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绩下滑之际,昊帆生物大胆扩大产能。
5月16日,昊帆生物(301393.SZ)发布公告显示,为进一步解决公司产能瓶颈,公司拟在江苏淮安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年产3010吨多肽合成试剂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一期投资金额约10亿元,计划2024年12月开工,2026年12月投产。
然而,2023年,昊帆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下降13.11%;净利润9897.38万元,同比下降23.50%。
昊帆生物介绍,2023年,对于一些需求放大的产品,公司由于有效产能不足而未能满足该类产品的市场需求。
2024年一季度,昊帆生物业绩进一步下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22.97万元,同比下降27.14%;净利润2982.88万元,同比下降17.80%。
值得注意的是,昊帆生物一季度毛利率达38.03%,为公司有可查数据以来最低。
一期项目计划投资约10亿
昊帆生物自设立以来,专注于多肽合成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覆盖下游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合成酰胺键时所使用的全系列的合成试剂。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昊帆生物在有机合成领域积累了大量研发成果,已在多肽合成试剂、通用型分子砌块、蛋白质试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各环节建立了完整自主的核心技术体系。
资料显示,昊帆生物自有生产基地安徽昊帆一期350吨项目已于2022年8月正式投产,安徽昊帆年产1002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于2024年2月取得试生产批复通知,随着安徽昊帆后续自产产能的建成及投产,以及其他生产基地的规划,公司将逐步实现自主生产。
当前,昊帆生物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
5月16日,昊帆生物发布公告显示,为进一步解决公司产能瓶颈,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公司与江苏淮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当日签署《投资框架协议》。
公告显示,昊帆生物拟在江苏淮安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年产3010吨多肽合成试剂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一期投资金额约10亿元,计划2024年12月开工,2026年12月投产。二期项目将在一期项目建成后根据市场需求、公司资金情况等另行商定。
昊帆生物表示,公司本次投资是从未来业务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及产业链业务进行的拓展,有利于促进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逐步落地,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与产业链业务发展。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昊帆生物货币资金达17.35亿元,同比增长4272.03%,手上现金较为充足。
不过,昊帆生物也坦言,本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较大,一期项目从项目筹备到初步建成投产大约需要2—3年时间,将对公司管理能力构成一定挑战。
2023年营收下降13.11%
事实上,昊帆生物在计划扩产之下,业绩并不理想。
2023年,昊帆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下降13.11%。
对此,昊帆生物表示,主要原因有下游需求疲软,下游客户在各类产品上的采购需求较去年明显减少,同时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往年有所增加,使得销售价格不断走低;与上年同期相比,抗病毒药物研发与生产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本期间下降较多,报告期内该两种产品销售收入减少约8000万元。
昊帆生物介绍,2023年,对于一些需求放大的产品,公司由于有效产能不足而未能满足该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分产品来看,多肽合成试剂销售金额为3.02亿元,同比下降14.06%,通用型分子砌块销售金额为7418.69万元,同比增长8.87%,蛋白质试剂销售金额为964.27万元,同比下降61.79%,脂质体与脂质纳米粒药用试剂等新产品销售金额为339.06万元,同比增长6.88%。多肽合成试剂和蛋白质试剂下降明显。
昊帆生物表示,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2023年,公司内销金额为2.62亿万元,占比67.40%,比上年同期金额相比下降19.49%;外销金额为1.27亿元,占比32.60%,同比上升3.92%。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昊帆生物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3.50%、26.66%。对此,昊帆生物表示,原因除毛利率下降因素外,其他还包括随着苏州总部建设项目的部分工程项目转固,折旧摊销费用增加较多,职工薪酬、研发费用以及广告宣传费增加等。
2023年,昊帆生物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8.55%,较上年同期下降4.71个百分点。其中,外销业务毛利率下降明显,同比下降9.52个百分点,内销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
昊帆生物表示,主要原因为销售端因竞争激烈导致销售单价下降明显,虽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但仍无法弥补销售价格快速下降带来的损失。
2024年一季度,昊帆生物实现营业收入9122.97万元,同比下降27.14%;净利润2982.88万元,同比下降17.80%。
而且,昊帆生物一季度毛利率达38.03%,为公司有可查数据以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