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稳健医疗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3.52亿元,同比增长1.2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5.56%;基本每股收益0.89元。其中,医用耗材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64亿元,同比下降3.99%。其中感染防护产品实现营收6.17亿元,同比下降38.21%。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感染防护类产品的需求大幅度下滑,也难以支撑稳健医疗的业绩增长。
对比从年报来看,2022年的稳健医疗其实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年报显示,2022年稳健医疗实现营收113.5亿,较去年同比增长41.23%,实现归属净利润16.51亿元,同比增长33.18%。
然而,这个增长恰恰建立在2021年营收和利润大幅度下跌的基础之上。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稳健医疗实现80.37亿元,营收同比骤降35.87%,实现净利润 12.39亿元,同比下降67.48%。
一起一落,稳健医疗近三年的发展如同原地踏步。数据显示,2020年稳健医疗实现营收125.3亿元,归属净利润38.10亿元,2022年稳健医疗的营收和盈利水准均没有恢复到2020年的水准。2020年-2022年是医药行业的窗口期,稳健医疗却没能“稳健”地抓住行业窗口期,浪费了发展机遇。
投资者自然也对稳健医疗的地经营能力感到失望,稳健医疗的股价就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数据显示,自2020年9月17日上市以来,稳健医疗股价持续上升,股价最高一度达到2021年2月5日的214.88元。此后稳健医疗的股价一路走低,截至4月28日收盘,稳健医疗的股价为60.72元,较最高值下跌了71.74%,较上市初的发行价74.3元下跌了18.28%。稳健医疗不仅业绩没能回到2020年的最高水平,股价也没能回到上市初的发行价。
稳健医疗业绩不“稳健”,商业动作也不“稳健”。据报道,2022年上半年稳健医疗分别斥资7.28亿元、7.52亿元、4.5亿元收购隆泰医疗55%股权、平安医械65.55%股权及桂林乳胶100%股权,总共耗资19.29亿元,高于2022年稳健医疗的净利润16.51亿元。
稳健医疗认为,隆泰医疗的高端敷料在美国市场表现强势,稳健医疗本身在欧洲市场表现较好,在市场渗透方面可以互补;平安医械主要渠道在湖南,相关产品在湖南市占比最高,这有利于稳健医疗开拓本土市场;收购桂林乳胶将填补稳健医疗对于乳胶产品的空白,尤其是医用乳胶外科手套,而且桂林乳胶覆盖全国1500家医院,未来也能与稳健医疗产业形成协同。
但是业界对于稳健医疗的并购没有表现出太高的热情。有分析认为,稳健医疗收购的泰隆医疗资产并不优质,近年来盈利能力偏弱;而桂林乳胶所在的乳胶产品市场同样因为宏观环境变化,需求量降低,难以在短期内带来增量。
而稳健医疗的股东们似乎也对其资本运作并不买账。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稳健医疗前10大股东持股占比不断减少,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降低至80.62%,较2020年年末下降近10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仅2022年第三季度,稳健医疗前六大股东就减持套现2.4亿元;4月25日,北向资金又减持47.83万股稳健医疗。
此外,稳健医疗在消费端的表现也令人担忧。早在2021年,稳健医疗就因为一则网络广告“歧视女性”而收到舆论广泛批评。不仅如此,稳健医疗也屡屡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频频通报。
2018年3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显示,稳健医疗子公司全棉时代的产后纱布收腹带纤维含量不合格。
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床上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稳健医疗子公司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幼儿被芯春秋款”存在PH值不合格的问题。
2020年5月,据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全棉时代“全棉防雾霾口罩”防护效果不合格。
2021年10月,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稳健医疗(崇阳)有限公司“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环氧乙烷残留量不符合规定。
2022年2月,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生产企业为稳健医疗(崇阳)有限公司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抗静电性不合格,系稳健医疗全资子公司。
黑猫投诉显示,截至4月28日,稳健医疗累计投诉138条,旗下的“全棉时代”累计投诉806条。
无论是低迷的股价、跑路的股东,还是产品质量问题,稳健医疗的前景都显得“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