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迈瑞医疗(30076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IVD行业竞争升级:迈瑞医疗收购海外上游原料企业是门好生意?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0-11  迈瑞医疗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财经2021-10-11

  近日,迈瑞医疗发布公告,公司收购HyTest Invest Oy(简称“海肽生物”)及其下属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已于9月22日完成交割,交易价款5.32亿欧元。海肽生物是全球知名的专业IVD原材料供应商,在专业原料厂家中排名数一数二。

  公开资料显示,迈瑞医疗已经在国内外完成不下13次并购,这次收购海肽生物是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一笔收购。

  进入后新冠疫情时代,迈瑞医疗此举意在何为?将对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格局带来何种影响?

  

  掌控IVD上游原料环节

  海肽生物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芬兰旧都Turku,研发及生产基地位于莫斯科,是全球知名的专业IVD原材料供应商。

  在心标领域,心肌肌钙蛋白I是衡量IVD公司的免疫检测系统能力和产品质量标杆,早在2004年,海肽生物就已经研发出国际心肌标准物质的原料。此外,海肽生物在传染病、炎症、凝血等方面也有原研和生产能力。

  不仅如此,在技术层面,海肽生物具有扎实的单克隆抗体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如新冠病毒关键新试剂快速设计开发。

  2020年,海肽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800万欧元,营业利润1300万欧元,利润率近50%。2021年一季度,海肽生物实现营业收入约930万欧元;营业利润约490万欧元,利润率超过50%;净利润290万欧元,净利率超31%。

  在这次收购之前,海肽生物与迈瑞医疗已有十多年的合作历史,是迈瑞核心原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双方互为对方的前五大核心合作伙伴。

  IVD业务是迈瑞医疗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主要为实验室、诊所和医院提供体外诊断产品,包括血液分析仪、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及相关试剂产品,通过人体的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的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

  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迈瑞医疗仅今年上半年,营收已经超过百亿,达127.78亿元,同比增长20.96%,坐拥IVD产业巨头宝座。其中,体外诊断业务营收占比最高,达39.62亿元。

  因此,迈瑞医疗官方称这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加强化学发光产品及原料的核心研发能力建设,提高公司关键原料自产率,也有助于推动公司IVD业务的国际化进程。

  的确如此,迈瑞医疗虽然占据体外诊断行业龙头的位置,但是其原料研发能力仍需提升。而在医疗领域,研发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相对来说,海肽生物已在上游原材料研发和生产深耕多年,通过并购,有利于加速迈瑞医疗在原料市场的扩张。

  上游原料成IVD产业竞争法宝

  新冠疫情的突然到来,让本不出众的体外诊断行业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IVD上市企业整体营收达572.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59.30亿元同比增长59.36%,增速连续两年维持在50%以上。

  然而,虽然国内很多IVD试剂厂商业绩亮眼,产品畅销全球,但是中游和下游的上市公司并不稀缺,尤其是中游试剂厂商竞争十分激烈,反而制造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胶体金等快诊产品必需原材料在此期间价格成倍上涨。

  梳理体外诊断的产业链可知,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组装和下游流通这三个环节。其中,上游原材料是体外诊断行业的“卡脖子”环节。

  研究表明,50%以上的试剂质量问题是由原料导致。因此企业想要建立产品端核心壁垒,原材料环节理所当然成为首选。

  从利润分配的角度来看,在整个体外诊断行业中,原材料环节产值占到10%左右,毛利率高达90%以上,牢牢掌握住了核心利润。

  然而,目前国内企业在原料研发上并不占优势,在性能以及品质稳定性上与国外尚存较大差距,仅在分子诊断试剂和生化诊断试剂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而在免疫诊断环节技术依然薄弱。抗原、抗体诊断酶和关键器件(加样针、鞘流池、激光器)等也都依赖国外进口。

  此前即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整个体外检测行业相对下游竞争更激烈,而全产业链布局的国内企业仍在少数,未来也必然会有人涉足。

  公开数据显示,80%-90%以上的国内原料市场被罗氏、日本东洋纺、旭化成、英国NEB等公司占据。因此,迈瑞医疗此番收购暗示了业内的新风向。

  毕竟从目前国内上游赛道来看,仅有菲鹏生物、诺唯赞和瀚海新酶的原料研发能力较强。其中菲鹏生物已开发出1200余种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稳坐IVD上游原材料霸主位置。

  总得来说,上游中有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因此对于国内体外诊断的玩家来说,提高自家的原材料研发和供应能力,是制胜的法宝之一。

  竞争者们也嗅到了这个风向。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厂商逐步意识到掌握核心产业链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储备国产供应商资源,建立更加安全的供应链。同时,高度分散的IVD原料市场提供了充分的增长和整合空间,未来上下游的整合并购或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类似迈瑞医疗收购 Hytest 这样的整合或许会再次出现。

  自主掌控IVD原料难在哪里?

  关键是起步晚,核心技术积累少。国产体外诊断行业在近十年来才开始快速发展,而且要研发一个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原料,开发周期相当长,因而国内的原料研发水平始终落后。

  其次,业内人士坦言设备也是影响研发进展的关键因素。国内的一些原料企业和实验室可以实现一些高端检测项目所需原材料的小规模生产,但是一旦进入规模化生产,则陷入困境。

  因为大规模生产需要保证产品稳定性和批间差的一致性、要求精密的反应釜、纯化设备等精细和高端的生产设备,设备成本较高,对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承担。

  也正因为国内的原料企业尚不成熟,这进一步导致其质控体系难以达标。很多国产厂商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导致产品层次不齐。而原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因而这也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掣肘。

  长期来看,国内企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便会导致其难以获得买家的认可度,获取的市场份额自然就小。与此同时,国外的原料企业基于多年的发展,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的产品,建立了较强的品牌效应。

  在两种选择下,国外进口日渐成为买方的优先选择,毕竟快速获得原料便会加速整体项目的推进。虽然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涉足上游原材料,以例如菲鹏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已经开始跑马圈地,但是业内仍有声音认为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撬动国外IVD原料企业的位置,需要等待时间来验证。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