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科信息(30067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探访中科信息公司:从研究机构到上市公司 服务国家重大选举40年丨中科院成都分院搬新家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13  中科信息内幕信息

来源 :封面新闻2022-04-13

  2022年,中科院成都分院将完成从华西坝到科学城的搬迁,这意味着,这个诞生于1958年的“老科研”,踏上了一个崭新的起点。目前,成都分院机关、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科信息证券代码:300678)已经入驻科学城新园区,其余的研究所搬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中科信息新大楼

  其中,中科信息公司是中科院成都分院系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央直属264家转制院所中第一家实现整体转制整体上市的科研机构。从1958年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数学所一路走来,中科信息除承担部分科学研究职能和产业化发展任务外,还开创了我国大型会议选举工作使用电子设备的先河——从1982 年开始,中科信息研制的选举系统先后为党的十二大至十九大,及六届至十三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会议选举服务。

  来到搬迁后的新起点上,中科信息会有哪些传承和改变?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完成搬迁的中科信息公司,探访这个从研究机构到上市公司、服务国家重大选举40年的机构。

  

  搬迁后的中科信息

  从研究所到上市公司

  希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从中科信息公司新大楼放眼望去,沿着群贤南路中科院各科研院所排列整齐,不远处的工地正火热施工,中科信息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尹邦明坐在新大楼的办公室里,回忆起中科信息公司的成长历史和传承。

  尹邦明介绍,1958年数学所和中科院四川分院一起诞生,这是中科信息最早的前身,当时主要是开展数学基础研究和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油田勘探等经济建设以及大型国防工程提供数据计算服务,1981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后,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自动推理算法、网络通讯、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二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电子选举系统的研制,三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计算机技术在烟草等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改造等应用开发工作。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围绕科技体制改革,为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人员松绑,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措施,制修订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尹邦明介绍,也正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科信息开始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当时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停薪留职让科研人员去外面创业,第二种就是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而我们则根据中科院的统一安排进行了更大胆的探索,就是在2001年6月从研究所整体转制成公司。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条路上走得还比较好,2017年7月我们在创业板上市,说明得到了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尹邦明说。

  如今搬到新园区,对中科信息而言,除了物质条件方面的改善,更多是“科学城”特殊区位带来的创新发展机会。尹邦明表示,现在科学城已经汇聚并入驻了海康威视、云从科技等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中科信息来到新园区以后,希望能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孵化出更多人工智能产业的优秀企业,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打造出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高地和良好生态。

  

  搬迁后的中科信息

  打通理论研究到产品研制

  电子选举系统填补国内空白

  虽然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整体转制到股改上市一系列艰难创业过程,中科信息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底色没有变,用尹邦明的话说,相比其他的科技公司,中科信息科研创新的基础条件好、成果沉淀厚,通过20余年的市场化磨砺、产业化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科信息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最关键的是“把从理论研究到产品研制这条线,在一个企业内打通了”。

  这一点,从中科信息服务国家重大选举40年可以看出。早在1978年,中科信息前身成都计算所就开始承担四川省委、省人大交办的计算机选票信息实时处理任务,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计算机选举系统。1982年,该选举系统正式在党的十二大中使用并一举获得成功,用计算机处理选票替代传统人工计票方式,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大型会议选举工作使用电子设备的先河。

  据了解,过去的选举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计票,每次选举要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一两点,上百名工作人员参与计票,代表们只能在会场等待结果,而使用人工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大型会议选举计票,上百名受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需要花费5-6个小时才能统计出结果,如果要进行结果复核,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目前最新型的电子选举系统,却可以在不到10分钟内完成选举计票的处理,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会议效率,也确保了计票结果的准确性。

  能够取得这样的突破,正得益于中科信息科研团队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特别是在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技术领域,这项技术应用除了电子选举系统之外,还被中科信息团队首次引入印钞行业号码在线质量检测,开辟了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在印钞行业应用的先河,带动了我国印钞业在线质量检测设备的技术革新,引领行业自动化检测技术的潮流和方向。

  据了解,我国印钞行业的在线质量检测设备在十多年前主要依赖进口设备,不仅价格十分昂贵,且因“本土化”程度不高导致维护成本奇高。为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各钞票印制单位的残币、废币的挑拣基本依靠人工完成,效率和效果均不够理想。中科信息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与相关印制单位合作先后自主研发出“印钞号码在线实时监测”“钞票大张在线检测”和“钞纸质量在线检测”等三大系列二十余种我国印钞行业急需的关键设备,解决了工业产品高速机器视觉检测中的实时高分辨率成像、实时高速图像分析、人工智能高速识别等关键技术难题,不仅实现了印钞质量检测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还逐步出口到国外。

  老员工谈搬迁

  将传承老一辈科研精神

  中科信息技术中心负责人崔喆从1992年开始就在中科信息工作,如今已经潜心研究电子选举系统30年。对他而言,搬迁到新园区正是解决了他们工作的燃眉之急。

  崔喆介绍,随着电子选举系统在市场上越来越欢迎,他们在老园区的办公条件已经满足不了发展需要,以电子选举系统研制团队为例,最少的时候只有13人,现在正式员工已经有149人。“单就办公场所而言,这里是远远超过老园区了,因为我们这一类软件型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就是人才,如果办公区工位都不够,就会限制发展。”崔喆说,据他回忆,去年员工招聘曾一度因这个原因而不得不中止,因为把会议室都改成办公室了,人还是坐不下。

  “此外,我们的科研环境也很局促,每次遇到设备需要联调的时候,就需要临时把两个办公室拆完,把设备搬进来,调试完再还原成办公室。”崔喆说,上百台设备需要稳定的供电和网络环境,搬到新大楼以后,近400平米的多功能室完全满足了他们这一需求。

  虽然新园区有更好的办公环境,对崔喆而言,老园区依旧有一份独特记忆。“从单身汉到一名父亲,我也是看着老园区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我记得那时候华西后坝大部分都是农田,晚上沿着田埂走,只看到远处少数楼房有灯光,现在慢慢发展成为城市中心地带,已经是今非昔比。”崔喆说。

  回想老一辈从无到有的创业艰辛,崔喆表示,在新园区新起点上也将传承这种精神。“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这是周恩来总理总结的科研16字方针,我们把这个作为团队的工作作风和文化传承下来。”崔喆说。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