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新诺威(30076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借壳新诺威:石药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1-29  新诺威内幕信息

来源 :药智网2024-01-29

  导读:正式成为中国新兴biotech的一员

  2024年1月25日,停牌整整两周的“妖股”新诺威正式复牌,这家原本专注化工原料生产的石药的子公司即将摇身一变为“石药创新”,正式成为中国新兴biotech的一员。

  这也预示了石药这家老牌制药企业创新药资产证券化的开始。

  科伦的博泰、四环的轩竹、绿叶的博安……借助资本市场来体外孵化高投入、高价值的创新药,已经是国内不少转型中的老牌巨头们都在做的事情,石药选择在新诺威这样一个已经上市的平台上做,也和当前IPO收紧不无关系。

  然而,就像电视剧《繁花》的剧情一样,上市公司的重组必然伴随着二级炒家们的簇拥。自去年8月份重组的公告出炉后,这半年来,既有跟“南国投”一样属性、诸如浦银安盛、汇添富以及高盛这样的顶流内外资机构投资者;也有类似“宝总”一样的大牛散潘宇红,一出手就是近2个亿的规模。

  炒作资金们的你来我往,叠加上公司本身的来回腾挪,让一家基本面并无新鲜故事的新诺威成为年内涨幅第一的医药股。

  11.jpg

  图片来源:深蓝观官微

  不过,随着重组停牌的时间临近,2023年年底一波多空交错之后,新诺威复牌之后愣是从一个-18%的盘中最大跌幅缓缓收至-6%并回到稳定状态,这样一个躁动后的平静,大概率也宣告了这场资金博弈游戏的结束,对于二级市场上的新诺威,未来何去何从便只能靠自身后续的定价了。

  回到医药行业、回到石药这家老牌制药公司上。重组只是一句话,重组后对于前后两家上市公司来讲,股东的利益该如何去平衡?重组后,两家公司的故事又该如何去讲?

  1、老牌巨头的创新药金蛋

  如果创新药同样按照单个分子估值,恐怕A股没一家公司估值能超过管线列表最丰富的恒瑞。

  同样一款“潜在重磅产品”,放在集团体系和单独拿出来算,无论是从基数高低还是从边际收益来讲,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计算逻辑。这是资本游戏参与者们会去权衡的东西。因此大家都愿意把“更好的东西”单独拿出来“展示”。

  毕竟,石药的创新药管线拉出来同样能打印满好几张A4纸,但是作为体量跟恒瑞相匹配的公司,资本市场的市值(最严重时)差了快一个数量级。

  而抛开价(估)值的逻辑,石药(这里指港股上市公司主体)作为一个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一身的集团,要去平衡成熟公司的财务模型——尤其是销售部门。虽然和研发一样都是超级成本中心,但前者是稳定的创收部门,后者是砸钱买一个梦想,公司的“预算”到底怎么去分配各有各的想法,把二者分开对公司的管理和财务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新诺威作为一个装着原料药生产资产的子公司,是一个毛利率低但规模大且稳定的业务,除了靠着良好的现金流能覆盖一部分研发开支之外,最重要的是和烧钱的新药开发“打架”的情况不多。

  那石药把什么装进了新诺威?

  石药集团的掌舵人蔡东晨算得上是与时俱进。

  百克和石药加在一块,一共有八大技术平台,基本覆盖目前全部能叫的上名字的,技术平台的含金量这东西不好说,但每条线每年都还是能输送产品进IND的,此前石药最为出圈的还是其新冠期间借助mRNA平台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虽然商业化意义有限,但算是已经落地。

  但这一次,蔡老板讲的两个故事,一个是GLP-1,另一个便是ADC——正是当下最火的两条赛道。

  石药的GLP-1促进剂TG-103引进自天境生物,和大多数减肥药公司选择不一样的是,这是一款融合蛋白,设计成长效的皮下注射产品。分子设计基本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石药可以通过其完整的临床和注册团队去抢一个上市的时间窗,而融合蛋白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多肽产能这块的竞争。

  当然除了TG-103,减肥药这块石药有一款兜底的产品,就是司美的仿制品(类似药),东西是一样的,但是它的销售是全中国一梯队,至于剩下的事情(比如专利什么的),就交给支持团队去做了。

  而针对ADC,石药在昨天(2024年1月25日)的电话会上也给了广大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公司的EGFRADC(CPO-301)的爬坡实验应答率和安全性都非常乐观。EGFRTKI加上EGFRADC,对未来EGFR阳性肺癌患者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其它的,此次重组的巨石生物里,还有很大一箩筐的产品,都是全球销量TOP级别主流抗体药的biosimilar,比如帕妥珠单抗、乌司奴单抗、奥马珠单抗等等。考虑到这两年新技术迭代慢下原始创新的效率开始走低,biosimilar景气度重回舞台,石药也算是给新诺威留下一些可以回转的空间。

  石药给新诺威的资产注入主打一个“简单粗暴”:什么东西火就上什么。短期看大概率是想让新诺威快速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创新药地位。但是,和很多新兴biotech不一样的是,新诺威有“什么火就追什么”的底气,毕竟背后有母公司兜底。

  而这样,便又牵涉出另外一个灵魂拷问:到底什么东西该给新诺威什么东西要留给自己?会不会涉嫌损害母公司股东们的利益?

  2、石药的如意算盘

  虽然,无论是新诺威,还是巨石,还是旗下七七八八,大家都姓“石(cai)”,但是,因为涉及到不同的上市公司主体,各级子母公司大小股东们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是一致的。

  虽然都是在一个体系内,赚多赚少最终都是股东的钱,但对于中小型投资者和大股东(尤其是有较大限售比例的大股东),前者更愿意要短期的股价差,后者可能更注重整体发展和分红。

  把母公司的“好东西”都拿过来放到子公司里面去,虽然整体上集团效率说是提高了,但对母公司的中小股东不利;而新诺威拿过多的现金去买母公司资产,对公司现金流影响大,继而影响新诺威的股东们。

  针对以上,石药这次重组倒是给出一套让各方都还算满意的方案:用一个10%的比例控制了新诺威的现金支出,同时保留了母公司对新诺威的控股。虽然最终的以股权置换的价格还没完全出炉,但经过前期一轮涨幅以及波动控制,最终股权收购的结果,仍然在一个母公司想要的结果之内。

  至于“原来母公司的好东西”拿过去后对母公司利润有没有摊薄,据公司口径,这是为了整个集团长远发展的一些“微小代价”。而另一边,石药集团(0109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并没有因为巨石生物这样一个“金蛋”而收到过资本市场的拥趸,因此拿出去后,也不存在“损害股东的利益”一说。

  换句话说,本就是一个不咸不淡的市场,还不允许公司牺牲一点来做些新的博弈?

  而到底什么东西给子公司、什么东西自己留着,石药在电话会上,也打出了一套“太极”:“充分体现创新这两个字,打造国内第一创新药平台、国内领先的创新药平台,注入的管线和技术都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才会注入,两边价值哪边好就放哪边。”

  此次新诺威的重组,公司和集团没有向市场增发新股。推测大概率和去年IPO收紧的政策有关: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流动性已经疲于奔命,上市公司不该再多向市场要钱。石药也很知趣地遵守了这一“短时间”内的规则。

  但一个有趣的点在于,这次管理层也并没把话说死:虽然目前没有这个计划,但公司不会放弃新诺威的融资机会。至少在两年内是如此。

  诚然,当下的资本市场,定增发出去也很难落地,不仅监管层很难说得过去,放眼市场里大概率也会是一片骂声。但是二级市场有句老话说得好,三根阳线改变信仰。

  当大盘重新站上3600点,回到过去三年里的繁华时刻时,对于需要靠资本市场来续命以及扩张的生物创新药,各个融资计划大概率是会被重新提上日程。

  而对于新诺威来讲,一个还算高的股价,便意味着更少的股权稀释。

  3、启示

  重组在中国很早便有了,但对刚发展成熟的生物医药行业来讲,还算是一件新鲜事,

  重组以及并购,因为涉及的资金规模大,在以前大多数只是以央企、国企为代表的巨无霸们擅长的事情。这些案例背后,往往都有着国资在背后托底,虽然也出过岔子,但总归有一家坚实的后盾在背后为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兜底。

  对于民营公司,能打包上市的资产都有限,而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重组/并购交易,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抛开股价和估值的游戏来讲,重组和并购,更多是奔着“效率”二字而去的。当研发的确定性进一步被压缩、当pharma和tech之间分界线越来越清晰、产业链各环节分工越来越明确,成熟之后一些弯道超车的机会便没有了,效率便成了整个行业都会去追寻的东西。

  所以一个现象就是,国内横纵向license交易开始越来越多,这也是生物医药行业成熟的一个表现。

  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还不算长,未来各种项目和资产,证券化也会越来越高。

  对于有积累的大企业来讲,未来的交易不再仅仅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股权的交错和金融伴生一定会随之而来,尤其是在国内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资本会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而那时候,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讲,便又是一门新的课程。

  但无论玩法怎么变,这个行业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就诊体验为导向的本质不会变。无论是石药创新还是新诺威,靠旧时一款神药走天下的日子终究会一去不复返。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