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
永福股份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知名的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电力能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服务,服务涵盖能源与电力工程投资、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软件开发、运维管理等电力全生命周期,业务具体可分为电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EPC总承包、智慧能源(数字电力、电力通信、电力信息技术服务)、智能运维和电力能源投资五个板块,市场范围遍及国内三十个省份及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十几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通过深耕电力行业,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拥有电力全产业链资质,永福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自主上市的能承担大型发电、输变电业务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永福股份积极构建“新能源+储能”产业链生态,引入宁德时代为第二大股东并合资成立时代永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致力提供新能源和储能服务与产品,陆续投资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上下游公司,汇聚优质资源,协同发展。
此外,在智能运维方面,永福股份围绕保障安全生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发电量、提高服务效率开展智能运维服务。初步建成具有先进性、独特性、前瞻性的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可追溯,实现对运维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一、发展环境分析
1.“双碳”助力储能电池产业高速发展
碳中和大势下,储能已成为“风光”需求提升的必然选择。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这将会是我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的大机遇,未来,我国储能电池将会成为新型储能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政策的层层加推,不仅为行业打开了全新的发展格局,更为永福股份的价值创造与再造锚定了方向,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电动汽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由640万辆增至2180万辆,由此而带来的新一轮的新型充电桩建设和光储充一体化大力发展的高潮。
近年来,永福股份大力培育储能业务综合服务能力,面向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不同场景,提供全过程技术及咨询服务、数字能源产品、系统集成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推储能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2.提供能源数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智慧升级”。
——企业家的有力支持。作为永福股份的掌舵人,林一文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锚定永福股份前进方向。林一文认为,10多年来,我们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洞察市场政策新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正如林一文表明,永福股份要快速发展,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必须要战略引领。此外,林一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企业发展“护城河”,同时与国家同频共振,为建设清洁能源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先进解决方案。从2008年至今,正是林一文先生有力支持,永福股份从弱到强,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全产业链资质优势,助力企业品牌升级。永福股份具备电力行业全产业链系列资质。拥有电力设计最高资质等级——工程设计(电力行业)甲级资质,并拥有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工程咨询电力、建筑、通信和勘察专业甲级资信、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设计许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乙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电力设施承装(修、饰)四级和民用无人航空器经营许可等资质,报告期内公司取得电子通信广电行业(电子系统工程)专业甲级资质,成为少数具备电子通信广电行业专业甲级资质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控股子公司福建永福运维科技有限公司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和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资质;控股子公司福建华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毅昊自动化有限公司及福建永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具备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证书,报告期内福建永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取得软件成熟度CMMI三级证书。
——数字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智慧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永福股份聚焦新能源、储能场景,培育了超过200名的IT、电力自动化研发、销售与实施团队,大力开展一体化监控系统研发与二次系统集成业务。永福股份自主研发可接入GW级储能站海量数据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电池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储能云平台,实现电力自动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从站端监控级到集团平台级数字能源产品。公司在IEC61850设计、调试、集成领域拥有核心能力,已具备储能站二次系统集成的产品与技术。此外,永福股份依托承接的霞浦储能站项目,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以“数字”赋能储能行业新发展。
3.可能面临的风险
——政策风险。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政策的部署,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电气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转型,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需求跃升发展。公司所属的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鼓励政策驱动,取得快速增长。但是,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且清洁能源发电补贴政策预期退坡,若清洁能源投资开发等与公司业务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发生变化或落实节奏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市场环境变化风险。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不断向好,新的竞争者可能涌入市场,加之现有市场竞争者不断加大投入,市场竞争可能趋向激烈化。此外,电力行业的结构转型及清洁能源的发展存在周期性,如果后期市场情况发生未预见的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有效开拓新市场新订单,可能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和盈利水平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资金投入规模较大及资产减值风险。公司承接的部分项目需要投入较大规模的资金,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64,669.89万元,存货和合同资产余额合计为84,380.71万元。此外,报告期末,公司因拓展海上风电业务,预付款项金额较大。如果合作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或未按期结算、付款的情况,将会导致公司投入形成的资产存在减值风险,对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自身存在的不足
——业务拓展及项目风险管理不足。报告期内,公司EPC业务规模快速增长。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涉及的主体众多,容易受到各类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影响,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项目进程受阻、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停滞、质量管控不到位、工程进度款到位不及时等情况。另外,公司加大对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的承接力度,业务类型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业务规模预期扩大,如果公司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风控水平无法满足业务规模或业务类型扩增的需求,可能存在项目管理失控的问题,进而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亟待完善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永福股份作为电力能源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主编/参编近30项国家、行业等标准,自主/合作研发近200项发明与实用新型等专利;设立“福建省电力设计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化产学研合作,携手产业链伙伴,开展海上风电、特高压、电力数字化、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前沿技术研发。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更迭的周期越来越短。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如果企业不能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不能及时把握技术、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将对企业市场份额、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未来,永福股份需要试点“揭榜挂帅制”组建跨领域联合攻关团队、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等,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储备。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成果与市场效益联动、技术水平与研究能力挂钩的考核体系,降低成果转化风险。同时依托开放式创新体系,打造数字化协同创新平台,提升企业吸引和整合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值得信赖”维度评价
1.企业规模整体向好
——总资产规模逐渐回升。从2019年到2022年,永福股份总资产分别为23.60亿元、21.88亿元、30.2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3.25%。
——收入规模曲折上升。从2019年到2022年,永福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40亿元、9.80亿元、15.6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33%。2020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主要是公司总承包业务市场开拓和执行受疫情影响大。2021年公司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213.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34%。可以看出,2021年营业收入大幅上涨,主要受益于公司新能源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人员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永福股份员工总人数为,2020年员工总数为1138人,2021年员工总人数达1264人,其中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达143人,较2020年的127人,增长12.5%。可见,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永福股份加强了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2.品牌价值不突出
——品牌优势值有待提高。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司在大型燃机、分布式能源站、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及新能源领域,以及特高压、超高压等全电压等级输变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系统集成和工程建设的专业优势,并在行业内形成明显的品牌影响力。然而,永福股份在“电池产业链”赛道处于中等偏下位置,按指数值计算,2021年永福股份的品牌优势值为41.02,与同赛道的宁德时代(68.66)仍有较大差距。整体来看,在“电池产业链”中,赛道头部效应显著,除宁德时代外,其他企业的品牌优势值差距不大。
图注:
图1 “电池产业链”赛道企业品牌优势值(100分制)
3.创新投入和产出偏弱
永福股份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获批设立“福建省电力设计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基于齐全的专业配置和丰富的工程示范应用土壤,紧随能源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在海上风电、特高压、电力数字化、储能、智慧能源、智能运维、综合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截至2021年底,公司掌握专利技术超过100项,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超过20项,其中海上风电领域获得41项专利,主编7项、参编10项国家、能源行业海上风电标准编制,被评为“2020年度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军企业”。
2021年,永福股份研发投入5551.83万元,较2020年3846.62万元,同比增长44.33%,有大幅度提升,但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3.55%,与“电池供应链”赛道中的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仍有较大差距。其次,研发人员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仅为64件,在赛道中并不突出。可见,永福股份创新投入和产出亟待提升。
表1 “电池供应链”赛道企业研发强度和专利数
图注:
4.营运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财务能力较为良好。比较分析永福股份与所处行业“土木工程建筑业”近三年(2019年到2021年)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发现永福股份财务能力较为良好。
在偿债能力方面,从2019年到2021年,永福股份流动比率从1.49下降到1.33,可以看得出,在这段区间里,流动比率有小幅度降低;与行业平均相比,永福股份在这三年的平均值为1.48,高于行业均值1.15。2021年的流动比率相比上一年处于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仍高于行业流动比率值。从速动比率指标分析,从2019年到2021年,永福股份速动比率历年均值高于行业历年均值。整体来看,永福股份的偿债能力良好。
图注:
图2 2019年~2021年永福股份和所在行业的流动比率变动情况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9年到2021年,永福股份毛利率的变化呈上升趋势,毛利率从18.88%上升到21.99%(见图3),变动幅度为3.11%,可以看见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也随之增强。行业毛利率变动呈下降趋势,行业毛利率从11.40%下降到11.09%,变动幅度为-0.30%。从毛利率变动幅度来看,公司毛利率不仅有提升,而且增长幅度高于行业增长幅度,可见企业有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
图注:
图3 2019年~2021年永福股份和所在行业毛利率的变动情况
在发展能力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永福股份资产增长率曲折上升(见图4),从2019年的0.66,下降到2020的-0.07,最后上升到2021年的0.38,而行业资产增长率相对稳定,从2019年的0.14增长为2021年的0.15。整体来看,在这段区间内,永福股份资产增长率平均值高于行业增长率平均值,可见,永福股份发展能力较为良好。
图注:
图4 2019年~2021年永福股份所在行业的资产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在运营能力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永福股份总资产周转率从0.76下降到0.60(见图5),有小幅降低。同时,在这期间里,公司销售收入的变动呈现上升态势,销售收入从14.40亿元上升到15.6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33%;公司资产规模的变动也呈现上升趋势,资产从23.60亿元上升到30.2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3.25%。因此,可以看出公司资产规模的增长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长,这可能会导致公司管理效率的下降,这点可从总资产周转率的降低看到。
图注:
图5 2019年~2021年永福股份和所处行业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动情况
——公司治理体系仍有完善空间。2021年,永福股份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1,股权制衡度较高。独立董事比例为33.33%,处于行业平均水平,独立董事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尚未实行二职分离,企业经营决策机制有待提高。
——重视人才资源的吸纳和培养。2021年,永福股份在职员工1264人,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143人,占比11.31%,较2020年的127人,增加12.60%;研发人员数量为34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6.98%,较2020年的304人,增加12.17%。可见,永福股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此外,永福股份积极开展部门内训,探索“两个经常”工作机制助力提升基层干部管理能力,搭建新员工微课程体系,创办“云讲堂”实现员工异地同步学习,各具特色的培训方式,加速人才成长。重点加强了国际业务能力、商务风控等关键岗位人才的培训。
5.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坚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司坚定践行“让电力更清洁、更智慧”的企业使命,紧紧跟随国家“双碳”战略步伐,践行环境保护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力争成为核心竞争力突出、品牌和技术领先、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优质上市公司。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公司大力开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业务,创新商务模式,增加技术实力,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持续开拓综合能源和储能业务,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能力不断提升,综合能源业务能力行业认可度不断增强;夯实海上风电领域已有的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进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发挥平台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合作伙伴等资源,构建高效开发团队,探索形成新能源项目开发业务新模式、新路径。
——积极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公司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捐物100万元,其中向孟加拉当地政府捐赠物资累计50万元。此外,公司还在贫困地区建立精准扶贫农产品基地,向学校捐赠图书电脑,参与打造中国东南(福建)科技城和福州高新区美丽乡村等义务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扩大企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