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浦发银行(60000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浦发银行“换帅”迷思:踩雷皓宸医疗损失惨重,净利润跌成股份行倒数!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18  浦发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搜狗搜索2023-09-18

  

  在曾经的股份制银行江湖之中,浦发银行以对公业务见长,业绩一度与“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以及“同业之王”兴业银行不相上下,被称为“对公之王”。

  但时过境迁,浦发银行的业绩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逐渐失色,也被曾经的队友远远甩在身后。2023年上半年,浦发银行业绩依然差强人意,营业收入912亿元,同比下滑7.52%;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3%。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的归母净利润排名已经掉到了倒数第三名。

  在这份净利润跌幅创纪录的中报发布后,浦发银行高层“大换血”。董事长、执行董事郑杨,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潘卫东均因工作调动原因递上辞呈。

  有业内观点认为,近年来浦发银行业绩不佳、经营不善是其董事长和行长双双更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浦发银行“踩雷”中植系实控的皓宸医疗,涉将近12亿本金恐难收回,损失惨重。

  换帅之后的浦发银行,还能重现曾经的辉煌吗?

  业绩持续下滑、净利跌幅创新高

  浦发银行董事长、行长“下课”

  2023年是浦发银行的“而立之年”。然而在这一年里,浦发银行业绩表现持续低迷,人事动荡。

  近日,浦发银行公告称,因工作调动原因,董事长郑杨、行长潘卫东双双卸任。接替人选也同时浮出水面,曾在建设银行任公司业务总监的张为忠出任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而按照惯例他也将接任浦发银行董事长。在新任董事长任职前,浦发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由副行长刘以研主持。

  

  事实上,浦发银行内部早就传出了换帅的消息。在“官宣”的前一天,浦发银行召开干部会议,拟任原建行老将张为忠担任党委书记,推荐任董事长;同时还拟任浦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刘以研担任该行的党委副书记;赵万兵担任党委副书记,如今来看消息均得到证实。

  公开资料显示,张为忠于1967年出生,在浦发任职之前,张为忠供职于建设银行,曾任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开发区分行行长,建设银行内蒙古总审计室总审计师兼主任等职。2017年,张为忠挑起了建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大梁,工作成果十分显著。截至今年6月末,建设银行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2.86万亿元,并有1.4万个服务网点,和294万户贷款客户。由此可知,此人在对公业务领域有比较深厚的功力与经验。

  本次履新的党委副书记赵万兵,1970年生人,有监管机构任职背景。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组织处处长,上海市金融办金融稳定处处长,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等职。

  对于此次浦发银行高层换新,业内有人猜测,或许与浦发银行差强人意的业绩表现有关。

  中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12.3亿元,同比减少7.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38亿元,同比减少23.32%,以一己之力拉低了42家A股上市银行平均净利增幅,成为净利跌幅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继2021、2022年后,浦发银行营收与净利再次下滑。财报显示,2021年该行营收减少2.75%至1909.82亿元,2022年营收持续下滑1.24%至188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下降9.12%、3.46%,2022年净利润为511.71亿元。

  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利息收入1502.94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上升0.01%;而利息支出为898.66亿元,同比增加82.69亿元,上升10.13%。同时,报告期内,浦发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08.02亿元,同比上升2.80%;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9.62亿元,同比下降8.63%。

  对于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浦发银行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是受到资产重定价、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从内部因素而言,公司仍处于业务结构调整的转型期,主动压缩了部分高收益业务,带来了一定阶段性收益缺口;同时客户经营模式正在加快重塑,经营成效尚待显现。此外,公司风险成本依旧较高,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压力依旧较大,因此审慎性地加大了拨备计提”。

  对于投资者就该行营收和归母净利“双降”应对措施的提问,浦发银行回应称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业务转型,促进业务发展。一是抓好应投尽投,全面推动贷款量价平衡;二是强化定价管理,着力改善负债结构和成本;三是研究与创新并举,加快提升特色业务竞争力;四是强化协同融合,持续扎实做好客户经营;五是强化风险处置出清,稳步提升资产质量;六是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涉11.74亿元本金

  踩雷“中植系”损失惨重

  除了业绩不振,有业内人士猜测,浦发银行高层换血或与其踩雷“中植系”有关。

  今年8月,“中植系”暴雷、中融信托产品不兑付的消息甚嚣尘上,其金融布局也备受瞩目。说到浦发银行与中植系的联系,就不得不提中植系实控的“皓宸医疗”。

  8月8日,皓宸医疗公告称再次收到公司第一大股东“汇垠日丰”通知,执行合伙人“汇垠澳丰”向北京首拓融汇发送了说明函,主要内容涉及“粤财信托·永大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粤财信托)信托受益权已由北京首拓融汇转让给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按相关协议,汇垠澳丰有权且有义务向北京首拓融汇发出单方解除《合作协议》的书面通知。

  从皓宸医疗的股权结构看,皓宸医疗第一大股东“汇垠日丰”的有限合伙人,为平安汇通代表的“平安汇通-广州汇垠澳丰7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背后资金来自“粤财信托”。普通合伙人及执行合伙人汇垠澳丰正是该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的投资顾问。2020年2月,皓宸医疗第一大股东“汇垠日丰”的执行合伙人“汇垠澳丰”跟“中植系”旗下北京首拓融汇签过一个合作协议,将其持有皓宸医疗23.81%股份表决权交给了“中植系”,后者成为实控人。

  换句话说,该协议生效后,广州汇垠日丰名义上仍为皓宸医疗第一大股东,但背后却由北京首拓融汇实际掌控,穿透后仍为中植系所控制。

  而中植系拿下这笔23.81%表决权的背后,还牵涉到北京首拓融汇与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曾经的“粤财信托”信托受益权转让与融资安排。

  就在“汇垠澳丰”与北京首拓融汇达成表决权转让合作的前一阵,即2020年1月上旬,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曾与北京首拓融汇签署“粤财信托”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转让后,浦发银行拥有该信托计划受益权。

  据悉,该计划包括一般信托受益权和优先级信托受益权,分别对应初始信托资金7.17亿元、14.33亿元,优先信托受益权转让总价涵盖“本金余额+预期收益”。2018年12月29日起,该优先信托资金本金余额约11.74亿元。按照协议,北京首拓融汇需按年利率6.75%计算固定收益,以及超额收益(截止于2023年6月底)。

  但本应落地的转让款却迟迟不见踪影。7月初,皓宸医疗公告表示,经向浦发银行确认,北京首拓融汇未向其支付优先信托受益权转让款,原则上已触发终止条款,公司控制权有变更可能。这一方面表示皓宸医疗“易主”可能性极大,另一方面,浦发银行11.74亿元的优先信托资金本金也去向不明。

  目前该信托计划的底层资产,就是汇垠日丰持有的2亿股、占总股本23.81%的皓宸医疗的股票,而截至2023年9月16日皓宸医疗股价3.14元/股,对应信托计划持有的市值仅约6.28亿元,这与浦发银行11.74亿元的本金,相差超过5多亿元的浮亏。在投资业务上,浦发银行可谓是摔了个大跟头。

  业绩表现不佳,投资又踩雷,浦发银行目前正处于“多事之秋”,“新官”张为忠也面临着很大的考验。这位在浦发银行传统优势对公领域有深厚功底的“掌门人”,能带领曾经的“对公之王”走出困境吗?拾盐士将持续关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