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上午,招商银行举行了针对机构投资者的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下班后,招行在官网上线了交流会的实录,给了广大投资者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这一点,我是要给招行点赞的,上午的实录要找人速记,还要核对文字,最后请分管领导确认讲话内容。如此大的工作量,不到一天就能完成不仅说明投关部门很敬业,也说明各级领导对于投关的工作也很支持,能够百忙之中抽时间确认讲话。
由于此次三季报公告招行披露的细节信息很多,所以真正到交流会时,分析师更多的是关注招商银行的战略发展。所以可能大家会感觉此次交流会的内容不够“劲爆”。言归正传,今天我把交流实录中按照关注问题的类别对招行高管的回答进行分类归并后呈现给大家,具体的问题和回答请大家参考官网发布的交流实录。
关于房地产和按揭
回答摘录:
政策方面,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总基调是不会改变的,“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不会改变。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下,央行首次提出“两个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房地产行业运行的逻辑,我觉得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行业调控的背景下,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经营模式后续将难以为继,行业性的缩表、降杠杆应该是新常态。具体到个体企业层面,我觉得分化会进一步加剧,头部特征比较明显的企业,有一部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企业具备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公司治理比较规范、财务比较健康、经营比较稳健、有品牌,这类公司后续可能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从监测的情况看,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总体可控,但是我个人判断整体风险后续可能还会承压。
招商银行对公开发贷的投向一贯坚持“优选客户、优选区域,聚焦开发贷并严格管理”的原则。目前,我们在开发贷的投向上强调项目的自偿性,并且严格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封闭的管理。从整个区域的投向上看,我们有八成的项目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所以在区域的结构上,招行的房地产开发贷质量会持续保持相对稳健。
在开发贷项目选择上,我们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刚需和改善型住宅,和国家政策的投向基本保持一致,在积极满足刚需住房融资需求的同时,也保持整个项目的自偿现金流的稳定。
招行的按揭贷款按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不管是存量贷款还是今年的新增贷款都是如此。今年新增的住房按揭贷款中,一、二线城市占比96%。在住房按揭贷款方面,我们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政策,大力支持自住型刚需。我们也会定期对房贷的资产质量进行压力测试,充分应用我行和同业历史数据以及风险模型对房价波动可能造成的资产质量变化进行评估,并相应迭代、优化信贷政策,持续调优资产结构。
在具体的压力测试层面,我们使用PD压力测试模型,计算出给定情景指标下我行贷款PD变动,再计算出压力情景下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生成。最新的测试结果显示,在轻度、中度和重度情况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今年年底不良率分别为0.60%,0.69%和0.78%。整体来看,目前按揭贷款的质量可以保持稳定,考虑到目前各地市场已经出现一些分化,我们也会关注后续市场波动的复杂性,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点评:
下半年大家非常关注房地产开发贷的资产质量,这一次有3位券商研究员问了房地产信贷方面的问题。从招行高管的回答看,对公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未来还有承压的可能。但是,国家的大政策不是毁掉房地产行业,而是促进其健康发展。所以,对于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不必过分担忧。更何况招行的房地产开发贷和按揭都集中于国内一二线城市,特别是按揭达到了96%。
另外,我从未经证实的途径得到的消息解释了招行三季度按揭关注贷款上升的情况。据说招行是将那些在其他银行有信用违约客户在招行的按揭划为了关注贷款。实际上这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共债风险。当然,这则消息来自一个券商的朋友,消息未经证实。
关于净息差的展望
回答摘录:
虽然当前遇到一些外部的挑战和压力,但是通过我们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一系列措施的推动,目前保证了净息差的稳定性。截至今年9月,集团口径的净息差是2.48%,同比下降了3个BP,下降的幅度在意料之中。据我们了解,招行净息差下降的幅度是在上市银行中下降最少的银行之一。这印证了我们年初对于整体中国上市银行净息差走势的判断,今年都是处于下行的通道中。展望四季度和明年,我们认为净息差下行的压力依旧存在,我们的确面临一些明显的挑战:
一是资产收益率方面,资产收益率里最主要的是贷款的定价,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今年二季度以来,整体对公贷款的需求变弱,在这一背景下,必然会导致贷款定价的下行,尤其是未来一段时间减费让利的监管要求仍然可能存在。
二是关于负债端,今年以来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改善我们的存款结构,活期存款的占比跟去年比有所上升(今年1-9月,活期存款日均占比64.63%,同比提高5.76个百分点)。展望后续,我们面临的存款竞争还是非常激烈,尤其M2增速仍然会保持低位运行,整体来看明年存款的增长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加上我们的客户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更加旺盛,使得存款成为财富管理产品的属性越来越强,这导致存款成本有上行的压力。因此我们判断明年净息差还是会处于下行的通道中。
还是今年初那句话,全行业的净息差仍然在下行通道中,招商银行仍然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通过一系列的安排确保我们的净息差仍然保持市场上领先的水平,谢谢。
点评:
招行领导关于净息差的回答我们看到重点总结就是:资产收益率看经济复苏情况,如果经济复苏放缓,贷款的收益率虽然可以通过增加信用卡,小微等高息贷款的占比提升,但是效果只是抵抗性下跌。当然,如果经济跨周期表现较好,资产收益率自然会反弹。
负债端,在货币边际收窄的大前提下,成本反弹是大概率。招行会尽量做好核心存款营运,通过挖掘自身潜力保持净息差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也就是说,如果经济向好,招行的净息差最先反弹,如果经济不好,招行的净息差下跌也会少于同业水平。
关于AUM
回答摘录:
AUM增长结构可以从两个维度看:一是客群,新户AUM贡献在提升,而且我们存量客户的AUM也是保持稳健增长;从不同客群看,我们发现,截至今年9月末,不管是基础客群,还是金卡、金葵花以及私钻客户,他们的增长率同比都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基础客户的提升更为明显,增速较2020年同期提升了7.49个百分点。二是产品维度,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截至今年9月末,我们零售AUM的增长驱动因素和去年有所不同,去年同期受托理财、公募产品以及储蓄存款是拉动AUM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以来,因为整体市场资金面比较偏紧,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受托理财在AUM中的占比大幅度提升,储蓄存款和公募产品的增量有所下降。谢谢。
点评:
AUM是招行大财富价值循环链战略的核心指标,和手续费收入息息相关。客群又是AUM增长的基础。所以,招行的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客群增长和AUM增长这两个指标。
关于理财业务
回答摘录:
从同业公布数据来看,招银理财的费率并没有特别领先,这与我们的现金类产品有关。但是在银行理财子中,9月末招银理财的现金类产品占比排名第五,并不是现金产品占比最高的。另外,费率高低也与各家银行采取的不同策略有关,不好妄加评说。
据我们了解,在银行理财子中,真正开始发行权益类产品的只有三家,我们是其中一家。而且招银理财是自下而上的单独选股策略,其他两家据了解是采取自上而下的选股策略,或者以委外、投顾为主的方式,走的路不一样。
招银理财的方式凸显出我们在权益类产品上布局很早。我们从开业之初就开始布局权益类业务,现在权益团队有20多个人,而且投研队伍比较强大。我们的首席权益投资总监和权益部负责人都是市场化招聘的。在市场化方面,母行在薪酬体系、组织架构等各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所以权益团队安排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我们也准备用一定的时间来打造自己的权益团队,现阶段是以自己做和FOF同时进行的方式,一旦具备这个能力,会更多的以自己为主。
截至9月末,我们2.79万亿的理财产品规模中,权益类产品已经接近6000亿左右。从去年开始,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这种机制走下去,未来,我们权益类产品的贡献占比会越来越高,费率方面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多地显现。
在贡献方面,除了规模以外,现金类产品的收入贡献也是比较高的,所以现金新规的推出对招银理财有一定影响。实际上在现金新规征求意见稿出来时我们已按照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很多调整,一是在规模方面开始逐渐控制;二是现金产品所投资的资产按照现金新规的要求不断进行优化。按照现金新规的时间表,到明年年底之前,我们所有的现金产品所投资资产达到监管要求是没有问题的。
规模方面,按照现金新规的要求,现金产品的规模会受到一定限制。今年开始,我们一方面按照资管新规和现金新规的要求不断压缩现金类产品,另一方面在替代产品方面逐渐探索,从三季度开始已经初见成效,预计四季度到明年,这方面的替代产品会更多。总之,我们会不断推出适合客户偏好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点评:
今天与会的研究员有两个问题都涉及到招银理财的现金类理财问题。一个问了未来招银理财如何布局自己的权益类产品,以及如何留住权益类投资人才。另一个问了招银理财目前针对新规采取的措施。
官方发布的回答中有一个地方的文字我觉得容易引起歧义:截至9月末,我们2.79万亿的理财产品规模中,权益类产品已经接近6000亿左右。现场高管的回答是含有权益资产的产品接近6000亿,而不是纯权益类产品接近6000亿。这两个说法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权益类资产的占比5%也算做含有权益类资产,但是并不算权益类产品。前者的管理费可能只有0.5%,而后者可能高达1.5%,差距巨大。
招银理财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中现有3家发了权益类产品的公司,招银理财的思路从成立之初就是向着自己打造投研团队的方向努力。投研团队的薪酬机制都是市场化运作的,应该可以留住优秀的人才。
从高管的说法看,招行的现金类理财产品占比市场排第五,大概率前面四家就是四大行。不过好在招行高管说明年年底达标没问题。
关于非信贷计提
回答摘录:
今年以来,我行非贷款类减值损失准备计提同比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整体的风险是在上升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招行非信贷资产(主要是投资类资产)的拨备计提比例跟表内贷款计提的比例相比是偏低的。基于大的宏观环境和自身的内部整体安排,招行根据一贯审慎稳健的风格,对其他类资产前瞻性地计提了减值损失准备。第二,今年以来外部市场风险事件在增多,比如说华融重组、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等,虽然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但是个体违约的风险在上升。前段时间,某些大型头部房企违约,实际上这会进一步地延伸和传染,可能会影响到部分与之关系紧密的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第三,资管新规过渡期在今年年底就会结束。我们对计划在四季度回表的资管不良资产提前计提了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接下来,我们会密切关注各类资产的状况,秉承一贯审慎、稳健的拨备计提总政策和原则,确保对各类风险进行充分的抵补。对于非贷款类减值损失准备计提的比例,建议大家也不要过多地猜测,我们总体上会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点评:
早就知道非信贷计提一定会有人问,毕竟太反常了。我已经看到市场上有些招银黑将非信贷计提解释成金融投资潜在的不良很多。我对此嗤之以鼻,一家银行的风险文化决定了其资产质量,在相同的风控下,如果一边是贷款不良率持续双降,一边是金融投资不良大量发生,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对于招行高管的解释,三条里唯一我认可的只有第三条——招行在三季度已经对第四季度要回表的资管不良资产提前进行了计提。对于第一条,用招行的非信贷资产拨备率和贷款拨备率去比较这种说法只要稍微有专业常识的人都无法认同。金融投资内有大量低风险/无风险的地方债,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这些资产几乎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扣除掉这部分,招行的投资类资产拨备率会上升很多。
对于第二条说的:外部风险较多会向部分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传播,进而影响到招行的同业资产安全。我不是说招行高管杞人忧天,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总共只有2家银行破产,1家银行被接管,而且上次包商银行出事的时候,招行根本没有任何牵连。所以,用这种大环境来证明招行的同业资产计提合理,这本身就很不合理。
如果说金融机构风险,个人感觉今年的风险总体上不如去年高。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人民银行发布的社融数据,今年下半年银行体系核销金额显著小于去年下半年。这证明银行业的总体风险是在下降而不是上升。去年风险大的时候没见招行大幅增加非信贷减值,如今风险变小了反而要多提金融减值拨备,无法自圆其说。
最后一句:”对于非贷款类减值损失准备计提的比例,建议大家也不要过多地猜测,我们总体上会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我看了直想笑。
关于信用卡业务:
回答摘录:
我们今年对于信用卡贷款的确是在风险偏好方面有所调整,更加聚焦中低风险的优质客群,即使如此,信用卡贷款的收益率在各项贷款中仍然是最高的。只要信用卡贷款的占比有所提高,必然会给资产整体的收益率带来正面的贡献,这是到目前的情况。
进入三季度以后,信用卡贷款增长在加快,这同样也是由于风险偏好有所下调以后,信用卡交易类资产在加大,信用卡贷款的增速也会有所提升和加快,尤其是9月份受节日消费、iPhone新品上市拉动保持稳健增长,信用卡贷款收益率相对比较高,对今年的净息差是正面贡献。
展望后续,我们对于信用卡资产投放会保持相对稳定。虽然外部消费环境没有特别的变化,信用卡客群增长方面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压力,但是我们自身的策略还是希望信用卡贷款和客群增长保持相对稳定。
从具体的指标来看,信用卡不良生产在去年高峰的时候曾达到一个月生成了32亿,今年的月均不良生成基本稳定在24亿的水平。我们早期的指标,比如入催率、下迁率都保持在比较好的范围内。我的判断是信用卡贷款的实质风险是处在下降的趋势,预计后续整体风险会进一步企稳,这是对信用卡风险的整体判断。
点评:
招行的信用卡业务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由于海外商旅需求锐减,招行信用卡过去丰厚的海外回佣收入断崖式下跌。去年国内失业率偏高,信用卡违约率大幅上升。所以,去年招行针对性收紧了信用卡业务。
从今天高管的回答看,从三季度开始随着信用卡违约率的下降,招行开始重新拓展信用卡业务。这一点从三季报的信用卡手续费增速恢复正增长可以看出来。今年信用卡手续费收入见底,明年信用卡贷款,交易手续费和客群的增长将会体现。
根据高管提供的数据,月不良生成稳定在24亿水平,今年招行信用卡贷款平均余额估计在8000亿以上。所以,招行的信用卡不良生成率约为3.5%,考虑到信用卡损失的回收率约为30%。最终,信用卡的损失率为2%左右,扣除3%的FTP定价利率,招行信用卡贷款的平均收益率约为7.5%-8.5%。所以,扣除了信用成本和负债成本后,信用卡业务的净息差可以保持在2.5%~3.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