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油茅”金龙鱼(300999.SZ)如今风光不再。10月29日,金龙鱼公布2022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在成本重压之下,金龙鱼正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毛利率也在持续下滑。
二级市场上,金龙鱼的股价下跌更为严重。在2020年10月15日登陆创业板之时,公司曾以25.7元/股的发行价成功募资139.33亿元,创下当时创业板最大IPO纪录。2021年1月11日,在上市近3个月后,金龙鱼迎来“巅峰”时刻,股价创下145.62元/股的高点,最高市值超7895亿元,被市场称为“油茅”。
但截至11月2日收盘,金龙鱼股价报收于39.85元/股,市值仅有2161亿元,市值缩水超5500亿。
为了扭转颓势,给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金龙鱼正试图转型预制菜领域,但距离其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极,似乎没有时间表。
金龙鱼越来越难“赚钱”
根据三季报显示,2022年1-9月,金龙鱼实现营业收入1878亿元,同比增长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3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下降45.7%。
对于业绩变动,金龙鱼解释称,受到全球通胀、俄乌冲突及天气影响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在上半年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大幅上涨,虽然三季度价格有所回落,但相比去年同期,原料成本仍大幅上升。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同比明显下降。
如果拆分单季度看,金龙鱼2022年Q3实现营业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1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4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167.4%。据了解,这是公司相关业绩披露以来,首次季度扣非净利润呈现亏损。
对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差额为何如此之大?钛媒体APP试图联系公司,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三季报显示,金龙鱼前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仅为5.89%,较去年同期则低了2.68%,毛利率下滑明显;其销售净利率更是降至1.31%,同比减少1.16%。可见,金龙鱼是越来越难“赚到钱”了。
据了解,金龙鱼收入主要由厨房食品(食用油、大米、面粉及挂面等)、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其他三大类构成,前两者构成了金龙鱼收入的主要来源。粮油基本盘虽然稳固,但带来的也是其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不足:众所周知,粮油的特殊性决定了金龙鱼无法轻易涨价,这要是造成公司长期毛利率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金龙鱼来说,一方面要加强控本,提高成本优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金龙鱼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94%,降低了相关费用支出。而另一方面,则是要寻找新业务,提升公司的整体毛利率。
金龙鱼的“新故事”不好讲
作为行业龙头,金龙鱼近两年所做的尝试其实不少。尤其是今年,金龙鱼在预制菜领域的动作频频。今年3月,金龙鱼杭州丰厨正式投产,成为公司首个建成的央厨园区,并成为明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果蔬加工中心。近期公司又宣布与西安饮食达成战略合作。
但虽然都是在做预制菜,与其他聚焦预制菜的企业不同,金龙鱼对“丰厨”的定位,并没有特别突出预制菜概念,而是将其定位为平台性质的中央厨房,同时经营预制菜自营与预制菜经营场地招商租赁这两部分业务。
据媒体报道,“租赁”的模式首先能够最直接改善财务状况,在和大企业合作的同时,能够拓展自身人脉,从一个角度来说,也能够对相关的企业进行筛选,对其后续与大企业合作奠定基础,或许将进一步未来项目的收益。
在9月19日金龙鱼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也大篇幅地回应了公司的“中央厨房”(预制菜)业务。对于为何开展中央厨房业务,公司也坦言,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
钛媒体APP了解到,金龙鱼的杭州央厨项目已于今年正式投产,其位于重庆、廊坊等地的央厨项目预计也将于年内投产,并确定在广州、天津、郑州、太原、温州、海口等20多个城市建设央厨项目。
从目前来看,金龙鱼的预制菜业务看似“声势浩大”,目前却并未产生什么水花,在电商平台搜索“金龙鱼预制菜”等关键词,并未有相关结果。在投资者在互动平台,金龙鱼也表示:“公司央厨项目刚刚起步,目前仅有杭州项目建成投产,预计短期内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制菜之前,金龙鱼就曾经寻求过毛利率更高的“第二增长曲线”——调味品业务,还推出了主打黑豆和“无添加”概念的丸庄高端酱油。根据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海天仍是行业龙头,其市场份额达到17.7%,紧随其后的是千禾、李锦记等品牌。而截至目前,金龙鱼也并未在财报中披露过调味品的产销数据。
可见,作为“国民”品牌,金龙鱼虽然看似优势众多,但不管是在调味品还是预制菜赛道,都存在市场格局分散的情况,竞争者众多的情况。因此,对于正在转型的金龙鱼来说,要讲好新故事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