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国石化(60002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国石化:打造立得住的卓著品牌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5-13  中国石化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经营报2023-05-13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是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4月21日,中国石化等10家中央企业和7家地方国有企业被纳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范围,进一步巩固深化示范创建工作。

  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世界一流品牌。作为我国能源骨干企业,多年来,中国石化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坚持不懈抓品牌、强品牌,明确品牌定位,提出“创新引领行业未来责任创享美好生活”品牌主张,发布“能源至净、生活至美”品牌承诺,加快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能源产品绿色化,使“洁净”成为公司鲜明的品牌底色。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长期来看,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为中国石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公司将实施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战略牵引的高质量发展行动,努力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打造立得住的卓著品牌

  品牌是企业向市场传达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经营理念、文化底蕴及产品定位的上佳载体,优秀的品牌有助于与消费者达成良好的契约关系,形成产品溢价,增强企业软实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形象。品牌是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窗口,也是企业软实力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做强做优做大这一根本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品牌影响力被放在与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和国际化水平同等重要的位置。

  成立40年来,中国石化始终把品牌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20年,中国石化发布了全新品牌主张和品牌口号,围绕“能源至净、生活至美”品牌承诺,讲好中国石化为全球民众带来美好生活的绿色低碳发展故事。近年来,中国石化探索形成极具特色的品牌架构,“中国石化品牌架构管理实践”受到广泛关注。

  从多元产品到高端技术,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从民生保障到公益事业,中国石化全领域谋划、全方位推进,全力打造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推动公司品牌建设能力大幅提升,品牌价值快速增长。

  中国石化官网信息显示,其品牌价值达263.98亿美元,位居全球58位(2021 BRAND FINANCE全球品牌价值500强);位列“2023中国品牌价值信息评价”全国第三,行业第一,品牌价值高达3586.21亿元,增长310.5亿元,连续7年位居能源化工行业第一、全国第三。中国石化旗下业务品牌——“易捷”品牌价值206.97亿元,“长城润滑油”品牌价值84.38亿元,“易派客”品牌价值100.12亿元,炼油销售有限公司42.08亿元,“中国石化机械”品牌价值6.64亿元。

  马永生指出,中国石化将大力践行“能源至净、生活至美”品牌承诺,打造立得住的卓著品牌。把创新作为品牌建设的源动力,把质量作为品牌建设的生命线,把绿色低碳作为品牌建设的聚焦点,让一流的石化技术、石化产品、石化服务,成为中国石化品牌建设稳固的基石、有力的支撑。

  端牢能源安全饭碗

  品牌价值软实力的充分展现,离不开企业核心价值的硬实力。作为我国能源供给领域的骨干企业,中国石化始终坚持“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供给。

  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深地油气资源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中国石化持续向深地油气资源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迈进,交出了一份勇挑重担的能源保供“答卷”。

  2022年8月,中国石化将顺北油气田命名为“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当月,“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济阳页岩油基地”揭牌。到了2022年12月,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揭牌。进入2023年后,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接连再获突破,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安全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年报显示,中国石化实现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165%,全年油气当量产量6878.96万吨,比上年增长1.9%,境内原油产量3532.26万吨,天然气产量353.6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1%。中国石化通过上游抓住高油价有利时机,增储稳油增气降本,扩大效益建产规模,2022年境内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新高,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盈利创近十年最高水平。

  锚定第一氢能公司目标

  发展方向关乎企业未来,未来发展预期更是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品牌价值。对于能源企业而言,在全球化浪潮下,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中国石化围绕“能源至净、生活至美”品牌承诺,瞄定第一氢能公司目标,建设成果遍地开花:建立涵盖“制储运加用研”氢能全产业链条,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之一……

  在氢能发展方向上,储运是制约氢能发展的关键一步。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

  “西氢东送”管道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全长400多公里,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西氢东送”管道入网,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

  同时,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绿氢受到的关注度最高。相关人士认为,绿氢或许是新能源革命中的一匹黑马。绿电、绿氢、人造太阳是新能源的“三驾马车”。绿氢是通过光伏发电、风电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或生物质等其他环保方式制氢,与基于碳基原料生产的灰、蓝氢相比,绿氢在制氢端实现了低碳甚至零碳排放。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氢气产量达到9400万吨,其中,绿氢占比仅为0.4‰。目前我国生产的氢气绝大多数为灰氢,绿氢仅占中国氢气总产量的不到1%。

  在绿氢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国石化依托自身优势已经在绿氢发展方面走在前列。2021年11月,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

  2023年2月16日,中国石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开工(以下简称“内蒙古绿氢项目”)。该项目计划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这也是中国石化在内蒙古的首个绿氢示范工程,总投资约57亿元,投产后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3万吨/年。此外,依托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的优势,中国石化规划在乌兰察布市建设大规模绿电制绿氢项目。

  未来,随着绿氢项目及输氢管道相继落成,通过“西氢东送”管道将沿线的氢气输送到华北地区,实现制氢、储氢、输氢、用氢全产业链示范布局。同时,未来周边发电企业可以利用被放弃的风电和光电资源制氢,通过“西氢东送”管道输送出来,构成源网荷储氢的一个重要组成方式。对今后我国跨区域氢气输送管网建设具有战略性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在加氢站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快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在氢能交通和氢基炼化两大领域大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注入绿色发展底色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即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

  对于能源企业而言,绿色发展的道路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多年来,中国石化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开展环保设施建设和环保治理,建设投用尾气回收、烟气治理等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此外,中国石化走清洁化产品研发路线,持续强化技术攻关,严格管控产品质量,紧贴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研发生产绿色环保型产品;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以“三基”工作为抓手,抓好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让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成为企业发展主旋律。

  3月23日,在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中国石化安庆石化、仪征化纤、福建联合石化、石化机械四机公司、燕山石化聚碳酸酯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为“绿色工厂”。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石化坚持存量降碳、增量低碳、走向零碳、发展负碳,稳步实施碳达峰八大行动,打造绿色竞争力,大力优化产业、能源结构,深入开展节能减污降碳和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能源产品绿色化,提高绿色低碳竞争力,助力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当前,全球主要能源化工公司均在科技创新领域大力投入,特别是围绕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国家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强调,突出创新驱动,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尊重和遵从科技创新规律,包容创新风险,让企业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科研。

  40年来,中国石化将“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力部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项目,围绕增储上产、绿色发展、能效提升等一系列工程为重点,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发展成果遍布多个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助力港珠澳大桥接头安装,建成全国首套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

  通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石化用“专精特新”为品牌竞争力提升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目前,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乙烯成套技术、芳烃成套技术等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特别是2022年以来,中国石化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前沿基础研究,纵深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能力,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落地:“深地工程”再创勘探开发新纪录、新层系深层页岩气再获突破;绿氢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自主研发生物航煤工业装置成功开车;第三代国产芳烃技术首套装置建成投产;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成投产、运行良好……这一系列全方位、多角度的成果离不开中国石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

  当前,中国石化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8家直属研究院、2家海外研发机构和50余家所属企业研究机构,建设了28个研发平台和43个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24人、科研设计人员2万余人。

  随着科技创新进程不断深入,中国石化已经掌握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炼油全流程技术,具备采用自主技术设计建设千万吨级炼厂能力,形成清洁油品生产技术系列,支撑了全国油品质量升级。同时,能够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吨乙烯、芳烃、煤化工工程,创新形成了系列基本有机原料技术,开发了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生产技术和系列化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示范应用,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入选2022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践行“生活至美”承诺

  品牌是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窗口,也是企业软实力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中国石化在全国布局3万多座加油站,每一座加油站都是企业的品牌形象窗口。通过连续十余年开展的“情暖驿站,满爱回家”活动,中国石化在为人民美好生活加油中唱响了“生活至美”的主旋律。

  中国石化已连续多年坚持开展“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情暖驿站”、“司机之家”、“爱心驿站”等公益项目,用真情温暖社会,用奉献服务民生。

  其中,中国石化从2004年开始参与“健康快车”慈善事业,2007年捐资3000万元,打造“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致力于免费医治眼科疾病患者。

  中国石化官网信息显示,18年来,其为“健康快车”公益事业累计捐赠1.84亿元,冠名捐建23所白内障治疗中心,为当地眼科医生培训眼科技术队伍,提供全新眼科检查设备等,为当地留下开不走的“火车医院”。“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累计开进全国18个省(自治区)的41个服务点,帮助5万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现“光明”梦想,更为整个家庭带来走出贫困的希望。

  此外,截至2021年底,中国石化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成并运营2178座“司机之家”,切实把温暖送到广大司机师傅心坎上,并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5000座“司机之家”,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加油。

  2023年春运首日,中国石化“情暖驿站”大型春节关爱公益活动如期启动。这是中国石化自2013年以来连续11年开展此项爱心公益活动,为春运期间摩骑返乡务工人员、跨省运输卡车司机提供多项免费服务。

  春运期间,中国石化在广东、广西、江西的166座加油站变身“情暖驿站”,面向所有返乡人员继续提供“1+10+X”近20种免费服务,包括应急药品、热水、简易维修、安全防疫等10项基础服务,以及代换机油、修车等多项个性化服务。

  今年,中国石化还联合10多家爱心企业,为春运返乡摩骑提供2000份爱心福袋,包括保暖护膝、保温杯、八宝粥等10多种食品用品。

  据中国石化介绍,自2013年开始,中国石化已连续10年开展“情暖驿站”大型公益活动,累计为超过450万“返乡摩骑”、5300多万春运返乡人员提供免费加油、休息等服务。在此期间,中国石化累计为“返乡摩骑”提供了超过13万升汽油,为超过5万名返乡人员将超过90万公斤的行李、年货免费寄回家。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