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进京津冀及新疆”系列活动华润双鹤专场成功举办。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华润双鹤固体制剂车间,探寻公司数智化创新密码。“采用自动化称配系统,确保辅料称量精度,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减少了粉尘扩散,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华润双鹤相关人员介绍。
固体制剂车间是华润双鹤推进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华润双鹤在全国拥有23个生产基地,构建了先进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推行全价值链低成本战略,深化营销模式改革,全力满足大众用药需求。
●本报记者傅苏颖
积极拥抱集采
华润双鹤历经85年的发展,持续创新突破,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制药企业。作为华润集团大健康板块的化学制药业务平台,目前华润双鹤亿元级产品达20余个,拥有24家子企业、1.3万名员工,业务涉及慢病、儿科、肾科、精神/神经、女性健康、输液等领域。
近年来,公司以“仿制哺育创新,创新驱动未来”为战略定位,制定了“低成本、大规模、多品种、强创新、高质量”的战略方针,积极拥抱国家集采,通过做大做强仿制药,为向创新药转型创造条件。
“公司贯彻全价值链低成本发展战略,优化产能规模,改进生产工艺,成本下降带来毛利率稳步提升。”华润双鹤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刘驹介绍。
固体制剂车间是公司践行这一战略的成功案例。记者了解到,华润双鹤固体制剂车间通过了新版GMP认证,产线设计采用“一头四身九尾”,包括1条自动化称配线、4条制粒线、9条包装线,以先进的设计理念、高度集成的自动化设备实现单元化、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批量生产与多品种柔性化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公司23个生产基地中,华润双鹤(北京)工业园品种最全、剂型最丰富。”华润双鹤副总裁谭和凯表示,公司秉承“关心大众,健康民生”的企业使命,积极创新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园建设了先进的生产体系,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其中“智能仓储”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输液是华润双鹤代表性的产品管线。近年来,公司推进产销一体化,重新组建输液事业部,瞄准标杆,紧盯短板,发挥大规模生产优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公司与设备厂商合作研发,提高输液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同时进一步优化基地布局,确保输液产品成本领先,提升竞争优势。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华润双鹤加快创新转型,搭建了11个关键技术平台,在研项目超150个。公司打造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产品持续丰富。
华润双鹤在“十四五”期间制定了“十年三步走”的研发战略,包括把仿制药做扎实;建设难仿药技术平台以及产品孵化;创新药研发。实际上,“三步走”同步推进。
“合成生物是公司构建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业务。”刘驹介绍,合成生物是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华润双鹤进入合成生物领域仅一年多时间,但已取得较大进步,包括完成对神舟生物的并购,构建中试发展平台,以其作为产业化基础,实现规模化生产;引进首席科学家,组建近50人的研发团队。
对于合成生物学的具体方向,刘驹表示,公司主要围绕大健康产品开展研发,包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改造现有核心品种,提升产品竞争力。“目前,公司有6个合成生物项目,并积极启动更多项目。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公司积极寻求合适的并购机会,计划并购以技术为主的合成生物企业或传统发酵企业,扩大合成生物整体规模。”
在刘驹看来,投资并购是未来重点工作之一。除了合成生物领域,公司还会关注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创新孵化类企业以及产品的并购机会。
深化营销模式改革
在仿制药方面,刘驹表示,公司将保持每年25-30个仿制药获批;同时,稳步拓展创新药管线,十余个创新药项目按期推进,聚焦抗肿瘤、抗病毒以及糖尿病治疗等领域。今年三季度,公司新立项1个1类新药、1个2类新药,预计在儿童白血病、脑胶质瘤治疗以及造影剂等领域将有产品获批。公司将进一步挖掘临床需求,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推进营销模式改革,加强销售费用管控,销售费用率逐年下降,2023年销售费用率约为26%,处于行业优秀水平。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终端推广团队,不断提升学术营销能力和终端服务能力。
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非输液业务拥有两千余家商业客户,覆盖医院及基层医疗终端15万余家、药店20余万家,并与百余家百强连锁药店开展合作。输液业务拥有两千余家商业客户,在北京、安徽、陕西、湖北、江苏、河南等地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公司在夯实处方药专业化推广的基础上,探索零售、电商等多种模式的整合营销。
华润双鹤充分利用商业公司的销售网络,挖掘集采产品红利,实现销售提升。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贝奇灵)和硝苯地平控释片(贝奇康)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3%。公司充分利用并购华润紫竹带来的OTC资源和品牌优势,加快OTC平台建设。上半年,地喹氯铵含片(清利)收入同比增长180%,毓婷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3%。
此外,公司持续深化专业化推广服务模式。上半年,以替尼泊苷注射液为代表的肿瘤治疗领域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5%,肾科领域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
输液业务则充分发挥“低成本、大规模”优势,抢抓市场机遇,销量再创新高。公司加快优化业务结构,持续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