常年维持在7%以下水平,个别年份甚至出现负数增长的情况:2018年至2021年,该指标值分别为5.2%、5.2%、-5.2%、6.3%。这说明企业的内在成长能力实在堪忧。

  如此微弱的现金存量和营收成长水平,能否支撑ST澄星常年所需的企业经营成本?

  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

  ST澄星公告的历史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22年9月,其年度营业总成本分别为30.91亿元、31.41亿元、32.44亿元、29.98亿元、38.02亿元。

  很显然,收购完成后,李星星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如何解决ST澄星微弱的自由现金流、超低的主业营收增长速度与庞大的常年营业成本之间的矛盾。

  总之,收购ST澄星,一次性支付几十亿元,对背靠吉利汽车这棵大树的李星星的确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ST澄星每年都要消耗营运资本29亿元至38亿元,以维持主业经营,作为实控人的李星星所背负的包袱可就大了。况且,收购完成后,能否快速提高ST澄星的经营水平、主业成长速度、净利润创造能力和自由现金流存量,对李星星来说,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与挑战。

  父子协同紧密布局

  无论如何,并购尘埃落定,吉利汽车向科技创新方向转型发展的大幕也已开启。有海外留学背景、年轻、酷爱创新科技,这些属于造车新势力的关键词,正照耀着李星星走向舞台中央,在前方冲锋陷阵。其父李书福在后方为其提供着充足的弹药。

  香港市场公布的吉利汽车财报数据显示,李书福通过在开曼群岛注册企业ProperGloryHoldingInc.持有吉利汽车26.31%的股份,同时还通过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持股7.95%,通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85%,通过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6%。此外,李书福还以个人名义持股0.23%。总体来看,李书福家族合计持有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股份42.3%。

  股权穿透研究发现,李书福家族对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的持股人只有李书福及其儿子李星星两人———公开数据显示,在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的股东公司吉利集团有限公司中,李书福持股91%,李星星持股9%;在其股东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李书福持股82.23301%,李星星持股8.05825%;在其股东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中,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1.43523%。

  其次,作为吉利汽车的副总裁,李星星不但把拥有多年吉利汽车任职背景的徐海圣聘为ST澄星的首席执行官,主抓经营,更在ST澄星的控股公司、关联公司中布下不少新局。

  收购ST澄星,李星星打出的是无锡星盛州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张牌。这家公司成立于ST澄星并购案发生的前两月,认缴资本5.2亿元,主要合伙人为浙江保合、浙江保和、浙江君禹、宁波百星四家公司。

  股权穿透研究发现,上述四家企业均为浙江耀宁所掌控,且与浙江耀宁的经营范围完全一致。不但如此,浙江耀宁的实控人也是李星星。

  “利用VIE结构,跨境注册多家公司进行投资,固然要花费更多精力进行打理,但却能给投资人带来更多实惠。”长期从事离岸注册和跨境股权设计业务的深圳某投资咨询公司业务经理杨雪分析道,比如可以通过策略分工运作不同项目,分散投资风险,更能让实控人享受到增值税免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杨雪的分析与吉利汽车长期财务管理手法高度相似。

  吉利汽车在中国香港上市,上市主体注册在开曼群岛,在中国大陆用多家壳公司开展主业。该公司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在分拆旗下资产赴美上市前,其已抵押存款走高,递延税项下的资产和负债双双走高,各项非流动性负债金额走高(银行贷款及透支走高、长期银行贷款在清零1年后再度浮现,长期应付款逐年猛增)。

  可见,利用VIE协议、税项规划、应付账款规划来管理现金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招商政策降低税收成本,对冲并分散经营风险,同时最大限度占用供应商货款免付融资成本,确实是吉利汽车善于使用的好手筋。

  未来,已在ST澄星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众多关联企业中埋好伏笔的李星星,会不会把惯用的技能使到ST澄星的现金流管理上呢?尚有待观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