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龙头企业,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裕能”)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在同行业公司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湖南裕能实现15.42亿元的净利润,实属不易。相比前两年近30倍、1.5倍的爆发式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湖南裕能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2%,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市场需求疲软、磷酸铁锂价格“腰斩”产能出现过剩信号的背景下,2023年初IPO发行刚募得45亿元的湖南裕能又抛出拟募资65亿元的定增计划,推进公司“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的一体化布局。
01
2023年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
湖南裕能于2023年2月在深交所上市。其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主,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随着磷酸铁锂逐步占据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主导地位,以及新能源行业快速增长,公司业绩呈现爆发性增长。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至70.68亿元,同比增长639.33%,净利润升至11.8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935.9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27.90亿元,同比增长505.40%。净利润增至30.07亿元,同比增长153.96%。
但2023年以来,湖南裕能的营收增速出现明显放缓。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343.28亿元,同比上升29.44%,归母净利润15.42亿元,同比下降27.2%。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11.5亿元,同比下降10.3%,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降37.44%。
由于大环境不佳,今年以来国内众多磷酸铁锂企业业绩普遍亏损。比如,万润新能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9.49亿元,同比减少219.76%;德方纳米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9.96亿元,毛利率大降20个百分点;富临精工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02亿元,同比减少167.04%。仅行业龙头湖南裕能守住了正利润,实现盈利15.42亿元,但也同比下降了27.2%。
02
产品价格“腰斩”不改扩产步伐
专家分析,造成磷酸铁锂企业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以及下游客户去库存导致产品需求放缓,使得磷酸铁锂价格大幅下降,产品毛利率大幅降低,同时计提存货跌价损失所致。
相较去年“火爆”的市场行情,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的国内产能快速爬坡,但市场价格却出现了“腰斩”。截至10月16日,国内磷酸铁锂现货价报6.84万元/吨,较年初的16.6万元/吨下跌超58%。
与之对应的是,其原料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也出现了过山车式的下降。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去年11月达到60万元/吨高点,随后价格开始下行。截至10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17.365万元/吨,今年价格累计跌幅已近七成。
“今年以来,新能源行业迎来了诸多新的挑战,比如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增加了行业库存管理难度,比如行业产能过剩引发竞争加剧。在同行业普遍出现亏损的大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净利润12.38亿元实属不易。”湖南裕能董事长谭新乔在回复投资者问答时表示,公司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库存管理措施和灵活的采购策略,并持续开展多渠道挖潜降本工作,保持了较好的产能利用率。
尽管需求相对疲软,但近期仍有多家企业宣布扩产。仅今年下半年,就有包括赣锋锂业、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在内的多家锂电材料企业宣布扩产。
今年8月,湖南裕能披露65亿元定增预案,其中涉及年产32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年产7.5万吨超长循环磷酸铁锂项目、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年产2万吨碳酸锂和8万吨磷酸铁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等。
03
磷酸锰铁锂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
电池行业板块下行,大多数公司都在亏损,为何还要融资建厂?湖南裕能表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推进公司“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的一体化布局,提高磷酸铁、碳酸锂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能力,有效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强化公司市场竞争力。
在行业产能出现过剩信号,磷酸铁锂价格大幅暴跌的背景下,湖南裕能激进定增扩张产能是否面临“负资产”风险?这或有待市场进一步观察。
据介绍,目前湖南裕能研发的新产品主要包括超长循环磷酸铁锂产品、更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磷酸锰铁锂产品。其中,磷酸锰铁锂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已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粉末压实、倍率等多项性能表现优异,正在积极推进客户认证中,产线可柔性切换。
“公司保持了相较于同行较高的产能利用率,与下游重要客户保持着稳定的、良好的关系和持续的、不断增长的供货量。今年以来,新能源行业竞争日趋加剧,但预计明年仍旧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湖南裕能表示,公司磷酸铁锂每一期扩建不是简单的复制,会把最新的产品研发成果、工艺研发成果、最新的设备等运用到新的产线中,使自动化水平、劳动生产率、能耗等得到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