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电子行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贝隆精密上市首日以涨超280%的幅度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其87%的股权掌握在杨炯和王央央夫妇手中,此番成功上市,也让夫妇二人跻身浙商新贵。
盘中暴涨近三倍,消费电子工厂成开年“最强新股”。
1月16日,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隆精密)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价21.46元/股,发行市盈率30.35倍。首日股价飙升超过233%,一度触及83元人民币,触发了临时停牌机制。数据显示,当日主力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99亿元人民币,成为市场焦点。
1月17日,贝隆精密扛住大盘压力继续上探,收涨4.36%,报65.4元/股。
然而,与上市抢眼表现相对的是,公司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却远远低于预期的募资额。
在IPO新股发行价格确定程序中,公司帐面价值、经营业绩、发展前景、股票发行数量、行业特点及市场波动状况等因素都会对定价产生影响。发行价未能达标可能意味着公司在定价策略上存在失误,或市场对其估值的预期与公司自身存在较大差距。
身处消费电子赛道的贝隆精密,因高度依赖大客户、业绩下滑、负债率、逆势募资扩产等问题,受到了深交所多轮问询,上市之路颇为坎坷。尽管如此,市场表现或也证明对其潜在价值的认可。
作为一家典型的浙江“家族企业”,打开融资渠道后能走的多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缩水的IPO
尽管贝隆精密在上市首日表现出色,但其IPO募资情况却远不如预期。
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5.06亿元人民币,但实际发行价格较公告大幅缩水23%,最终仅募集到3.86亿元人民币,这一募资缩水幅度在近年来的IPO市场中并不多见。
根据贝隆精密的招股书,公司原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精密结构件扩产项目(3.2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590万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2亿元)。然而,实际的发行价格为21.46元人民币/股,远低于预期,导致募资额大幅减少。
贝隆精密不被询价机构认可,或与其本身质地并不优良有关。
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53亿元、3.35亿元、3.5亿元,但 2022 年度同比增长幅度仅为 4.37%;扣非净利分别为 5,160.29 万元、5,567.68 万元、5,091.77 万元,2021 年有所增长,2022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呈下降趋势。
此外,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因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而大幅下降,从2019年的107.9%,2020年降至75.12%,2021年和2022年都在73%左右徘徊,虽然2023年上半年升至77.73%,仍未回到此前水平。
在行业下游需求普遍遇冷的背景下,监管机构也对贝隆精密的上市策略提出了质疑,关注公司是否具备独立造血生存的能力,以应对行业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波动。
截至2023年6月底,贝隆精密的资产负债率高达55.95%,流动负债合计2.8亿元,而流动资产仅为2.3亿元,不足以覆盖流动负债。公司货币资金为2902万元,存在资金缺口。
同时,公司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1.28亿元和1.18亿元,平均基本处于1.2亿元的区间,这与公司IPO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募资资金十分接近。
对此,贝隆精密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短期借款占比较大,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公司购建新厂房和置备了较多的机器设备,对自有资金占用较多。
相比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公司融资渠道较少,随着经营业绩增长而逐渐获得银行长期授信额度。未来公司经营规模继续增长,营运资金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大,如果公司利润、现金流量不能维持在合理水平,短期偿债风险仍将增加。
浙商夫妇
此前,贝隆精密在创业板“排队”两年半,经历3次问询,上市闯关之路也历经波折,其家族企业背景成为IPO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根据招股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杨炯和王央央夫妇,合计持有公司87%的表决权。杨炯直接持有公司70%的股份,并通过宁波贝宇间接控制10%,而王央央则直接持有7%的股份。
杨炯,1971年出生,大学专科学历,曾在模具设计和制造领域工作多年,并于2007年创立贝隆有限,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自2020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央央,1973年出生,专科学历,2000年前为自由职业,后加入贝隆有限,现任公司行政部副部长,故公司具有较强的“夫妻店”色彩。
此外,杨炯与王央央的女儿杨晨昕和王央央的哥哥王冬峰分别持有公司3%和2.5%的股权,尽管他们并未在公司任职,但家族持股比例实际上超过了90%,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多见。
2019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进行了1500万元和1458万元的现金分红,其中近90%的资金流入了实控人家族。贝隆精密的高负债、高分红,也引发了市场对其上市融资的质疑。
另一方面,公司也在招股书中承认,实际控制人可能通过董事会或股东表决权对公司战略、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等产生不当影响,从而损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
随着贝隆精密资产、业务规模、客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也将面临挑战。
作为一家以生产、加工机械零件为主的厂商,公司研发能力受到质疑,证监会更是直接叩问研发中心项目的具体用途。数据显示,公司当前注册员工总计744 人,生产人员达598人,研发人员仅有74人,二者之比接近8:1,且管理费用为第一大支出。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若未能建立与规模相适应的高效管理体系和经营管理团队,可能无法适应资本市场的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业绩水平。
另一个细节是,贝隆精密在问询中承认,未按照员工实发工资作为申报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据《招股书》若按照员工实发工资作为缴纳基数进行模拟测算,贝隆精密需补缴约2300万元。
最新回应中,实际控制人已书面承诺使用自有资金足额补偿公司因社保和住房公积金补缴而遭受的全部损失。
背靠大客户舜宇光学和海康威视
贝隆精密自2007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精密结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慧安居及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客户包括舜宇光学、安费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知名企业,其中前两大客户贡献了超过90%的收入。
公司产品最主要应用于三星、小米、OPPO、VIVO等全球知名品牌的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镜座、底座等关键部件,智能手机精密结构件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
然而,贝隆精密对大客户的依赖也带来了风险。尽管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但业绩增长受到了智能手机行业整体疲软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实施“聚焦优质大客户战略”,对舜宇光学及其产业链合作厂商、安费诺的销售额占比逐年上升,显示出高度的客户集中度,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1.35%、93.05%、91.07%和 80.15%,客户集中度高。
据悉,舜宇光学是全球第一大手机镜头厂商,也是小米OV手机镜头模块的供应商,而安费诺是苹果镜头模块的供应商。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冷静期,贝隆精密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同时面临舜宇光学的压价要求。而2018年起,贝隆精密与安费诺的合作迅速增长,安费诺目前已超越舜宇光学成为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公司也在安费诺同类产品供应商中排名前二。
贝隆精密在问询回复中表示,公司对安费诺的依赖性显著增加,意味着公司已在2022年从“安卓链”转向“果链”,但这一转变并未根本解决大客户依赖问题。
最近三年,公司对安费诺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但在 2023 年上半年同比下降 61.14%,且预计 2023 年度同比下降约 37.27%。与此同时,公司对舜宇光学及其产业链合作厂商销售收入最近三年呈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 19,077.47 万元、16,891.44 万元、11,777.24 万元和 8,560.00 万元,2023 年上半年却有所回升。
整体趋势上,公司对舜宇光学及安费诺的销售收入存在下滑风险,且业绩仍随着客户需求此起彼伏,并不稳定。未来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挑战,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