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贝泰妮(30095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三季度业绩狂飙后,贝泰妮将开启集团化运营的“中场战事”?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03  贝泰妮内幕信息

来源 :松果财经2023-11-03

  双十一前夕,贝泰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得益于销售端和研发端的发展动能强劲,第三季度贝泰妮营收10.64亿元,同比增长25.77%;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39.88%。

  如此亮眼的业绩,自然引得资本市场侧目。

  财报发布后,民生证券、华西证券、国联证券等券商纷纷发布研报,给予贝泰妮“买入”评级。另外,据统计,最近一个月,贝泰妮获20家券商关注,给予“买入”评级的有17家,平均目标价为113.15元,对应财报发布日收盘价77.14元/股存在57.54%的上涨空间。

  而券商如此积极的反馈,也不仅是因为贝泰妮亮眼的业绩成果。据悉,贝泰妮正谋求收购悦江投资,这或许为公司未来的向好态势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营销、研发两手抓,贝泰妮淡季不淡

  整体来看,由于缺少618、双11这样的大促节点,第三季度化妆品行业淡季特征显著。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化妆品零售额增速明显放缓,7-9月化妆品零售额总计894亿元,同比增幅仅4%左右。

  尤其是7月,化妆品零售额为247亿元,同比下滑4.1%。这一数据不仅低于4月的276亿元,创年内新低,且是今年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这种情况下,贝泰妮的业绩依然在保持昂扬态势,说明其发展模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具体来看,贝泰妮能够实现淡季不淡,离不开其宣发、研发两手抓的策略。

  据财报披露,前三季度,贝泰妮销售费用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19.96%,主要运用于一线营销阵地宣传,如立足抖音、快手、天猫等线上平台以及线下门店,加强产品宣传,打造流量壁垒,渠道收入也因此实现较大突破。

  虽然第三季度的渠道数据未有明确披露,但结合此前的数据来看,增长态势或一直在延续。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贝泰妮抖音渠道增速领跑电商渠道,抖音系销售金额2.65亿元,同比增长32.47%;线下OTC渠道销售金额2.96亿元,同比增长60.13%。

  不过,受到淡季影响,相比倾向营销加码,贝泰妮在第三季度其实更为专注研发,以增强内生增长优势。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贝泰妮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33pct,但研发费用率则同比增加1.55pct。将时间拉长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贝泰妮研发费用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43.88%,研发费用增速位于行业第一。

  

  图源:贝泰妮

  而贝泰妮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行业的升级趋势。

  目前,随着消费者民族自豪感逐渐提升,并且对高端产品的需求逐渐走高,具有专利性、科技壁垒的“中国成分”愈发成为美妆品牌提振品牌声量、培育忠实消费者的关键要素。据青眼情报对淘系1-8月销量Top500护肤品配料表的统计发现,当前诸多热门单品都包含“中国成分”,其中重组胶原蛋白产品销售总额超8.8亿元,马齿苋/青刺果提取物、光果甘草与珍白因的销售额也超5亿元。

  这一背景下,伽蓝集团、贝泰妮等企业逐步将产品成分研发置于发展重心。据第三方调查报告数据,伽蓝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4%-4.5%,2022年成功研制出的极地酵母喜默因,打破了国际企业对酵母成分的垄断。

  而第三季度,贝泰妮研发费用率就已达到 6.87%。据悉,贝泰妮主要依托云南省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平台的资源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原料研发,在探寻到青刺果、马齿苋等多种云南特色植物活性成分后,今年7月28日,贝泰妮首款新原料水龙提取物备案获批。根据介绍,该款植物原料具有促进皮肤水合与舒缓皮肤的功效,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对化妆品“天然、安全、功效”的需求。凭借着重视研发,贝泰妮在功效护理赛道也形成强大的产品优势,尤其是薇诺娜的发展维稳了公司基本盘。

  据Euromonitor统计,2022年,薇诺娜在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赛道的市场份额升至23.2%,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加之营销手段助力,第三季度薇诺娜多款爆品销售金额超亿元,其中明星大单品“舒敏保湿特护霜”“清透防晒乳”“舒缓修护冻干面膜”销售额分别突破3.3 亿元、2.7 亿元、2.1 亿元。

  而以薇诺娜为主导,公司还拥有瑷科缦、贝芙汀、薇诺娜宝贝等品牌,涵盖舒敏、抗老、祛痘、幼儿肌肤健康等多个领域,多个业务协同并进,势必释放更大的商业价值。

  由此也可以看出,贝泰妮此轮增长或更为直接受益于多元品牌矩阵发展势能增强。而为了增强想象力,贝泰妮于9月28日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以共计5.355亿元获得了悦江投资51%的股权,悦江投资将被纳入贝泰妮合并报表范围。据了解,悦江投资成立于2019年,主营业务为化妆品销售及品牌运营,旗下拥有Za、泊美两大大众化妆品品牌。

  这似乎意味着,贝泰妮将从功效护肤品市场走向大众消费市场,找寻更大增长空间。不过,贝泰妮的野心还是仅限于拓展品牌吗?

  收购悦江投资,业务协同彰显想象力

  贝泰妮的此次收购,目标可能并不仅限于深化多品牌布局。

  粗看起来,悦江投资的大众产品与贝泰妮的高端格调并不十分契合,但细究来看,贝泰妮的收购决策主要契合了两大发展路径选择:集团化、大众化。

  一方面,现阶段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愈发多元化和个性化,企业仅以单品布局,已经愈发难以打开市场,打造多品牌矩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且,从国际品牌的发展来看,多品牌、集团化运营意味着企业拥有较大体量,具有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也能为业绩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比如,资生堂拥有31个品牌,包括权威品牌14个、高端品牌14个、内在美容2个、生活品质美妆1个。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资生堂旗下四个跨国品牌资生堂、CPB、NARS和醉象表现亮眼,以外币计算的销售额分别增长了9%、15%、23%和88%,带动了集团整体业绩的增长。

  

  图源:华尔街见闻

  在此背景下,诸多国产美妆品牌也已开始集团化运作。

  以逸仙电商为例,2019年以来,其相继并购彩妆品牌小奥汀、法国高端护肤品牌科兰黎Galénic、英国高端美容品牌EVE LOM、功能性护肤品牌DR.WU达尔肤等。而贝泰妮借此次收购,也能进一步强化品牌矩阵,覆盖全价位段,进而实现集团化发展。

  另一方面,将悦江投资旗下Za、泊美这两大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品牌收入麾下,也意味着贝泰妮的业务发展将能覆盖更加广泛的消费人群,从而实现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虽然过去几年,消费升级是诸多行业的“主旋律”,但下沉市场始终蕴含着巨大的商机。MSC 咨询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消费总规模约 30.9 万亿元,其中下沉市场消费规模超 17 万亿元,占比过半。

  这种情况下,贝泰妮扩大市场影响力、探索新的增量空间的锚点已然浮出水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悦江投资究竟能为贝泰妮贡献多大助力仍然存在一定疑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悦江投资旗下Za和泊美等品牌体量较小,在目前化妆品市场也有边缘化倾向,对于贝泰妮未来的业绩增长可能助力不大。

  然而深入思考就能发现,此次贝泰妮收购悦江投资,或许不仅仅出于完善品牌矩阵的考虑,而是更希望借悦江投资的渠道资源实现全产品线的突围。

  据悉,悦江投资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欧莱雅、宝洁、百库等知名公司,具有丰富的品牌管理和线上运营经验。接受采访时,贝泰妮相关负责人就曾透露,“Za全渠道2023年同比2022年有50%-100%增长,抖音增长带动了全渠道增长”。

  线下渠道方面,官方资料显示,2022年,悦江投资线下门店超10000家,直营专柜超55家,覆盖90%区域市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新加坡、日本、泰国等。

  而长期以来,贝泰妮就一直坚持以线下为基础、以线上为主导的全渠道销售模式,其中,线上渠道为业绩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贝泰妮线上渠道营收17.43亿元,营收占比73.92%。同时,贝泰妮不断加强线下渠道开拓,2023年上半年,新开线下直营店37家,旗下直营店数量总计达到113家。

  

  图源:贝泰妮

  由此来看,通过此次收购,贝泰妮和悦江投资的渠道资源有望产生强大的协同作用。

  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贝泰妮后续发展或能给市场带来更大惊喜。而就近期来看,随着双11、双12等大促节点相继到来,消费需求的激增,正在为贝泰妮注入一股股增长动能。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