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大基因(30067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饶毅与华大基因跨越十年的3次交锋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7-29  华大基因内幕信息

来源 :创头条2022-07-29

  这一周,“饶议科学”跟尹烨、华大基因卯上了。近7天刊发的7篇文章中有6篇与其直接相关,剩下一篇的评论区同样被与尹烨相关的话题占据。

  “饶议科学”的主理人是著名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饶毅直指华大基因CEO尹烨“水”博士,搞伪科学,推广假药。

  并且,饶毅还通过一个质疑有意或无意中给资本市场丢下一个悬念:

  “2010年起华大基因与哥本哈根大学建立了所谓合作关系,当时签约的哥大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就是后来尹烨的‘导师’。华大基因不止一位高管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还有消息来源,他们都没有去哥本哈根念过书。”

  那么,“哥本哈根大学是否公平对待全体中国留学生,是否给牟利公司的高管提供了不同于其他中国和丹麦学生的特殊通道,这种通道在道德上、在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上,是否合适?这一通道是否是因为哥本哈根大学接受了华大基因企业的金钱?”

  事实上,这并不是饶毅与华大基因的第一次交锋。10年之间,这位著名科学家与这家知名科技企业至少已历经三次交锋。

  -1-

  “炮轰事件”之外的暗战

  2022年7月26日7点42分,饶毅再次发文《太厉害的忽悠会忽悠自己:因为太逼真了》,继续炮轰华大基因CEO尹烨,直指“尹烨推广的益生菌,就是假药。”

  并且,饶毅还表示:“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但迄今没有拿出可以有效应用的产品。”

  这篇文章让炮轰的冲击力再上一个等级。之前三天,饶毅明确指出“尹烨这是纯粹的伪科学”,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阵热议。

  面对公开批评,尹烨仅于7月24日在其公众号“尹哥聊基因”中简单回应“谢谢指教”。之后,这场交锋看似戛然而止,实质波涛暗涌。

  细心的网友发现,尹烨并未束手待毙。7月25日,有网友在尹烨运营的抖音号里留言说:“希望你不要翻车,让我们失望。”尹烨回复网友说:“怎么会呢?”

  截至目前尹烨的抖音、公众号依然在正常更新,并未受到炮轰事件的明显影响。

  在尹烨发布的一篇《猴痘再生风波,未来走向何处》文章的评论区,网友“拿铁撸撸”评论说:“饶毅批评得没错,希望你踏踏实实科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尹烨回复:“清风扶山岗,明月照大江。”

  这篇文章的评论区顿时分成两个阵营。网友“博哥百货”表示,“感谢尹总,你的科普对我们普通老百姓非常重要。”也有批评尹烨的观点,比如网友“颜值有理”就称,“商人,利字当头。”

  在“饶议科学”公众号的评论区,网友“ATM”表示,“人类科学的发展史,不仅是科学史,而且也是反伪科学的历史。”

  除了围绕“科学与伪科学”之外,双方阵营还就科普的边界、“水博士”、带货等焦点问题展开论争。

  尹烨曾在自己的抖音直播间推出9款益生菌,并留言网友说:“每一款益生菌适合不同的人群,解决不同的问题。”

  网友秋江一在其评论区表示:“科学的尽头是带货。”尹烨在评论区反怼,“作为华大的CEO,我有什么理由不带货?不带货就是对自家产品的不自信。”

  有的网友调侃尹烨,“尹老师,鼻炎吃这个管用吗?”

  当然,也有一些科研人员表示,“这种企业家‘网红带货’的做法可以理解”“大部分内容基本是正确的,没必要吹毛求疵。鼓励更多的人做科普没什么不好。”

  然而,真正核心的并非带货,而在于围绕华大基因及高管文凭“科技属性”的疑问。

  正如文章开头所引用的内容所言,饶毅公开提出“哥本哈根大学是否给牟利公司的高管提供了不同于其他中国和丹麦学生的特殊通道?这一通道是否是因为哥本哈根大学接受了华大基因企业的金钱?”

  这或将无意中给资本市场留下评估的时间和空间。

  -2-

  未名湖畔的一场“意外”

  在饶毅看来,尹烨是“技术员”,华大基因则是“科学技工”:“华大全部工作从来只注重测DNA序列,而不研究功能,这种工作不是科学研究,是科学技工。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

  饶毅称,“我高度尊重技术员,只是科学程度只到一般技术员程度如尹烨(不到我实验室优秀技术员程度),不应该在世界公开场合经常开口瞎说,误导民众、损害科学。”

  各界纷纷表态,双方粉丝剑拔弩张。尹欲静,而双方的粉丝却不止。这场盛夏论战,已有开头未见明显的收尾迹象。

  其实,稍做功课就能发现,饶毅与华大基因及高管的论战并非第一次。十来年间,已经反复多轮。

  公开信息还能见到,10年前饶毅与原华大基因CEO王俊的一次现场对话。

  2012年10月27日,北大研究生组织了一场生物交叉学科论坛,各领域佼佼者云集。

  当时的华大基因像是早晨的太阳蒸蒸日上。华大借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势崛起,凭借庞大的测序能力,地里长的、圈里滚的、树叶上蠕动的各种生物几乎测了个遍。

  北大的青年才子王俊彼时正是华大CEO,于是主办方给王俊留了一把交椅。饶毅当时已是著名的归国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自然也是重磅嘉宾。

  论坛开始之际,饶毅上台致辞。就在致辞结束之际,饶毅话锋一转直指华大基因是拿中国人的钱为外国人办事。

  与会者一片哗然。

  许多学生都想聆听饶毅在专业领域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想听青年才子王俊的企业观点。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场学术论坛变成了两人之间的论战,像火星撞地球一样火花四溅。

  在前排就座的王俊对饶毅的质疑给出了回应。他说:“华大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国外。”

  饶毅接着问王俊,“这些费用有没有cover那128台机器(Hiseq2000)及运行成本。”王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对于饶毅质疑华大只会拿别人的idea做学术这个问题,王俊肯定地表示自己从来不屑于、也不需要去拿一个合作的成果挂一个作者的名。

  眼看这场论战已经脱离了主办方的初衷,最终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双方罢战。

  谁曾想,没过几日,两个人再次通过微博隔空论战。至此,华大基因的一举一动更受世人关注。

  双方对话中所涉及的“128台机器(Hiseq2000)”,是指2010年华大利用6亿元贷款从Illumina购买了128台新一代测序仪Hiseq2000。

  有媒体曾称,自那之后华大基因就号称测序数据产出能力占全球一半以上。不过,尹烨近期曾在公开讲话中对华大的基因测序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真正没有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之一。

  -3-

  华大基因来到熟悉的点位

  与尹烨不同的是,王俊作为华大基因的CEO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有争议的言论。时过十年,饶毅近日在《太厉害的忽悠会忽悠自己:因为太逼真了》一文中如此回顾:

  “2012年,尹烨在华大还是...的时候,华大包装的明星科学家是王俊……我当场指出小伙子你不懂科学,不是科学家,是给其他人打工的技术员……王俊不是接受批评、改进自己,而是反击批评。”

  “历史洪流,浩浩荡荡。江山辈有骗子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当年的假科学家、真技术员,不思进取,会被淘汰;今天的假科学家、真带货人,如不改邪归正,恐怕也一样。”

  在2012年未名湖畔的那场“意外”交锋上,饶毅还直指华大创始人杨焕明是“流氓企业家”。

  这是因为杨焕明曾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工作。在这段任职期间,杨焕明任研究所所长,汪建任副所长。同时期,他和汪建都是华大基因的创始人。

  饶毅认为,研究所和公司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几位主要领导同时领导国立和私营两个机构。这是一种公私同行的行为。

  2007年,杨焕明评上中科院院士。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辞去公职南下深圳,后来杨焕明也来会合。

  饶毅指出,将华大基因公司迁往深圳后,留在科学院基因组所财产很少很少,而很多财产跟着公司走。

  与此同时,饶毅还在批评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他说:“经营华大基因公司的汪建,他在北医演讲称自己和华大不是科学家。在这一点上,他在智力上很诚实。”

  饶毅批评汪建、杨焕明的背后直指其公司作为高科技企业的科技含量。然而,两人面对饶毅的质疑并未作出回应。

  华大基因依然一路高歌猛进,同时也隔三差五地陷入舆情漩涡。比如,2018年有关华大基因14万孕妇基因数据泄露舆情也曾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华大基因上市刚满一年,股价经历了一轮过山车。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以13.64元/股的发行价上市,4个月之后的11月14日股价超过260元/股,绝对是当年A股的超级靓仔之一。

  只是,华大基因的股价之后一路向南,从超260元/股跌到50元/股左右的历史谷底。上述舆情风波之时,华大基因的股价尚在谷底盘整。

  不久,恰逢王俊辞职、减持。他要去做一件“未来可以影响到人类和健康的更根本性、更前瞻性的事业。”减持当然也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

  2020年,借着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利好,华大基因股价一度从谷底爬升至接近200元。随着疫情的起伏,公司股价也跌宕起伏,2021年最高摸到接近180元。

  如今,华大基因的股价再一次回到低点,29日收盘价为62.02元。华大基因仿佛又一次来到熟悉的点位,空气中也弥漫着似曾相识的味道。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