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贝泰妮(30095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贝泰妮购资生堂“弃子”:减少对薇诺娜依赖,但效果可能有限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10  贝泰妮内幕信息

来源 :蓝鲸财经2023-10-10

  近日,贝泰妮(300957.SZ)发布公告,宣布拟以4.86亿估值控股收购悦江(广州)投资有限公司。

  据悉,此次交易主要通过贝泰妮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海南贝泰妮进行,收购悦江投资48.55%的股权,同时又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认购悦江投资新增注册资本12.4279万元,约合2.45%股权。收购完成后,悦江投资将纳入贝泰妮合并报表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悦江投资成立于2019年11月,致力于化妆品产品销售与品牌运营业务,创始人郭亮曾于2009年创立欧莱雅百库,被欧莱雅收购之后二次创业成立悦江。

  2020年,悦江投资开始代理资生堂旗下泊美品牌,2021年在日本成立全资子公司——日本URUOI株式会社,并于2021年收购资生堂旗下的泊美和Za两大品牌,业务布局覆盖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Za于1997年成立,是面向年轻女性的彩妆品牌,以隔离、粉底等底妆产品为主;泊美诞生于2001年,是专为中国女性设计的植萃系护肤品牌。

  化妆品行业管理专家白云虎向蓝鲸财经记者介绍,ZA和泊美原来是资生堂旗下的中低端品牌,以护肤类目为主,也有部分彩妆;在10到15年前,有一定的消费用户量;贝泰妮如果对其收购,应该是出于搭建品牌矩阵的战略思考。“但是选择这两个已经在市场处于下行,甚至在边缘的品牌,个人认为并非最佳选择,更多地是为收购而收购。”白云虎表示。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的观点则与之不同,他认为低端大众品牌的产品线恰好与贝泰妮原有品牌互补,而对于中国市场下沉市场基数占比来看,低端品牌如果运作得当,会有很大的销量规模。此外老品牌已经有一定大众认知基础和渠道,对于在线上发展起来的网红品牌而言,又是一定的资源互补。

  贝泰妮斥资近5亿元控股了Za、泊美两个自主品牌意义何在,面临哪些风险挑战,收购后未来如何发展,此举是否为了减少对薇诺娜单一品牌的依赖?对于这些问题,蓝鲸财经记者发送采访问题到贝泰妮董事会秘书处,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化妆品财经在线》报道显示,泊美在疫情之后销售持续低迷,2020年4月泊美宣布停止线下销售。Za曾凭借隔离霜打开市场,但自此之后新产品均难以匹敌隔离霜的销量,品牌发展进入平台期。因此在收购新闻传出之后,有财经媒体指出贝泰妮在交易上支付了过高的收购溢价。不过,悦江投资对此次收购也做出业绩承诺,三年净利润不低于2.35亿元。

  贝泰妮,以“功效护肤”起家,与ZA及泊美,并非同一赛道的定位,“看不出对强化贝泰妮的竞争力有什么明显的加持”,白云虎认为,如果仅仅是增加几个能够吸引下沉市场消费用户的品牌,那估计会“得不偿失”。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贝泰妮营收为50.14亿元,同比增长24.65%,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21.82%。2021年,贝泰妮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52.57%、58.77%。2020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35.64%、31.94%。2019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56.69%、58.12%。

  而2023年上半年,贝泰妮营业收入为23.68亿元,净利润为4.5亿元。二者分别同比增长15.52%、13.91%,这两项数据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67个百分点、35.15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新低。其核心品牌薇诺娜品牌营收占比超90%,贝泰妮业绩增长的放缓,也意味着薇诺娜增长见顶,贝泰妮需要新故事来打破这种僵局。

  伍岱麒表示,贝泰妮内部运营能力还需要优化提升,品牌及产品线结构也亟待优化。基于当前的业绩情况,贝泰妮需要找出生意的有力增长点,在品牌布局上更为有效,需要有新品牌能成长起来,改变当前营收放缓的局面。

  “是为了弱化对单一品牌的依赖,但是不见得会增加业绩。因为ZA和泊美的体量,对贝泰妮而言,还是很小的。”白云虎认为,如果贝泰妮想借助ZA和泊美在线下渠道的一些资源,会有些帮助,但这种加持效果应该不大。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