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石化报2023-09-04
多年来,齐鲁石化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理念,党和国家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虽然时代在变,但齐鲁石化“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企业文化不变,对党忠诚、为国分忧的使命不变。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年70岁的宗建华,1975年从知青农场来到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参与大化肥装置的开工建设,是该厂的第一批操作工。2021年入职齐鲁石化的綦正超,是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的操作工,参与了国内首套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开工建设。他们二人先后参与了不同时代的两个重点项目建设,见证了齐鲁石化的发展。
为实现新中国的工业化,我国先后三次大规模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的156工程,第二次是1972年的“四三”方案,第三次是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的大化肥装置是“四三”方案引进的13套大化肥装置之一,于1974年4月10日开工建设,是为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而诞生的。
“大化肥装置引进时,一名外国专家对我们说,10年后,我们的技术水平能达到他们当时的水平就很不错了。”宗建华回忆,正是这句话,激发全厂员工狂学业务技术的热情。大家有了共同的想法:为中国人争气,让外国专家看看,中国人不比他们差!
开工建设期间,一忙起来,大家经常忘记了下班时间。当时既没有班车,又没有自行车,只能从几公里外的厂区步行回宿舍。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
当时,有一套生产氮气的惰性气体发生装置,连外国专家也掌握不了相关技术,装置一直开不起来。在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操作工们硬是通过不断改进,把装置开了起来。
谈起这段往事,宗建华激动地说:“我骄傲,我们是光荣的化肥装置创业者。”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战略。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践行央企担当,于2021年10月26日,在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正式开工建设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碳捕集装置。仅用时96天,一座现代化装置拔地而起。它是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丽中国而诞生的。
这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CCUS项目碳捕集装置,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技术先例。綦正超说:“面对困难,大家迅速整理思路,先从查找技术资料入手,短短两个月,整理出的资料有一人多高,工作一步步快速推进。”
2022年初,齐鲁大地气温低到零下10摄氏度,项目建设到了最关键时期,装置进入吹扫、气密的关键节点。有一条工艺管线,反复几次吹扫都未达到生产要求。这时,老班长寇祖杨站出来:“干脆挑个瘦点的人,爬进管线清理吧。我身材正合适,让我来吧!”为了方便清理,他脱掉棉衣,穿着单薄的工装爬进管线。金属管线里冰凉冰凉的,他蜷缩在里面,用钢刷一点点清理管壁,足足干了一个小时,手被冻得青紫。团队成员生怕他冻感冒了,他却自豪地说:“这次肯定没问题了!”
60多天的时间,46次开工协调会,解决了300多个问题,终于可以试车了!试车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低温系统达不到投料标准的难题。经过不断探讨和推演,大家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热氮气线,攻克了这个难关。项目建设组平均年龄不到35岁,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以超然的努力和付出,实现了装置开车一次成功,打造了标杆示范工程。
“我自豪,我们是光荣的CCUS项目建设者。”綦正超的话掷地有声。
如今的第二化肥厂,高高的化肥造粒塔和碳捕集装置毗邻,共同见证着齐鲁石化高质量发展、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