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普瑞眼科也有了新动作。
2月13日,其公告称,《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通过。本次担保生效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额度总金额约4.67亿元(含本次),对外担保总余额约3.81亿元(不含本次),占公司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比40.17%。
1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高企营销费背后违规宣传罚单
就在两周前,普瑞眼科刚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个年报成绩单:预计2022全年盈利1755万元至2279万元,上年同期盈利9389万元,同比下降75.73%至81.31%。
截止2023年2月15日,普瑞眼科收盘价93.33元,相比33.65元的发行价,不足7个月涨幅近两倍。撩人热度肉眼可见。
那么,这份不算讨喜的年报首秀,是否辜负投资者期待呢?
实际上,净利预降早有征兆。
2022年前三季,普瑞眼科主营收入14.33亿元,同比上升5.54%;归母净利9400.41万元,同比下降20.56%。扣非净利润 9062.82 万元,同比下降 18.82%。第三季度营收5.43亿元、增长6.31%;归母净利0.43亿元,下滑19.35%。
上半年营收8.90亿元,同比增长5.08%,归母净利5126万元,同比下降21.54%。
因此,年度净利预降在意料中,只是降幅这么大,或出乎不少市场意料。
对于业绩下滑,普瑞眼科表示,主要受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和成本、费用上升。
一是2022年疫情的影响,对二季度和四季度冲击大,西南地区营收利润同期增速放缓,西北、华东华北等区域营收净利下降,不及预期。
二是成本、费用上升的影响。上市后加速推进规模扩张,2022年自建5家医院开诊,固定成本、人工成本和期间费用刚性开支增长。2022年管理和营销费用占比同比上升,造成利润下滑。
所言不虚。细观营销费开支确实不小。2019年至2021年,公司销售费分别为2.55亿元、2.53亿元和3.17亿元。
其中,广告宣传推广费为1.34亿元、1.39亿元和 1.7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 11.24%、10.22%和10.49%,远超行业平均值5.09%、4.04%、4.27%。
同期,爱尔眼科、何氏眼科、华厦眼科广告宣传推广费用率均低于5.5%。
对此,公司称采取全国省会城市布局策略,区域布局较为分散,在业务开展地区均需要相应的推广活动提升品牌渗透率,因此增加了广告推广成本。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营销费非万能药,也是一把双刃剑,亦有边际效应。给公司带来品牌知名度、快速提振营收的同时,也易产生净利反噬、过重依赖或粗放运营还可能引发营销乱象,进而损伤业绩品牌。
2019—2021年,普瑞眼科净利率分别为4.11%、8.00%和 5.49%,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收到多起行政处罚。
其中,医疗广告类处罚13起,包括在广告内容中涉及专业医疗技术和诊疗方法、治愈率、有效率等作推荐证明等违法内容。
单次处罚超10万元的情形1起,具体原因为利用医护人员作推荐、证明的宣传行为。
医疗机构执业规范类27起,主要原因包括使用过期医疗器械、未按规定告知患者替代医疗方案、从资质不合规的供货方采购药品等。
2019年至2021年,普瑞眼科因医疗责任纠纷产生的支出分别为188.19万元、37.30万元和 109.01万元,占当期营收0.16%、0.03%和0.06%。报告期内,还存2起经所在区域的医学会、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认定的医疗事故。
显然,营销推广之外,普瑞眼科还需加强内控力、合规性、品控基本功。唯有里有面,优化好消费口碑,才能让业绩真正支棱起来。
2
增收不增利
规模之外质量更重要
不算苛求。
2019—2021年,普瑞眼科营收 11.93、13.62、17.10亿元,同比增长 17.33%、 14.21%、25.54%;呈逐年增长趋势。
然同期净利仅为0.49亿元、1.09亿元和0.94亿元。
对此,普瑞眼科指出,主要是2021年以来,执行新租赁准则以及社保减免政策的推出。
然利润之薄,仍肉眼可见,且加上2022年,企业已连续两年净利下滑。
追其原因,规模扩张或是一重要考量。
全国化战略下,普瑞眼科布局策略为扁平化扩张,以省会类中心城市为主,分布全国各地。采取“直营连锁”模式,业务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2021年分别贡献29.92%和20.4%营收。
2021年3月,普瑞眼科通过收购创发企业100%股权,从而取得东莞光明眼科医院45%股权。累计持有该院80%股权,进而增强华南市场话语权。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整体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2231亿元,2020—2024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05%。
也基于此,放眼民营眼科业,规模扩张、跑马圈地几乎是头部企业共识。
如爱尔眼科,2014—2017年累计通过基金并购医院数量121家(年均新增40家),截至2022年6月30日境内医院数量达到187家,门诊部132家,境外布局了115家眼科中心及诊所。
相比之下,普瑞眼科并不算庞大。2022年9月23日,普瑞眼科在互动平台透露,目前公司已开设23家连锁眼科专科医院和三家眼科诊所,覆盖全国所有直辖市及十余个省会城市。
只是规模之外,运营质量更为重要: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普瑞眼科38家一级子公司中有32家医疗机构。其中9家医院亏损,还有8家未开业医院也处亏损状态。
对此,普瑞眼科方面解释称,大部亏损医院尚处于培育期。公司所属眼科医疗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新医院设立初期,房屋租赁、前期装修、设备购置、品牌推广、人员等前期投入较大,固定成本费用支出多,但新设医院尚未在当地形成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收入规模较小,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
的确,医院运营从来都是技术活,投入大回报慢,极度考验沉淀心、专业运营力。相比速度体量,稳扎稳打、抢占质量高地更重要。
看看上文的净利下滑、违规宣传处罚、医疗责任纠纷,普瑞眼科发展策略是否精准、有无查漏补缺处?
2022三季报显示,普瑞眼科负债率 43.95%,投资收益 1491.9 万元,财务费用 3845.84 万元。
3
品控烦恼经销商模式利弊
公开资料显示:普瑞眼科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门诊、临床、医疗和医疗技术开发为一体的专业连锁眼科医疗机构,主营业务为向眼科疾病患者提供专业的眼科医疗服务。
产品或服务主要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医学视光项目和综合眼病项目。2021年,四大项目占总营收比为51.23%、16.85%、16.21%、15.68%。
作为主力营收,屈光业务扛起半壁江山,占比逐年上升。2019-2022 上半年收入占比为 45.54%、49.46%、51.23%、59.79%。
不过,2022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为52.31%,同比下滑0.97%;此外,视光项目、综合眼病项目分别为42.76%、15.17%,也分别下滑2.98%、6.93%,唯有白内障项目达到35.31%,增长了2.26%。
拉长维度,2019年至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2.69%、43.28%和 43.37%,低于爱尔眼科同期49.3%、51.03%和51.29%的毛利率。
普瑞眼科解释称,新开设医院在建立初期收入规模较小,新医院营收增长需要一定时间的爬坡,其净利率一般较低,拉低了集团总体净利率水平。
确是客观原因,然众所周知,眼科业务向来专业力取胜,服务效果、体验口碑、产品竞争力决定了盈利上限。固研发创新投入是重中之重,决定了时下核心竞争力、未来成长性。
令人震惊的是,普瑞眼科2019年至2021年,公司未披露研发费用支出。且招股书中并未对此作出解释。难道零研发投入?
以2021年财务为例,华夏眼科和何氏眼科在研发投入上分别2519.79万元和123万元,
2019年至2021年间,同行业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0.63%、0.79%和0.81%。
聚焦IPO募资用途,普瑞眼科计划募资2.86亿元,用于投入长春普瑞眼科医院新建项目、哈尔滨普瑞眼科医院改建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四个项目分别计划投入资金为0.74亿元、0.3亿元、1.02亿元、0.8亿元。
不难发现,项目建设仍是一个重点。倚重屈光业务,且毛利率低于同行,研发费被质疑无支出,仅靠规模扩张、营销推广,普瑞眼科能走多远?
4
集采大趋势精变号角
不得不快些改变了。
2021年8月25日,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发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
有舆论指出,该政策加强了医疗业实力洗牌、良币效应将持续显现。提供优质、差异化医疗服务的民营医疗机构有望迎来利好。
也基于此,市场普遍关心对普瑞眼科的具体影响。
2022年3月,普瑞眼科回复称,实施方案和细则未定,因牵涉面太广,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久久为功的过程,因此,短期内尚不会对其主营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018年至2021年,普瑞眼科各年通过医保结算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27.44%、20.83%、19.06%和15.25%,占比较低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而非医保收入规模增长迅速,主营业务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等非医保项目收入规模增长迅速,非医保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79.17%涨至2021年的84.24%。
换言之,企业大部非医保类收入仍将依据市场定价,医改短期影响确实不大。
不过,普瑞眼科亦表示,“未来,随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不断推进,若发行人无法持续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和调节不断专业化、透明化的背景下,其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将难以适应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从而削弱发行人自身的竞争力,将对发行人的持续经营带来影响。”
一句专业化、透明化,讲的通透。行业已进入产品服务综合内核比拼的新周期,精细化运营、品质特色化打磨,远非规模、营销可解。
好在,深耕行业16年,普瑞眼科也有可贵沉淀。
2022年10月,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印发《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
普瑞眼科表示,即使全国推广OK镜集采,民营医疗机构也有盈利空间。
上述底气,源于实力。
2021年11月,合肥普瑞眼科医院互联网医院成功上线,成为安徽省首家获得互联网诊疗资质的眼科专科医院。落地“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项目。
目前,瑞普拥有23家眼科医院和3家眼科门诊部,眼科医疗服务人员超1000人,眼科年门诊量约97.6万人次,年手术量约11.6万台。先进的德国阿玛仕1050RS激光手术设备,可开展“千频优视”的尖端近视矫正手术。
上升到行业视角,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要求: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实施防控综合干预,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2022年5月,《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指出: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
无需赘言,行业发展空间、红利期仍在。民营眼科业依然方兴未艾、呼唤头部旗手。
叠加自身沉淀优势,刚刚上市半年的普瑞眼科依然不乏价值看点、业绩反转期许。单从此看,无论舆论还是投资者,都应给其更多耐心、信心。
只是,还是那句话。期许越大、责任越大、价值匹配越大。
周期轮动中,行业已进入品质经营、合规经营、专业经营、特色创新经营的下半场。2022的盈利预大降,也是普瑞眼科一记可贵警钟,一声基本功精变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