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夏银行(60001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一年收了24张罚单,华夏银行是怎么坑客户的?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1-05  华夏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理财巴士2022-01-05

  银行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高度相关,算得上我们最信任的金融机构。去银行办理业务,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家常便饭的事情了。

  不过,我国各级别的银行有很多,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在银行众多,需要抢业务的情况下,就有不少乱象出现,虽然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管控一直在加强,但有关银行被罚款的新闻,时不时地传出。

  这不,小巴又看到了华夏银行因7项违规被银保监会通报。

  回想起之前也有不少关于华夏银行被罚款的新闻,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华夏银行收到的银保监会罚单足足有24张,共计罚了1.15亿。

  平均一个月2张罚单,华夏银行也得长点心了。

  违规的内容还挺多,像低利率宣传的猫腻小巴之前已经在文章《利息降低、提额更难,信用卡新规到底是好是坏?》里讲过,还有违规收年费、转嫁成本、未经客户授权查询和传输客户个人信息等等,大家自己看一下通报内容。

  小巴这里选两条和理财最相关的来讲。

  一、向个人客户销售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这几年,个人理财业务壮大得快,理财纠纷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刚兑打破之后,不少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负收益”现象,导致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纠纷不断。

  在这类理财纠纷中,投资者因为对产品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或者是听信销售人员一面之词就买了,但合同条款白纸黑字写在那,自己又签了字,往往是维权的时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虽然监管早就要求,商业银行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客户分类,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与其相适应的理财产品,并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标明所适合的客户类别。

  如果只把产品卖给那些有能力承受其风险的投资者,在销售环节就已经规避掉了许多潜在的矛盾,就算一时间投资存在亏损,那些经过风险测试筛选的投资者也更容易理性地面对亏损。

  但在实际操作中,业务员难免会有KPI任务,所以会出现一些没有真正重视投资者的风险测试,甚至引导做高风险承受能力,方便买产品的情况。

  所以就出现了通告里说的,向未成年人销售风险高的基金,或者向老人卖高风险信托的现象,老人也不懂那么多。

  所以,第一次买理财的时候一定要做风险测评,选择与自己风险接受度匹配的产品,不盲目相信推销人员推荐的产品,自己也得学会一些比较基本的甄别高风险产品方法,比如:

  1、看产品的风险标识,R4以上的就是中高风险理财了,基本上都会直接投资股票或基金、海外市场或其他金融衍生品。

  

  (招行某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

  2、看投资标的,每个产品都会有投资方向说明,权益类就是与股票或者和股票相关的资产。而一些投资期货、原油、外汇、金融衍生品的,经常会用上高杠杆,风险特别高,普通投资者慎入。

  

  (招行某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

  以上这两个具体怎么看,小巴在《期限错配“潜规则”?3步教你辨别银行理财风险》里讲过,有需要的可以自己去回顾一下。

  3、看收益率,以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一般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基本不会超过6%,所谓盈亏同源,如果一款产品过往收益特别高,风险常常就很大。

  二、向个人贷款客户搭售人身意外险

  通报里说,华夏银行办理个人贷款时,在借款人提供充足抵押的情况下,搭售“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且保险第一受益人为华夏银行。

  也就是说,如果出险的话,银行先拿保险金。

  这就有点损了,借款人花钱买保险,起到的却是担保作用,相当于履约责任险。

  按照履约保证的业务规则,履约保险应该是债权人购买,华夏银行却把风险转嫁到借款人身上。而根据行业惯例,这类搭售的保险,性价比大都不高。这么一波操作下来,不仅赚了贷款利息,在保费上还可以再赚一笔。

  华夏银行敢如此头铁的主要原因还是,保险的周期较长,佣金水平相对较高,卖保险业务获得的利益比其它业务要高。

  说起买保险,小巴也得提醒大家,买保险侧重的是保障,而市面上有些保险,将理财和保障两个功能杂糅起来,保费就做得很高。

  刚还看到朋友圈里宣传的一款保险,每年保费7000多,保额只有14万,缴费20年,保障30年,30年内没出险的话,返还29.18万元。

  宣传语还说“相当于存钱,保障都是白得的”,事实上保障和理财只能二选一。

  如果缴费20年,第21年出险的话,付出的保费要大于保额,保险根本没有发挥杠杆作用,等于保了个寂寞。

  再者说,不管是医疗险、重疾险或者寿险,14万的保额都是远远不够的。

  咱们买保险还是要先保障后理财,年轻人一年7000多块如果选纯保障型的产品,都可以把自己的保障做足了。

  而从理财的角度看,这款产品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也就比2%多一点,同样是保险,增额终身寿在收益率上就要优秀的多。

  最后,小巴想说,咱们个人在面对银行这类大机构的时候,往往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但大家也用不着露怯,自己多注意点,觉得拿不准的就先不要当场下决定。

  如果发现踩了坑,事情比较恶劣,且和业务员或者银行协商不成,可以打银保监会电话(12378)投诉维权。

  银保监会规定,对于事实清楚、争议情况简单的消费投诉,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在15日内办理完毕并告知投诉人。如果对投诉的处理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银保监会提出申诉,银保监会要在30日内给与回复。

  总之,就是自己多注意,特别是在买理财相关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买的是什么,不要迷迷糊糊就买了单。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