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飞沃科技(30123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飞沃科技:瞄准关键领域的国产化替代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28  飞沃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2024-05-28

  在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这条最具有确定性的赛道上,飞沃科技(301232.SZ)正蓄势待发,不断加强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力度,全力打造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叶燕谟/文

  在风电行业整体承压的2023年,飞沃科技实现营收16.44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22.63%。

  深耕风电紧固件市场

  “为中国做好一颗螺丝钉”,是飞沃科技自创立以来所始终坚持和奉行的企业使命。正如其英文名“Finework”一样,实控人张友君设立飞沃科技的初衷,就意在打造出如工艺品般的精良产品。

  飞沃科技扎根风电紧固件这一细分领域,已经有12个春秋。

  2012年,飞沃科技首次与全球领先的风机叶片制造商“LM(艾尔姆)”合作,成为了艾尔姆当时在中国的叶片预埋螺套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

  随后风电行业便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数据,自2012年开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累计装机规模均稳居全球第一。

  此阶段的飞沃科技便充分把握住了这个发展机遇。

  一方面,开启风电行业的全方位合作,与GE、中材科技、中车株洲、远景、明阳智能、中国电建等国内外领先风电企业合作,横跨风电叶片制造商、风电整机制造商、风电场建设商、运营商。整体营收从上市前2014年的0.4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6.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0.30%。

  即使是在风电疯狂内卷的2023年,飞沃科技的整体营收仍然保持一定的韧性。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陆上风机的平均中标价格约1500元/千瓦,同比下降约15%;海上风机平均中标价格降至3100元/千瓦,相较2023年初下降约10.8%。

  而飞沃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相比2022年大幅增长了22.63%,产品销售量也从2022年的1051.92万件,提升到2023年的1465.55万件。

  对比同行业,金雷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41%、日月股份同比下降4.30%、中成发展同比增加0.50%。

  营收与销量大幅的提升,反映出的是在全球风电成本逐渐被压缩的背景下,下游需求依旧保持高景气态势,并且整体风电行业对于飞沃科技的整机螺栓仍旧秉持高度认可的态度,使其依旧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飞沃科技为匹配快速发展过程中技术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原材料热处理、金属塑性成形、机械加工工艺、表面防腐处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和技术优势。

  根据财报数据统计,自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1081.59万元,到2023年研发投入5092.17万元,6年间飞沃科技累计投入1.98亿元用于研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9.46%。而2018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扣非净利润4.68亿元,累计研发投入占到了累计扣非的42.31%。

  截止2023年底,公司共获得了6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并取得21项软件著作权,参与起草国家标准8项。

  移植已有的紧固件技术

  紧固件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零部件,普遍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等产品中,被冠上“工业之米”的称谓,其需求市场均在逐年扩大,并且近年来需求的差异化、高端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预测,到2027年,我国工业用紧固件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44.78亿元。从国际市场看,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预测,未来紧固件行业市场规模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全球紧固件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达到982亿美元。

  面对巨大的紧固件市场,如何将现有的在风电领域所积累的紧固件技术,移植到其他高端行业与领域,是飞沃科技目前所着力思考的问题。

  根据披露,在风电领域,飞沃科技所生产的风电紧固件强度主要为10.9级,部分整机螺栓为12.9级,部分锚栓组件强度为8.8级,产品性能在原材料、芯部淬透性、强度、抗疲劳能力和耐腐蚀性方面,都已经优于行业普遍标准。

  飞沃科技一路走来所积累下来的技术底蕴,也使得其在非风电行业紧固件市场中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根据公开信息,飞沃科技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并降低单一行业市场风险,在巩固风电全系列零部件细分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石油装备等高端行业,且已经成功进入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名单,并形成了批量供货。

  开拓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

  “我们要做的,就是关键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董事长张友君在向参观人员展示一个环状银色金属精密部件时,难掩激动之情,“这是我们研发出来用于C919航空发动机上的一种金属封严环,但这只是我们已经攻克的诸多难题中的一道而已。”

  国产大飞机C919 作为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是我国在民用航空领域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但在国产化率上,根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目前C919的核心供应商中除机体制造外,多数为国外供应商或中外合资供应商。如何实现全面的自主可控,是保障C919供应链安全并持续开拓国产民用飞机新机型的必要条件。

  因此,飞沃科技首先瞄准了空天领域的国产化替代,正如公司设立之初就瞄准风电紧固件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一样。

  “我们将会不惜余力地投入研发”,董事长张友君解释,“为了研发这个产品,我们投入了数百万的研发费用,但这样一个金属封严环的销售价格也非常可观,未来的飞沃势必在空天领域会有更大的突破。”

  在产业布局上,根据披露,飞沃科技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湖南鹰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志凌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始生产经营,其中鹰吉航空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心精密结构部件加工制造业务,如涡轮盘、机匣、燃油喷嘴等;志凌云航空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发动机、燃气轮机金属密封装置的设计、制造与测试业务。

  在客户渠道上,飞沃科技已与美国通用、中国航发机械有限公司等客户建立起业务合作关系,开始为其提供相应产品或进行样品试制。

  除了在空天领域,石油石化装备领域的国产化替代问题同样迫在眉睫。

  根据2023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装备技术国产化大会消息,我国石化装备技术行业在诸多方面存在卡脖子难题,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

  飞沃科技的未来发展目标也同样囊括了石油领域的国产化替代。目前公司也已通过斯伦贝谢(SLB)供应商准入,开始小批量供应石油装备用镍基合金螺栓等产品。

  公开数据显示,斯伦贝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已经有接近100年的发展历史,为全球各大油企提供制造装备,其2023年营收高达331亿美元。

  飞沃科技与斯伦贝谢的合作,标志着公司所生产的镍基合金螺栓已经得到这一油服巨头的初步认可,也表明飞沃科技在石油领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