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中国显然是RISC-V最容易落地和发展的地方。而中国联通正式加入到CRIVC联盟,无疑进一步从产业层完善和丰富了国内RISC-V生态。尽管对于诞生仅12年、尚且“年轻”的RISC-V而言,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至少从目前看得出,中国企业对于发展RISC-V的热情高涨。
3月13日,据“中国联通泛终端技术”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联通正积极布局RISC-V领域,并于今年3月正式加入了CRVIC联盟。
中国联通在新闻稿中写道,随着本次成功入盟,中国联通将携手RISC-V领域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绘制中国RISC-V技术及产业发展蓝图,在RISC-V国际标准制定、共性技术攻关、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建立等方面深耕,为包括RedCap、自研行业终端等联通终端的国产化引领提供重要支撑。
RISC-V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ISA),可以免费应用于所需设备中,它的诞生被认为是未来继x86、ARM架构后,芯片市场新一轮的革新。那么,中国联通作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为何在此时宣布加入CRVIC联盟?对于国内RISC-V产业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RISC-V正在物联网领域“狂飙”
PC时代,x86私有指令集下的“Wintel”联盟迅速发展,微软市值一度高达20000亿美元;移动终端时代,ARM私有指令集下的AA联盟迅速崛起,Google市值达到惊人的16000亿美元。这似乎都在透露出一个道理,指令集架构作为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键技术,占据着IT生态的价值高地。
而面对物联网这个更大的时代,想必也没有哪一家企业会不为此动心的。与上述两种架构不同的是,2010年诞生的RISC-V精简指令集架构,凭借开源、简洁、模块化、可扩展的技术优势,被视作掘金物联网产业的关键,甚至在业内开始流行出一种说法,RISC-V将与x86架构、ARM架构一道,在市场上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原因看来其实很简单,RISC-V具备以上架构所不具备的两大重要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开源、开放,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弹性、可定制化。
首先来看,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如底层的芯片、中间层的操作系统以及上层的应用,开始备受重视。然而叠加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国产化、自主可控提上日程,导致国内玩家急需不受垄断制约、具有供应链安全优势的技术,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开源架构的RISC-V也因此而备受中国企业的广泛关注。
其次来看,物联网的典型挑战和特征在于碎片化、个性化、差异化,而RISC-V则能够根据特定应用场景对指令集进行扩展、裁减、修改和定制。RISC-V包含基本指令集、可选指令集、用户指令和特权指令。基本指令集是任何使用RISC-V的公司或个人都必须做到的,可选指令集给予使用者选择空间,用户和特权指令集则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增加。正是因为RISC-V提供可拓展的指令集,也让RISC-V具备了非常重要的“弹性”。
在本月初由阿里巴巴平头哥举办的首届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RISC-V之父、图灵奖得主David Patterson就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实了RISC-V在物联网领域的潜力。他表示,“在IoT领域,预测到2025年将有28%的市场会被RISC-V所占有。”
显然,这对近些年不断推动“大连接”战略的中国联通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其实在中国联通的新闻稿中也提到,RISC-V因其开放性、低功耗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IoT领域。随着RISC-V能力不断提升,将与5G技术深度结合,逐步应用于包括RedCap在内的5G IoT产品中,为芯片产业的国产化突破夯实基础。
中国正在成为RISC-V的主战场
除了来自物联网庞大市场的诱惑力之外,初步形成的中国RISC-V生态应该也是中国联通选择积极布局RISC-V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次中国联通宣布加入的CRVIC联盟,全称为China RISC-V Industry Consortium(中国RISC-V产业联盟),是国内RISC-V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组织。
该联盟是在上海市经信委、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指导支持下,由国内外RISC-V领域重点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投资机构和社会组织于2018年9月20日在上海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家全国性、非营利的社团组织。
CRVIC联盟的目标是加速国内RISC-V产业的组织研发,建立中国国产自主、可控、安全的RISC-V计算平台,促进形成贯穿IP核、芯片、软件、系统、应用等环节的RISC-V产业生态链。
而CRIVC联盟明确的支持RISC-V,对于RISC-V指令集在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就在其成立同年的11月份,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ICT)也在浙江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成立了“中国开放指令生态系统(RISC-V)联盟”。同时有趣的是,ICT也是CRVIC联盟的成员之一。
不仅如此,中国玩家对于RISC-V生态的贡献也蔓延到了国际市场。根据RISC-V国际基金会数据显示,在RISC-V基金会中,25个国际顶级成员就有13个来自中国。
而当这些反映在市场上时,通过数据就能够进一步证明中国RISC-V产业生态已经初步建立起的优势多么重要。根据RISC-V出货量统计,截止2022年7月,RISC-V架构芯片的全球出货量已经突破百亿颗,其中,中国芯片行业出货的RISC-V芯片已经达到50亿颗,占据了RISC-V芯片出货量的半壁江山。
三大运营商集体“恋上”RISC-V
实际上,除了中国联通之外,国内的另外两家电信运营商也早已在RISC-V领域开展布局了。就在去年3月份,中国移动OenOS物联网操作系统就正式宣布,加入到CRVIC联盟当中。
中国移动称,加入CRVIC产业联盟后,中国移动OneOS将发挥联盟平台及自身的渠道优势,促进产业交流从而推动RISC-V广泛应用。同时,OneOS将积极参与到RISC-V标准制定及中国RISC-V技术及产业发展蓝图建设中,联合RISC-V领域重点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共性的技术攻关与技术创新。
而在行动上,中国移动也丝毫不落,在同年12月的2022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旗下芯片公司芯昇科技有限公司就发布了两款RISC-V内核物联网通信芯片。
其中,一颗NB-IoT通信芯片CM6620是中移芯昇科技首款基于RISC-V内核架构的低功耗NB-IoT物联网通信芯片,采用了一颗国产192MHz RISC-V内核和40nm工艺。另一颗CM8610则是一款基于RISC-V内核架构的LTE芯片,采用22nm工艺,具备良好的射频性能、极简的BOM,并且支持Open CPU,可应用在中低速物联网应用场景。
虽然目前还未从官方渠道查阅到中国电信是否加入国内RISC-V联盟,但其行动却无法遮挡拥抱RISC-V的决心。在“2022天翼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赛昉科技受邀出席大会,而这家公司正是国内RISC-V软硬件产业链上的重要玩家。演讲中,赛昉科技称将基于自研的高性能RISC-V CPU IP及SoC芯片平台,在云、边、端场景与中国电信展开深入合作,无疑也对中国电信拥抱RISC-V生态进行了证实。
总而言之,作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中国显然是RISC-V最容易落地和发展的地方。而中国联通正式加入到CRIVC联盟,无疑进一步从产业层完善和丰富了国内RISC-V生态。尽管对于诞生仅12年、尚且“年轻”的RISC-V而言,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至少从目前看得出,中国企业对于发展RISC-V的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