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盛新材”)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网上路演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举行。
凯盛新材总经理孙庆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凯盛新材将持续践行“一链两翼”的企业发展战略,不断夯实产品结构,继续做大做强间/对苯二甲酰氯等核心产品。“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积极开发氯硫产业链上其他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中间体,重点推进聚醚酮酮等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开拓和产业化升级,打造具有凯盛特色的循环、绿色、高效发展模式。”
深耕精细化工领域
凯盛新材是一家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知名的氯化亚砜及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
据孙庆民介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氯化亚砜、高纯度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聚醚酮酮等。“公司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高性能芳纶纤维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等,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的立体产业链结构。”
在技术研发方面,凯盛新材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公司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产业深耕。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成熟高效的运营体系,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循环工艺等方面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孙庆民告诉记者,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孙庆民表示,公司主持参与了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对硝基苯甲酰氯等多个产品行业标准制定,并承担了包括“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在内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已发展成为精细化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知名企业。
竞争优势突出
氯化亚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涵盖医药、农药、染料、食品添加剂以及锂电池等领域。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氯化亚砜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2015年到2020年全球氯化亚砜市场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2.4亿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公司目前拥有3.1万吨/年芳纶聚合单体产能。”孙庆民说,“氯化亚砜已成为一个基础类产品,是其他产品的基础原材料。”
孙庆民表示,随着氯化亚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芳纶聚合单体、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行业,锂电池等新能源行业及其他羧酸衍生物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氯化亚砜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作为国内领先的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凯盛新材具备多方面优势。孙庆民介绍:“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工艺优势,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完善的研究机制以及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同时,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实现由精细化工领域向高分子材料领域延伸突破,构建一体化战略发展优势。”
经过多年市场耕耘与积累,凯盛新材的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产品质量等获得下游客户充分认可。公司已与芳纶生产巨头美国杜邦公司、日本帝人、韩国可隆、泰和新材、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等下游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孙庆民表示:“芳纶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综合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及营销模式的不断改进,将使公司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强化公司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拓展新能源产业
凯盛新材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5亿元。其中,5.5亿元拟投资10000吨/年锂电池用新型锂盐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谈及此次募资的原因,孙庆民表示:“帮助公司实现‘一链两翼’的发展战略。‘一链’即氯化亚砜产业链,‘两翼’即在氯化亚砜产业链基础上辐射下游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新材料产业上,公司已成功布局高性能纤维芳纶的核心原料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及高性能新材料聚醚酮酮。
通过实施10000吨/年锂电池用新型锂盐项目,公司可实现向下游新能源产业延伸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产业链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孙庆民看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张,所需营运资金规模将不断增加。“未来,随着公司潍坊厂区的建成和投产,以及首发募投项目的投产运营,公司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营运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孙庆民表示,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利于公司业务稳步发展和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未来,凯盛新材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积极开发氯硫产业链其他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中间体,重点推进聚醚酮酮等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开拓和产业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