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银行与贷款方的纠纷再起波澜,12月10日,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担保涉及诉讼的进展公告,为二审提交新的证据,并“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甘01民初46号民事判决书第四项,改判驳回拍卖浙商银行64,914,000股票、变卖所得款项在最高债权余额2亿元的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诉讼请求。”
至于上诉理由,东望时代则称“从未对案涉贷款提供过质押担保”。
甘肃银行与东望时代的担保风波,已经延宕数年之久,本次能否划下句号,值得关注!
01
涉及2亿余元
甘肃银行与东望时代对薄公堂
该事件的起因在于,2018年3月,甘肃银行委托四川信托与广厦控股签署《资金信托合同》,向广厦控股发放信托资金5亿元整,贷款期限为36个月,贷款利率固定为8.1%/年。其中一项担保是,楼忠福及其配偶王益芳、楼明及其配偶卢英英为广厦控股偿还贷款本息等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018年6月,东望时代与甘肃银行签订《最高额权利质押合同》,合同约定东望时代以其持有的浙商银行6491.4万股A股股票,就广厦控股与甘肃银行签署的系列合同提供不超过2亿元的最高额质押担保。
到了2022年10月20日,该信托贷款到期应付未付的借款本金5亿元,利息9203.96万元,罚息8054.08万元,合计6.73亿元。因此,甘肃银行向兰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楼忠福、王益芳、楼明、卢英英对相关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依据上述《最高额权利质押合同》申请将东望时代追加为案件被告。
公告称,广厦控股与甘肃银行签的借款合同共有三个,合计借款金额达17.20亿元,东望时代是为广厦控股与甘肃银行签署的系列合同提供担保。也就是说,无论广厦控股上述哪个借款合同不能到期偿付,东望时代都要承担担保责任。
对此,甘肃银行向法院提出,追加被申请人东望时代为案件的被告参加诉讼;判令对东望时代持有的6491.4万股股票拍卖、变卖所得款项在最高债权余额2亿元的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
而东望时代认为,现有证据可以充分证明本企业从未对案涉贷款提供过质押担保,所担保的对象仅是《票据认购协议》项下美元债债务,且该笔美元债债务业已清偿。
目前,双方对于该事项的法律认识存在分歧。
而广厦控股也悄然退出了东望时代股东行列,12月7日,广厦控股被司法拍卖的91.33万股完成过户登记手续,不再持有东望时代股份,双方完成正式切割。
02
两家公司的资产都能够覆盖债务
甘肃银行收款问题不大
据10月19日公告,早前判决情况,实际也牵连到了东望时代。
首先,广厦控股应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归还甘肃银行借款本息、罚息、复利等合计6.47亿元。若广厦控股未履行判决还款义务,甘肃银行有权就被告东望时代出质给甘肃银行的浙商银行6491.4万股股票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最高债权余额2亿元的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
对此,东望时代称,此次判决为一审判决,公司将积极提起上诉,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提起二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5月21日披露的财务数据,截至2022年9月30日,广厦控股净资产为111.33亿元。整体资产能够覆盖债务。
而东望时代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7亿元,同比增长121.90%,归母净利润为5192.74亿元,实现同比扭亏,截至6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为9.89亿元,同样具有良好的偿还能力,甘肃银行硬嗑到底,拿回钱是迟早的事情,区别在于还款方是谁。
03
近年业绩剧烈波动
排名降至58家上市银行末尾
该事件背后的债主甘肃银行日子也不好过,资料显示,甘肃银行成立于2011年10月15日,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国资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甘肃省属国有金融机构。
曾经,甘肃银行业绩增势迅猛,2015至2017年甘肃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21%、47.99%、75.19%,对应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7.2%、31.46%、15.52%,2017年甘肃银行净利润增速位居银行业首位。
然而,2018年1月18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业绩就开始“变脸”,终结之前三年的上升走势,2018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骤降至2.29%,营收增速降至3.5%。
|数据来源:网络
从上图可见,2018年是甘肃银行的业绩巅峰,第二年情况直转急下,营业收入72.33亿元,较2018年的88.72亿元减少18.5%,净利润为5.09亿元,同比减少85.2%。随后几年,甘肃银行业绩均十分低迷。
到2023年上半年,甘肃银行总营业收入为34.8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5.9%,净利润达到4.08亿元,同比增长3.2%,业绩有所回暖但依旧乏力。
对比今年上半年58家上市银行的业绩指标,甘肃银行排名均靠后。
04
频繁踩雷问题公司
存在一定的不良风险
业绩骤然失速背后,甘肃银行资产质量堪忧。上市前,2017年,该行不良率为1.74%,然而2018年通过IPO募资61.27亿港元补充资本后,其不良率反而上升至2.29%,不良贷款余额由2017年的22.65亿元增至36.88亿元,增幅达62.84%。
这一数据变动透露出,甘肃银行似乎存在掩盖不良的企图。数据显示,2018年末,甘肃银行不良贷款偏离度(即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余额)高达136.21%,这意味着该行并未按照监管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贷款中。
而上市后,这些不良贷款无处隐藏,只能进行资产减值。
到2019年末,甘肃银行依然未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该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例为2.3%,不良率2.45%;不良贷款余额为41.82亿元,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为39.56亿元。
但同期该行不良率和资产减值已经在飙升。2019年,甘肃银行的不良率为上升至2.45%,资产减值损失为31.93亿元,同比增长130.4%,这也直接导致该行当年业绩“暴雷”。
2020-2021年末,该行金融市场业务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6.30亿元、19.68亿元,大幅增加212.3%。2022年末,甘肃银行的不良率降至2%以下,但信用/资产减值损失进一步扩大至36.18亿元。
今年以来,甘肃银行一些贷款纠纷已经逐渐摆上了台面。
·今年5月份,东望时代公告甘肃银行与广厦控股有3起涉及债务总额17.2亿元的案件。据悉,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甘肃银行前后3次向广厦控股发放了金额17.2亿元借款,但2020年以来广厦控股不断违约。截至去年10月,三笔贷款违约本息、罚息的合计金额,已经接近22.8亿元。
·今年三月,有相关媒体曝出,甘肃银行首任董事长李鑫被留置调查。外界猜测,此事或与2014年李鑫向当地民营企业发放的贷款总额25亿元有关。2014年4月,甘肃银行向甘肃天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借款25亿元,贷款期限36个月,贷款利率9.69%/年,但到期后甘肃天纪并未能偿还借款。
·2019年,甘肃银行将甘肃天纪告上法院,一审法院裁定甘肃天纪偿还甘肃银行25亿元贷款本金及其利息,但至今未能拿回欠款。
在市场风险陡增的情况下,甘肃银行积极推进债权重组,同时通过省级财政平台进行增资扩股,以市场化财务重组方式,化解风险资产。2020年12月,甘肃银行63亿元增资扩股完成,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超过60%。近年来,甘肃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拍卖、转让债权等手段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2年末其不良率已降至2%以下,但在业绩复苏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市场担忧依然普遍存在。
05
从3.7港元/股跌到0.3港元/股
已然沦为“仙股”
放眼行业,近些年类似甘肃银行的城商行分化渐渐地严重起来,第一梯队城商行已经进入大型商业银行名单,但是第三梯队的城商行还处在规模小、发展粗放、数量众多的谋求生存的过程中,城商行整体呈现出发展极其不均衡。
前三季度,城商行营收增速下行受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大幅下行和同业负债息差贡献转负影响。银行板块最新市盈率和市净率较历史低水平。
比较严重的是,甘肃银行港股股价再次猛烈下跌,自今年9月份以来跌幅超60%,年内跌幅超70%以上。截至2023年12月13日收盘0.32港元/股,甘肃银行在“仙股”之列越陷越深。
|图源:股市通
比起曾经“一日成仙”式的下跌,甘肃银行这轮下跌更加漫长,更加煎熬。曾经以“西北银行第一股”的身份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后并未能够借助资本市场腾飞,反而走向了下坡路。虽然上半年业绩有所回升,依然无法挽回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