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完成“蛇吞象”式收购的新巨丰(301296.SZ)在登陆创业板满一年后迎来巨量解禁,解禁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接近五成,长期处于“破发”的股价再次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
10月10日晚间,新巨丰发布关于部分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本次解除限售股东户数共计14户,解除限售股份的数量约为2.09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49.6856%,限售期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上市流通日为10月12日。
界面新闻注意到,以新巨丰10月10日的收盘价14.70元计算,此次解禁的市值高达30.72亿元。在此背景下,10月11日新巨丰股价大跌6.80%,10月12日盘中刷出13.23元/股的新低,自上市以来长期处于18.19元/股的发行价之下。
面对即将来临的巨量解禁,不止一名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提出“质疑”,在当前股价已经“破发”的情况下,此番操作是否违反减持新规?
对此新巨丰回应称,“公司相关股东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减持,截至目前未发生任何违规情况。公司也将持续关注其减持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具体从此次解禁涉及的14户股东来看,其中包括新巨丰第二大股东BLACK RIVER FOOD 2 PTE. LTD(下称“BRF”)、第三大股东青岛海丝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第四大股东北京厚生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苏州厚齐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
也就是说,在新巨丰前十大股东中,除了控股股东北京京巨丰能源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持股22.56%)、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8%,承诺限售期36个月)、西藏诚融信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65%,实控人系新巨丰实控人之一袁训军)外,其余前十大股东均在此次解除限售的范围内。
需要关注的是,新巨丰的业务长期以来一直与伊利深度绑定。2015年,伊利通过增资持有新巨丰20%的股权,后经其他股东增资稀释,伊利持有新巨丰18%的股份。
2019年至2021年,新巨丰对伊利的销售额分别为6.80亿元、7.11亿元和8.68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高达73.13%、70.77%和70.29%。
或为规避关联交易,2019年10月,伊利将其持有的新巨丰10.26%的股权转让给苏州厚齐,将其持有的新巨丰2.94%的股权转让给BRF,截至股说明书签署日,伊利持有新巨丰4.80%股权。
据悉,BRF目前是新巨丰第二大股东,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地址为新加坡,主营业务为“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后,由于伊利持有新巨丰的股权比例低于5%,根据规定,在其股权转让12个月后双方将不再构成关联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新巨丰成立于2007年,专业从事生产液体食品无菌包装材料,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规模化生产无菌包装的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伊利等国内乳企。2022年9月2日,新巨丰登陆创业板上市,成为内资控股的第一大无菌包装材料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新巨丰宣布解禁的前一天,10月9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对纷美包装(00468.HK)28.22%股权的收购,交易总对价9.98亿港元(现约合人民币9.31亿元)已完成支付。
对于这一“蛇吞象”式的收购,新巨丰表示,通过本次投资,公司将与纷美包装开展合作交流,对推进公司完善产品种类和市场布局有一定积极作用。
财通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新巨丰是伊利的第一大国产无菌包装供应商,而纷美是蒙牛的第一大国产无菌包装供应商,双方有望打通国内排名前二的乳企客户资源,使得无菌包装国产化替代阵营的实力更加强大,面对海外巨头形成更有利的竞争格局。”
另据无菌包装行业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新巨丰“入主”纷美,有望改变国内无菌包装行业市场格局,加之公司产能进一步扩张,外资在国内无菌包装行业的占比有望进一步降低,由外资主导的风险也会进一步下降。不仅如此,纷美包装境外销售占比在三成左右,借助纷美在海外建立的生产和销售资源,有利于本土企业出海竞争。
尽管此番收购一波三折最终“靴子落地”,但在首发限售股巨量解禁的背景下,二级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
纵观新巨丰登陆创业板一年多来的表现,公司股价“出道即巅峰”,上市首日触及22.03元/股的高点,但自此便一蹶不振,长期处于“破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