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三只松鼠(30078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扣非净利润预计下滑超八成,又遭股东轮番减持,三只松鼠怎么办?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07  三只松鼠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网2023-02-07

  近期,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只松鼠)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三只松鼠预计2022年扣非净利润将同比下滑81.23%- 87.49%,与此同时,三只松鼠股东在公司业绩下滑之际仍在轮番减持,似乎对三只松鼠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在种种不利因素下,三只松鼠股价最高值仍停留在2020年中旬,截至当前,三只松鼠股价为21.28元/股,与历史最高点相比,市值蒸发超过279亿元。

  图片.png

  仍未走出转型优化“阵痛期”

  图片.png

  业绩预告显示,三只松鼠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1.4亿元,与2021年相比下滑65.95%-70.81%;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4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1.23%-87.49%。

  作为对比,2019年三只松鼠刚刚上市,当年实现营收101.7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2.387亿元,随后2020、2021年三只松鼠营收出现下滑,但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013亿元、4.111亿元。

  不难看出,三只松鼠2022年业绩已经是上市以来最差。

  三只松鼠解释称,2022年公司积极面对外部挑战,坚定战略转型方向和决心,稳步推进落实转型公告内举措:主动优化门店、推动SKU结构调整、加大品牌费用投入等,影响当期利润,但有助于公司向长期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由于疫情对人力、运力产生影响,公司物流成本上升,叠加股份支付费用持续列支,导致当期业绩发生变动。

  简而言之,三只松鼠2022年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归结于转型优化和疫情两方面。

  实际上,2021年第四季度三只松鼠归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84.05%,2022年第一季度三只松鼠更是出现了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三只松鼠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公告》。

  三只松鼠在《公告》中提出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审视,过去门店规模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为此公司已全面暂停门店扩张,并且大力度关停不符合长期定位、业绩不佳的门店。而不符合品牌认知、单品规模不足、盈利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多个品类也将逐步停止销售。

  然而受转型优化影响,在2022年第二季度,三只松鼠营收同比下滑35.54%,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315.66%;第三季度,三只松鼠营业同比下滑32.63%;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87.43%。因转型优化短时间影响业绩或许可以让人理解,但结合数据来看,2022年全年结束,三只松鼠仍未走出“阵痛期”。

  线上发展遇瓶颈,线下拓展难度大

  回顾三只松鼠发展历史不难发现,2014年其营收规模仍不足10亿元,但2017年其营收已突破50亿元,短短两年后,2019年其营收规模更是一举突破百亿。

  一方面,三只松鼠业绩快速增长是搭上了互联网红利和电商平台的快车,另一方面,三只松鼠选择的贴牌代工的轻资产模式规避了传统模式下前期大量成本投入的问题。但目前看来,三只松鼠曾经得以快速成长的两大优势反而制约了现在的发展。

  首先,依据三只松鼠2019年年度报告,当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101.7亿元,其中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多达98.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7%,但由于在线上渠道尤其是电商平台逐渐触碰到业绩増长的“天花板”,三只松鼠不得不依靠大手笔营销来换取业绩。

  数据显示,2018-2021年,三只松鼠营销费用由14.61亿元大幅攀升至20.72亿元,且2022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在转型优化过程中继续加大营销投入,销售费用再次同比增加21.01%。

  另外为了破局,三只松鼠提出“线上平台分化,线下是主渠道”。尤其在线下渠道方面,甚至一度提出“5年开万店”的目标,企图以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来支撑业绩进一步增长。但由于三只松鼠在线下市场拓展方面缺乏经验,加之疫情等原因导致成本投入巨大,万店目标短期内仍遥不可及。不仅如此,在双11等活动期间,线上渠道价格折扣较大,线下门店既要承担运营成本又不具有价格优势,显然进一步增加了获客难度。

  因此无奈之下,三只松鼠不得不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公告》,全面暂停线下门店扩张,重新审视未来发展。

  其次,三只松鼠为了规避前期重资产投入,选择贴牌代工模式,但在此模式下显然导致了对于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缺乏掌控。

  早在2016年,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在食品中添加药品(莲子芯)、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玫瑰果)生产食品,被芜湖市弋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56345.62元。

  2017年8月15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135号)显示,天猫超市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月22日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比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25 CFU/g)高出1.8倍。

  对此,原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处以没收违法所得2505.89元并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

  2021年1月,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1月8日发布的关于6批次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号),1批次标称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口松子(规格型号:160g/袋;生产日期:2020-05-23)。经检验,“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项目不合格。

  2022年7月,有网友称,在购买的三只松鼠每日坚果中,发现泄漏的脱氧剂颗粒,且发现时,该网友怀孕的妻子已经食用了半包。#三只松鼠脱氧剂泄露致孕妇误食#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三只松鼠则回应称,非常关切消费者的健康,愿积极配合消费者家属做健康检查,并承担全部费用和相关责任。

  2022年9月,有网友表示,在“三只松鼠零食大礼包”中的一袋“多味花生”里发现一只疑似油炸的壁虎。三只松鼠则先后两次回应称,该异物无制作、包装过程中被带入可能。甚至还强调“对于散布未经核实信息误导公众损害我司声誉的行为,我司将使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终,三只松鼠还是不得不投建自己的生产工厂,颇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4月,三只松鼠开工建设第一座每日坚果示范工厂,并于7月实现首批规划的两条产线试运营。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共计六条产线36套设备已全部正式投产。

  股东轮番减持,正被资本抛弃

  当前,三只松鼠正处于转型优化时期,但三只松鼠的股东似乎对于三只松鼠的前景缺乏信心,一轮轮的减持操作可谓接连不断。

  经梳理,至2019年三只松鼠正式登陆创业板,IDG资本通过旗下两支基金NICE GROWTH LIMITED与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合计持有三只松鼠股份9957.6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的24.83%,

  此外,今日资本也在三只松鼠IPO前通过旗下基金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入股三只松鼠,持股比例为16.73%。

  2020年7月,IDG资本披露减持计划,计划减持三只松鼠股份不超过3609万股,即不超过三只松鼠总股本的9%,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根据后续公告,本轮减持中IDG资本合计减持1249.7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的3.12%,套现约6.5亿元。

  与此同时,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也披露了减持计划,计划减持三只松鼠股份不超过3609万股,即不超过三只松鼠总股本的9%,根据后续公告,2020年8月21日2020年12月14日,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累计减持约946万股股份,套现约5.5亿元。

  2021年2月1日,IDG资本再次披露第二轮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公司6%股权。根据后续公告,本轮减持中IDG资本合计减持1341.54万股股份,套现约6.5亿元

  2022年IDG资本旗下两支基金又进行了第三、第四轮减持操作,分别减持1295.03万股股份、1412.90万股股份。

  2022年7月,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披露第二轮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2406万股,即不超过三只松鼠总股本的6%,截至2023年1月16日,本轮减持计划尚未结束,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已减持约1056.36万股,持股比例下降至11.76%。

  2022年12月,IDG资本的第五轮减持计划披露,拟减持不超过三只松鼠总股本6%的股权,截至2023年1月16日,本轮减持计划尚未结束,其已减持421万股,IDG资本持股比例下降至11.58%。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