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安鑫创(30092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安鑫创:国内汽车显示器件综合服务商,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0-13  华安鑫创内幕信息

来源 :管是2022-10-13

  1、国内屏显模组核心开发服务商,加速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1.1、国内屏显模组核心开发服务商,向 Tier1 转型成长之路加速

  公司是国内汽车显示屏综合开发服务商,成立之初定位于 Tier2,近两年以来向 Tier1 模式加速转型。华安鑫创成立于 2013 年,致力于汽车中控和液晶仪表等座舱电子软、硬件系统的研发,公司的上游为液晶面板、触摸屏等显示器件制造商,下游是为整车厂提供整套座舱电子产品的系统集成商,公司成立之初定位为 Tier2 供应商,是连接上游屏厂及下游系统集成商之间的桥梁, 2021 年公司与上游显示器件制造商京东方精电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始独立与整车厂签订合同并提供服务,加速转型成为 Tier1 供应商。

  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核心器件定制、通用器件分销及软件系统定制开发。(1)核心器件定制:公司结合下游车型项目的需求,定制化开发相应的核心显示器件产品,并依据定制化后的产品参数在上游屏幕制造厂开模、试生产,在对应车型量产生产时独家采购并供货。目前,应用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热销车型包括上汽荣威 RX3/5/8、长城哈弗 H6、奇瑞瑞虎 8、长安 CS75/55、广汽 Aion S、小鹏 G3、比亚迪唐、秦等。

  

  (2)通用器件分销:通用产品不需要公司定制化开发,即直接根据制造商的产品目录结合下游需求开展采购和销售活动,产品主要包括通用车载液晶显示屏、汽车惯性导航模块、车用摄像头、图像传感器、LED 灯等。(3)软件系统开发:公司可开发全液晶仪表系统以及涵盖液晶仪表、中控或其他座舱电子的一体化智能网联系统(如双联屏、一体屏、智能驾舱等)、抬头显示系统、流媒体后视镜、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等。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开发服务,通过交付不同的开发成果来获取收益。开发内容可具体分为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两大部分:软件系统开发包括系统层、中间层和应用层的开发,硬件开发主要包括硬件结构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

  客户资源丰富,并逐步开始与整车厂开展直接业务合作。公司主要客户为系统集成商、整车设计公司及整车厂。系统集成商、整车设计公司方面,主要包括华阳集团、创维汽车、延锋伟世通、航盛电子、亿咖通等,间接服务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福特、奇瑞汽车、东风日产等。整车厂方面,公司已与比亚迪、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长安福特、北汽等整车厂开展直接业务合作。

  1.2、定制化模组为主要收入来源,2022H1 已进入盈利能力修复期

  核心器件定制为主要收入来源,2022H1 营收占比为 65%。2018 年以来,公司核心器件定制营收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从 2018 年的 47%提升至 2022H1 的 65%,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自主品牌车厂自 2019 年开始加速新车型的上市,公司定制液晶屏的项目需求逐步起量。2018-2022H1 公司通用器件分销营收占比逐年下降,2022H1 营收占比为 29%;软件系统开发营收占比维持在 10%以内,2022H1 营收占比为 6%。

  

  公司进入新的成长周期阶段,2022H1 已迎来盈利能力修复期。2020-2021 年由于疫情、缺芯等因素导致汽车行业销量下滑,公司业绩承压。2022H1 公司实现营收 3.95 亿元,同比+4.0%,实现归母净利润 0.25 亿元,同比+5.5%。从毛利率上看,2022H1 公司通用器件分销、软件系统开发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 4.1pct/4.7pct,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 2.7pct/0.4pct。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未来成长可期。公司紧紧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围绕客户需求提前做好核心技术储备,目前公司具备从简单模组到智能模组及屏显系统的全流程定制开发能力,并在原有深圳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扩建了上海、北京研发中心,并在桂林建立二级研发人才基地,为公司长期成长蓄能。2017-2022H1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从 1.4%提升至 4.6%。

  2、“屏机分离”趋势下,公司有望以技术、经验、资源等核心优势取胜

  2.1、作为传统 Tier2,公司是连接上下游的桥梁

  作为传统 Tier2,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不涉及生产制造环节,而是提供核心软、硬件开发服务。以核心器件定制为例,公司在下游系统集成商获得整车厂的新车显示系统项目定点后,在系统集成商的项目需求下完成硬件显示系统方案设计并确定核心显示器件的参数。完成定制化开发后,公司向上游屏厂提出开发需求,配合其完成模具设计、产品试产及产品量产等环节,并进行独家采购,采购后再向下游系统集成商供货。公司提供的硬件定制开发、开模试产等综合服务,不收取单独的服务费用,而是对定制后器件产品进行买断式销售。

  

  公司交付下游系统集成商的产品为显示屏模组,再由下游集成商在屏显模组的基础上集成 PCB 板、电源接口、支架外壳等后交付整车厂。此外,公司交付的显示屏模组包含前端面板制造和后端模组加工,屏厂专注于前端面板的技术和工艺,公司更加专注于后端模组的差异化辅助设计。

  2.2、汽车 E/E 架构向集中式演进,“屏机分离”成为新趋势

  汽车 E/E 架构开始向集中式发展。车辆 E/E 架构包括 ECU、传感器、制动器及其所有互连设备,以及电气网络(如高压网络、电力电子)和信息娱乐系统(如消费电子元件)等。在传统汽车中,车辆 E/E 架构是分散的,车辆各功能由不同的单一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随着汽车向智能化、自动化方面演进,车辆 E/E 架构正在向集中式方向演进,即把更多的功能集成到一个或几个高性能的计算单元上。在汽车 E/E 架构走向集中式进程中,“屏机分离”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屏显系统往往采用“一屏一芯”的一体机模式,这种模式下不同屏幕之间无法实现交互体验,随着智能座舱的不断发展,座舱域控制器的产生使得座舱中的多数功能都可以集中到一个域控制器中,在此趋势下软硬件解耦催生了“屏机分离”的模式,屏显系统也可实现一芯多屏、多屏交互的功能。

  

  “屏机分离”下主机厂将分开招标,产业链将面临再分配。在传统模式下,公司的下游集成商 Tier1 一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获得下游整车厂的新车订单,公司协助系统集成商提供基于座舱显示硬件方面的技术支持,并将屏显模组提供给 Tier1,再由 Tier1 集成后供应给主机厂。在屏机分离的趋势下,整车厂为了寻求降本增效的措施,开始倾向于将主机和显示系统分包给不同供应商,减少中间环节,因此供应链格局逐渐从原来的垂直化转向扁平化,传统 Tier2 也有望延伸至产业链下游,产业价值链条面临再分配。

  2.3、深耕屏幕设计领域,有望在产业链重构中取胜

  公司有望凭借三重优势在产业链重构中取胜:优势一:公司所提供的技术服务贯穿整个定制车型项目周期,因此在业务对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和渠道资源。首先,整车厂发起新车型的预研,在制订核心系统如座舱电子系统的整体需求框架时,长期合作的系统集成商会一同参与到需求框架的制订之中,公司也会搭配技术开发人员一同跟进,入围后参与下游需求方案的制订。进一步地,公司将与系统集成商针对软、硬件等不同需求进行细则性的技术再锁定,双方确定核心显示器件的具体规格参数、产品特点,公司获得该车型全项目周期的硬件供货资格。最后,公司结合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协调上游厂商排产,并根据订单要求向系统集成商供货。这一过程中,公司的业务贯穿着上下游每个环节,通过业务对接积累了大量客户和渠道资源,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与信任关系。

  

  优势二:公司深耕屏幕设计领域,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伴随着智能中控和全液晶仪表等新兴产品的发展,下游市场对屏幕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定制化特点,公司自设立之初便聚焦汽车中控和液晶仪表等座舱电子开发领域,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能够结合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设计出符合下游经营策略的屏幕产品,且多年来持续为车厂提供服务,量产车型众多。目前,公司定制开发技术正朝着一体化继续发展,产品朝着 13 寸以上中大尺寸继续升级。在座舱系统主机开发方面,公司可满足主机厂单车机、双联屏座舱、三联屏座舱需求,还可根据不同车型配置,扩展 HUD、APA、360°环视、车内外视觉算法等。

  优势三:在车载显示屏多元化需求趋势下,上游屏厂需要一个车载领域专业服务商为其拓展市场,同时屏厂与公司的合作迎合了下游主机厂降本诉求,也为公司带来更多商业机会。由于国产汽车车型、款式众多,需求分散,加之相比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单一车型对屏幕的需求量较少,上游屏厂需要公司这种具备研发能力的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商为其拓展市场、带来业务,从而提升市占率。与上游屏厂的合作可以使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3、与上游屏厂战略合作,向 Tier1 加速转型

  3.1、与上游屏厂合资设厂,业务战略转型全面开始

  在“屏机分离”的趋势下,公司为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抢占产业链重构先机,与上游屏厂进行了深度绑定。2021 年 10 月,公司与上游龙头屏厂京东方精电共同出资 5,000 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用于建设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将通过自动和辅助驾驶技术的应用,加快提升产品的软、硬件融合能力,支撑公司向产业链下游方向拓展延伸。2022 年 8 月,公司又拟与龙头屏厂深天马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基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市场,建立独立的研发、测试、自主或委托生产、销售团队,为下游车厂客户直接交付智能座舱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与上游屏厂深度合作,是公司加速战略转型的一大步。

  

  强强联合,有望充分发挥上游屏厂生态优势及公司系统研发优势。根据 Omdia 数据显示,2021H1 全球车载显示器的竞争格局中,深天马、京东方以市占率 13.9%、 11.6%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四。公司与京东方精电、深天马将综合各自的自有优势及生态圈资源,实现强强联合,为公司保持竞争优势保驾护航。

  3.2、生产基地投产在即,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拟投入资金 20 亿元用于建设液晶模组等生产线,Tier1 转型实现重大飞跃。2022 年 4 月 7 日,公司公告将变更部分 IPO 募集资金用于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制造项目,该项目拟建设包含液晶模组、PCBA、贴合及包含域控制器在内的智能驾舱系统产线,支撑公司在车载液晶显示领域的业务,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智能座舱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实现年产1000万片液晶模组、 300 万套车载显示系统、100 万套汽车智能座舱系统、50 万套智能驾驶系统及 200 万件其他汽车电子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产值 50 亿元。截至 2022 年 8 月,公司 155 亩的自建主体厂房也已完成设计规划,预计 2023Q3 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手订单饱满,成长动力充足。截至 2022 年 8 月,公司累计已定点未交付金额约人民币 104.08 亿元,定点均来自国内主流系统集成商及主机厂,为其提供多款中控、液晶仪表、副驾后排娱乐、HUD 等提供屏幕简单模组或屏显系统的定制开发及供货服务,预计项目周期为 2-8 年,主要集中在 3-5 年。

  4、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1)近两年来公司加速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分别于 2021 年 10 月及 2022 年 8 月与上游显示器件制造商京东方精电、深天马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与上游屏厂的结合,有望充分发挥各自的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打开公司转型成 Tier1 后的成长空间。

  (2)公司客户资源丰富,客户重心由系统集成商逐步向整车厂转移,目前公司已与比亚迪、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长安福特、北汽等整车厂开展直接业务合作。截至 2022 年 8 月,公司累计已定点未交付金额约人民币 104.08 亿元。我们预计未来随着客户及订单的快速放量,公司业绩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3)公司总投资 20 亿元的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落户南通开发区,并预计于 2022Q3 陆续投产。我们预计未来伴随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快速放量。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