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800亿,薇诺娜救不了贝泰妮?
图片来源:Pixabay
曾经被看作是“药妆茅台”的贝泰妮,正迎来发展中的低谷期。
截至6月2日收盘,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957.SZ,以下简称“贝泰妮”)总市值只有398.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贝泰妮总市值曾一度达到巅峰1200亿元。相较之下,两年时间里,贝泰妮总市值已经跌去超过800亿元。
而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行业,对手们正铆足了劲冲刺。截至6月2日收盘,珀莱雅(603605.SH)总市值达到474.33亿元,超过贝泰妮。
资本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曾经通过专注于敏感肌护理的“薇诺娜”品牌带给资本市场无限期待的贝泰妮,还能找回昔日荣光吗?
01
薇诺娜品牌系30万“受让”而来
贝泰妮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定位于皮肤健康互联网+的大健康产业集团。公司于2021年3月25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被看作是“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第一股”。
要搞清楚贝泰妮的前世今生,还要从公司创始人郭振宇开始说起。公开资料显示,郭振宇1963年出生于云南昆明,今年已经60岁。令业内津津乐道的是郭振宇的传奇人生:23岁获硕士学位,30岁获博士学位,32岁成为博士后,38岁晋升为美国终身教授。
不过,令大众没有想到的是,在学术生涯的巅峰时期,郭振宇却选择放弃美国终身教授职位和飞速上升中的学术研究,归国出任滇虹药业总裁。从2003年起,郭振宇就开始出任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滇虹药业”)董事长、总裁。
说起滇虹药业,不得不提的就是公司创始人周家礽。周家礽1933年出生于上海崇明岛,曾担任云南白药总工程师。退休之后,1994年,61岁的周家礽创建了滇虹天然药物厂并出任厂长。此后,公司发展成为“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云南滇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前者控股股东,周家礽为控股公司董事长,而郭振宇正是周家礽的大女婿。彼时,滇虹药业旗下康王、皮康王等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2011年,滇虹药业改制,将边缘业务薇诺娜以3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合作经销商贝泰妮。一直到2014年,IPO遇阻的滇虹药业选择36亿元卖身德国拜耳。而郭振宇也从当年11月开始出任贝泰妮董事长和总裁。
2021年3月25日,贝泰妮正式在深交所敲钟上市,中国功效型护肤第一股正式诞生。而曾经30万元受让的品牌“薇诺娜”,也成了贝泰妮赢利的核心大单品。
征探君翻阅贝泰妮多份年报发现,2020年,贝泰妮实现营业收入26.36亿元,其中“薇诺娜”品牌实现的销售收入占贝泰妮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99%;2021年,贝泰妮营业收入达到40.22亿元,“薇诺娜”品牌实现的销售收入占比虽略有下降,但仍超过98%。由此计算薇诺娜的销售收入或接近40亿元。有意思的是,在2022年年报中,贝泰妮不再单独披露“薇诺娜”品牌销售占比情况。
02
上市后业绩“变脸”
事实上,作为和医药行业关系颇深的化妆品行业,不少公司都是依靠一款核心大单品起家。但想要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信心,必须遵循两条规律:
第一,这款产品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要足够“抗打”,具有牢固的护城河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要让资本市场看到新的空间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但贝泰妮显然没有满足资本市场的期待。从业绩表现来看,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贝泰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4亿元、19.44、26.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44%、56.69%和35.64%。2021年上市当年,贝泰妮的营收增速更是达到了52.57%。
不过刚刚上市一年,贝泰妮的业绩就开始“大变脸”。去年,贝泰妮营业收入50.14亿元,同比仅增长24.65%。这一业绩增速还不到2021年的一半。
净利润的变化也很明显。2018年~2021年,贝泰妮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3.91亿元、5.13亿元和8.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17%、56.81%、31.05%和58.59%。去年,薇诺娜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9.51亿元,同比仅增长了17%。
今年一季度,贝泰妮交出的成绩单更是令人惊讶。2023年第一季度,贝泰妮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仅增长了6.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微增1.72%。
贝泰妮在财报中指出,相较于本土化妆品品牌,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依托强势的品牌地位及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国际化妆品品牌在线上渠道持续的营销投入,将会挤压本土化妆品品牌在线上渠道的销售份额。
利润下滑的趋势下,为了推动业绩发展,贝泰妮在营销宣传上也是绞尽脑汁。征探君查阅发现,去年贝泰妮销售费用高达20.48亿元。要知道,贝泰妮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才50.14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40.85%。去年贝泰妮研发费用2.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5.09%。
在资本市场上,钱永远有着最聪明的流向。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报告期末,贝泰妮的第二、第三、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均有所下降。其中,公司第二大股东红杉聚业的持股比例由21.58%下滑至14.58%;公司第三大股东臻丽咨询的持股比例由8.81%下滑至8.03%;公司第四大股东重楼投资的持股比例由5.91%下滑至3%。
资本市场对贝泰妮的耐心还有多长时间?当然,资本市场的“宾客”总是来来往往,而未来之路如何走,却是管理层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03
功效护肤品赛道竞争激烈
意识到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后,近年来,贝泰妮也在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除了直击敏感肌肤根源、修护皮肤屏障的薇诺娜和专注“宝宝脆弱肌专业护理”的薇诺娜宝贝,2022年7月,贝泰妮旗下AOXMED瑷科缦正式上线品牌官网。瑷科缦主要聚焦皮肤多维年轻化,赋予肌肤年轻活力的抗老品牌。
此外,贝泰妮旗下通过医研+AI人工智能自主研发的精准治痘品牌贝芙汀也已经在微信小程序上线。
新品牌的加入能否为贝泰妮带来第二增长曲线尚不可知。但资本市场永远不缺少神话,功效性护肤品的赛道也变得越来越拥挤。
比如,去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巨子生物,旗下拥有可复美、可丽金、可预、可痕、可复平、利妍、欣苷、参苷等主要品牌,涵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功能性食品等产品。其中可复美主打皮肤修护问题,可丽金主打抗衰老。
财报显示,2022年巨子生物功效性护肤品的的收入为15.6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23.64亿元的比例为66.07%。
除了巨子生物,2022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实现销售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38.8%。目前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板块有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四大品牌。功能性护肤品板块也成为华熙生物业绩贡献最大的板块。
另外一家不可忽视的本土功能性护肤品代表企业要数上海家化。作为百年本土企业,上海家化旗下的品牌玉泽更是由于在解决皮肤屏障受损方面的专业性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
企业内卷功能性赛道的背后反映出当下护肤品行业的消费现状:消费者心智逐渐成熟,区别于以往一味听导购进行讲解,他们更愿意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实际体验去感受产品的成分和所带来的功效。在这个过程中,功效不明显的产品将逐渐被取代,而确实具有研发和功效实力的产品则会受到追捧。
化妆品行业“良币驱逐劣币”的时刻已经开启,曾经红极一时的资本弄潮儿贝泰妮,还能够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惊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