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食品第一股”,到“赔钱做生意”,品渥食品似乎进入了“营收下滑旋涡”。
近日,品渥食品公布2022年财报及2023年一季报,下滑幅度愈发严重的业绩受到业内关注。财报显示,2022年,品渥食品实现营收15.39亿元,同比减少6.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余35.45万元,同比减少99.53%。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品渥食品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减少10.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12.9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从行业来看,2022年,中国进口各类乳制品进口额同比微增0.8%。品渥食品为何会出现与行业走势如此大的悬殊呢?
01
“成本难题”压倒品渥?
上市三年时间未到,品渥食品已风光不再。
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消费品概念股成为市场宠儿,品渥食品抓住机遇,于当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26.66元/股,上市当天股价最高涨至81元,成为乳品股中鲜有的高价股。最新来看,今日收盘,品渥食品股价为21.86元,股价已经下滑270.54%。
业绩上,2020年,“上市新秀”品渥食品营收15.03亿元,同比增长8.91%,净利增长37.31%,达到新高1.36亿元;2021年营收再增9.84%,达到新高16.51亿元;净利则减少29.72%至9546.97万元,品渥食品盈利能力开始式微。
2022年,品渥食品或是迎来了业绩“最低谷”,归母净利润创下2017年以来的6年新低。相比2020上市当年的1.36亿,不及十分之一。毛利率亦创下7年新低,仅为22.29%。
数据显示,2015—2021年,企业毛利率分别为47.64%、42.83%、39.73%、38.77%、38.47%、34.15%、24.26%,一路下滑。
对此,有业内人士曾质疑企业财务数据涉嫌虚增。他表示,2017-2019年,品渥营收高达十几亿情况下,各期净利还不及1亿元。净利增速却达到65.98%、21.88%、26.72%,远超营收10.64%、2.8%、10.4%。
值得关注的是,品渥食品在业绩断崖式下滑的同时,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亦在不断减弱。数据显示,2022年品渥食品乳品系列产品总营收共12.03亿元,单是德亚品牌就贡献了12.02亿元营收,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78.15%。
有分析人士直言,德亚牛奶的优势正在减弱。他解释称,品渥食品作为进口贸易商,所销售的乳制品在德国采购,贴牌后运往中国销售。相对于国内乳企,品渥食品对原料成本更难把控。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地区能源价格飙涨,乳制品原料生产成本上升。
随着国内乳制品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原料成本的上涨危机,德亚牛奶本身的价格等优势或将不复存在。
02
核心壁垒未建?
一方面,作为品渥食品的业绩顶梁柱,德亚牛奶受市场影响明显;另一方面,从品渥食品财报来看,其还未建立新的增长极来应对主业务萎缩危机,如此,品渥食品前路在何方呢?
目前来看,品渥食品正在乳制品领域作出新尝试。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德亚旗下已有经典款纯牛奶(全/低/脱脂)、有机纯牛奶(全/低/脱脂)、欧洲甄选(全/低/脱脂)、欧洲优选(全/低/脱脂)、小小德亚儿童成长牛奶等系列。2022年,还推出了A2奶粉系列产品、A2β-酪蛋白全脂牛奶,加码A2奶赛道。
不得不提的是,作为进口乳制品品牌,或陷于原料等困境,德亚牛奶的专注点仍在常温奶领域。华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自2014年开始,我国常温白奶就告别了10%的高增长,年增速维持在5%-7%左右。同时,伊利、蒙牛凭借“金典”“特仑苏”等多个大单品的持续畅销,占据全国常温奶超过76.4%的市场份额,“双寡头”的竞争局面愈发凸显,品渥食品在常温奶领域承压不小。
从品渥食品其他业务现状来看,品渥食品未出现重大突破,其核心壁垒还未铸牢。2022财年,以瓦伦丁品牌为主的啤酒系列收入约1.98亿元,下降9.30%;以亨利品牌为主的谷物系列收入约2799.73万元,同比下降24.46%;综合食品系列收入约3168.81万元,同比下降22.76%。仅品利品牌为主的粮油系列正增:约7757.48万元,增长8.31%。
雪上加霜的是,作为品渥食品大客户的每日优鲜暴雷,似乎亦给了本就业绩惨淡的品渥食品致命一击。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品渥食品分别在常熟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公司处有419.36万元以及92.36万元应收账款,最终只能做坏账处理。
如此下去,品渥食品能否“保全”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