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张小泉(30105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百年老字号“张小泉”折戟“拍蒜断刀”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7-26  张小泉内幕信息

来源 :西经论坛2022-07-26

  前段时间,三百九十四岁的“张小泉”碰上了大麻烦。

  事情的起源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拍蒜”事件。网友反映,用张小泉菜刀拍蒜后,刀面直接断裂。而张小泉客服对此的回应则是“不建议用刀具横拍蒜,力度掌握不好,容易断柄”。

  菜刀居然不能拍蒜,这样的无理回应已经惹得网友们议论纷纷,而在7月18日,网上又流传出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的采访视频——“你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样切的。中国人的刀都是方方正正的,我们把刀前面的头斜过来(设计),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

  前有“断刀”后有“消费者教育”,彻底引爆了网友的不满,随着舆论不断发酵,张小泉紧急发布致歉。

  

  张小泉此次曝出的“断刀门”,使得不少人将目光重新落在这个百年制造类老字号上。

  “张小泉”创立于明朝年间(1628年),至今已有将近四百年历史,以制作销售剪刀闻名,曾被认定为“第一批独具民族记忆和中国风范的中华老字号”,也是最早一批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的民族品牌。2006年,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小泉不仅有“老牌子”,不久前也有“新名声”。2021年6月张小泉成功上市,夺得了“刀剪第一股”的桂冠,巅峰期市值达58.9亿,营收超过了7个亿。

  当时,张小泉董事长张国标坚信,张小泉一定能够重振老字号的荣光,将会不断向高精尖延伸,直到中国刀具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然而,短短一年工夫,张小泉的声誉就跌至谷底,世界领先水平没达到,反而“一拍就断”。

  百年老字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兴,南有张小泉。”在刀剪界,早在明朝年间就创立起来的张小泉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新中国以后,张小泉实行公私合营,与32家剪刀店合建成“张小泉近记剪刀厂”。千禧年后则开启了一系列股权改革,由国有企业慢慢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有限责任公司。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富春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国标,看中了“张小泉”这个老品牌。

  张国标是浙江富阳人,出生于当地的工匠世家,祖父是石匠,父亲是木匠,都是乡里乡邻有名的工匠,而张国标自己年轻时也做过木工活儿。上世纪90年代初,年轻的张国标来大城市闯荡,在上海滩闯出了一片天地,创立了涉足供应链、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领域的富春控股集团。

  而当张国标回到故乡时,他发现,自己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张小泉”,正在面临着一个难以迈过的坎儿。

  “当初张小泉的企业经营状况,太难了。”张国标感叹。当时,张小泉的年产值仅有两千万元,九百多名员工中,大多数都是将近五十岁的老同志,平均学历还不到初中。这样一个企业,如何能够在新时代振兴起来?

  张国标想起,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以有一把张小泉剪刀作为骄傲,实在不想看到老字号走向没落,他下定了决心。

  2007年,富春控股集团出资近1亿元,取得了张小泉集团的控制权。

  接手张小泉,能赚钱吗?就连张国标自己也知道,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事情。但他认为,做事情,不应当以利益最大化来计较得失。

  “张小泉是享誉全国的老字号,制造类的老字号企业本来就是凤毛麟角,能够接手并发扬光大,是一件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张国标这么认为。

  在张国标的领导下,2010年,张小泉实施了异地搬迁,投资数亿元建立现代化厂房和生产线,加大人才和研发投入,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企业利润增至原来的10多倍。2017年,张国标开始推进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进程,引入了复星集团、均瑶集团、万丰集团等战略投资人,并于2021年9月登陆创业板。

  百年老字号张小泉,似乎已经踏上了康庄大道,在资本市场上高歌猛进了。

  

  ▲张国标

  但张国标认为,这还不够。

  他希望,“张小泉”能够在保持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做出演变。

  如何围绕着张小泉刀具的核心,让产品、渠道、品牌、功能等要素继续更新换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百年老字号怎样才能跟紧潮流,随着发展而不断变化?

  张小泉给出的答案是,将话语权交给年轻人。

  2017年春节,张小泉推出了“泉叔”这个卡通形象,登上《中国有嘻哈》节目以后,一举引发热潮,赢得了年轻人们的广泛追捧。

  “‘泉叔’这个形象是女儿主管品牌的时候推出的,很受欢迎。”张国标说,经由此事,他更加确定,张小泉的未来客户是年轻一代,要瞄准他们的兴趣点,才能为张小泉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张国标手下的团队将关注点投向了互联网。其实早在2011年,张小泉就组建了电商部,以3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作为团队主要成员,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张小泉”的魅力。张小泉团队在全网各类平台,例如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都投放了产品广告和品牌露出。

  张小泉在营销方面的努力,的确卓有成效。2021年“双11”,张小泉以全网“2597万+”的销售额再创佳绩,天猫旗舰店单日突破“1020万+”,同比2020年“双11”当日增长43.9%。从近年财务数据看,张小泉产品的线上收入超过了一半。

  

  然而,营销方面一次又一次的添砖加瓦,似乎让张小泉渐渐走偏了方向。

  2021年,张小泉的营销费用达到了1.17亿元,同比增长41.08%。但是,张小泉的主业——刀具方面的投入却越来越少。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张小泉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17亿元、0.2亿元和0.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01%、3.51%和3.47%,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2022年4月29日,张小泉一季报披露,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1亿,同比增长28.1%;实现归母净利润1245.8万,同比下降46%,每股收益为0.08元。一季度营业成本1.3亿,同比增长33.6%,高于营业收入28.1%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2.6%。期间费用率为27.5%,较上年升高7.3%。经营性现金流由866.6万下降至-4087.3万,同比下降571.7%。

  而在资本市场上,张小泉同样表现堪忧。截至7月18日收盘,张小泉股价为16.62元,相较于上市之初最高点37.76元已经减少了一多半。上市不到一年,张小泉市值蒸发了近32亿元。

  重营销而轻产品,短期来看,的确能够得到收益回报,但是这样的经营方式,能够长久发展吗?现实证明,无论营销方式有多么天花乱坠,质量问题不过关,消费者照样不买账。

  “拍蒜”拍断的,不仅是小小一把厨刀,更是张小泉将近四百年的“金字招牌”。

  

  “老字号”究竟应该往何处去?

  老字号,意味着一个品牌奋斗的历程,是浓缩的历史,也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企业发展步调不同,大部分老字号企业的生存经营现状难言乐观,很多老字号的品牌价值正逐渐流失。

  据商务部普查结果统计,全国起始于1956年以前的各类老字号企业有1600多家,而现在,其中占比70%的企业经营勉强维持,20%长期亏损、濒临破产,仅10%发展效益良好。

  面临“老字号”困局的企业,绝不仅仅只有张小泉。

  经营不善的上海白猫,连续3年亏损而黯然退市;早年的“CBD中央商务区”秋林集团、西单商场早已退居二线;就连地方名吃“狗不理包子”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立足,上市不足五年便终止了股票挂牌。

  如今,全球化进程带来的竞争格局不断加剧,外有国际资本进军中国市场,内有各种精于社交营销的网红店兴起,在无数中小企业的挤占中,老字号的立足空间越来越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应当如何破局?

  张小泉的发展经历证明,营销固然重要,但品质始终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仅仅追求新鲜的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眼球,却没有过硬的产品作为支撑,注定无法长久。

  老字号,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传统技艺的传承者。

  保持原有工艺内核、吸纳现代技术优势,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于张小泉而言,“断刀门”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可能是突破“老字号”困局的重要契机。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