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之星2022-08-22
22H1业绩简述:22H1公司实现收入1.96亿(同比+16%),实现利润0.05亿(同比-81%)。单Q2公司实现收入1.15亿(同比+16%),实现利润0.03亿(同比-79%)。截止22H1,公司员工人数为2297人,同比+62%。
座舱业务表现不俗,电控业务稳健增长,智驾/GIS业务期待H2回暖:22H1座舱/电控收入分别为1.14/0.23亿,增速分别为72.5%/23.3%,座舱业务增速良好,电控业务(新能源)在原日系业务(预计主要为日本电产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实现正增长,表现良好。22H1公司调整报表口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移动地图数据服务、智能驾驶(APA等泊车算法/传感器算法开发)三项业务被归为智能驾驶业务,不再分列细项。22H1智驾业务收入为0.52亿,增速预计较平缓,可能原因在于受疫情影响22Q2部分仿真、路测业务无法开展/部分项目的开发进度、交付确认进程延迟;GIS业务22H1收入约为600万(21年全年4800万),由于主要客户是自然资源管理局等党政客户,收入确认时点集中在H2,且22H1政府预算趋紧,景气度预计不高,22H2看好智驾/GIS业务增速回暖。按地区分拆,国内收入+42%,海外收入-39%(第一大海外市场日本-36%),可能与来自于日系客户的电控业务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公司经营重心转至国内客户等因素有关。按业务类型拆,22H1毛利较高的定制软件开发服务收入占比约33%(较之21年末下降10pcts),软件技术服务(含第三方测试)收入占比提升至65%;软件许可/系统集成占比约1.5%,收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尚需时日。
利润增速放缓的可能原因分析:22H1公司毛利率为35.6%,同比-12%,分类别来看,定制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为42%/32%,同比分别-9/-12pcts,我们认为主要与新员工占比快速提高有关,新员工需要一段时间培训且开发熟练度较低,可能导致项目工期延长/人员投入增加,进而带来毛利压力。此外,22Q1因上海疫情,公司有部分收入/利润以存货形式体现在报表中,但22H1公司存货环比22Q1提升13%,说明22Q2疫情对收入确认的影响仍在(4月北京疫情预计也对公司驻场服务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费用率端,22H1管理费用较之去年同期增加1700万(其中股份支付约970万,费用率+7pcts);研发费用端,22H1较之去年同期增加1500万,预计主要系公司募投项目启动,专门成立研究院并配置研发团队带来的支出(费用率+6.4pcts)。管、研费用的高增长也带来了一定利润压力。
现金流表现同样受收入/人员增长错配掣肘:22H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0.48亿,其中经营现金流入1.82亿(同比+2%),经营现金流出2.3亿(同比+30%,增加约5400万),22H1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职工薪酬支出约1.11亿(同比增加3840万),或是主因。
看好22H2收入/利润环比改善,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年初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22年公司层面收入增速目标值为35%(触发值为30%),结合公司22H1同比62%的人员增速/北上深等业务开展的重点地区疫情趋于平稳,我们预计公司全年仍能达成35%+的股权激励增速目标,对应22H2增速47%+,Q3、Q4收入环比回暖确定性强,Q2是较为明显的基本面底部。考虑到人员快速增长带来的利润压力及上半年疫情反复对公司收入/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整公司22-24年收入分别至6.0/8.7/12.1亿,利润分别为0.9/1.3/2.1亿,对应EPS分别为0.97/1.43/2.26元。给予公司2022年80-85x目标P/E,目标价77.57-82.4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智能座舱业务客户开拓进程不及预期;
智能电控业务订单状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