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若生猪价格低迷持续到明年二季度,行业企业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温氏股份现金充足,有利于其熬过“寒冬”。
在“猪周期”下行的大环境下,养猪龙头企业同样难逃亏损的命运。
10月25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营收646.89亿元,同比增长15.80%;净利润却亏损45.30亿元,而去年同期是盈利6.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温氏股份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59亿元,相较前两个季度分别亏损27.49亿元、19.40亿元的颓势,已经扭亏为盈。
业务构成显示,温氏股份的营收主要来自肉猪类、肉鸡类两大板块。据2023年半年报,肉猪类在温氏股份主营收入中的占比为53.12%,肉鸡类的营收占比为40.87%,其他养殖类及其他收入的营收占比合计6.01%。
温氏股份预计,明年二季度起猪价开始逐步回暖。温氏股份也提到,若当前低迷的猪价持续到明年二季度,行业企业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部分企业甚至会出现经营危机。业绩依托“肉猪+肉鸡”双轮驱动的温氏股份,也正努力熬过这个“寒冬”。
01
上市猪企前三季度普遍亏损
进入10月末,三季报出炉。养猪上市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受生猪价格长期低迷的影响,各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大多亏损。
温氏股份与新希望、牧原股份一起,被称为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三巨头”。今年前三季度,“三巨头”合计亏损102.30亿元。
其中,温氏股份亏损45.30亿元,新希望亏损38.58亿元,牧原股份亏损18.42亿元。而在去年同期,新希望亏损27.07亿元,牧原股份盈利15.12亿元。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向《理财周刊-财事汇》表示,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自2022年以来,生猪养殖企业普遍亏多盈少,传导至2023年,让不少生猪养殖企业业绩承压。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A股共有16家上市猪企,这16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计亏损163.16亿元。具体来看,仅海大集团、禾丰股份两家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正,分别盈利22.52亿元、0.39亿元,其余14家公司前三季度皆是亏损。
不过,单看第三季度的表现,养猪寒冬已有回暖的迹象。同据东财Choice数据,16家上市猪企中,海大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禾丰股份、正虹科技、云南神农、巨星农牧等7家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开源证券认为,第三季度生猪销售均价15.8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环比增加10.1%,猪价微涨,而生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8元/公斤左右,让第三季度的整体亏损环比收窄。开源证券预计,随着猪肉消费旺季到来,第四季度市场行情或将持续回暖。
02
“猪周期”或明年二季度上行
第四季度回暖,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要完全度过“猪周期”下行阶段,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所谓“猪周期”,是指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一种现象。由于供需关系的变化,生猪价格会呈现“高-低-高”的周期性波动。受“猪周期”下行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进而影响养猪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轮“猪周期”下行何时结束?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认为,正常情况下,“猪周期”在年末就会见底,因为年初开始的去产能将在年末显示出效果,育肥猪供应能力即将见顶,叠加传统消费旺季,有利于猪价回暖。
不过,徐洪志指出,今年以来几个因素形成强力干扰,拉长了磨底时间,“猪周期”上行阶段延后:一个是去产能幅度和节奏都不及预期;二是疫情影响逐渐浮出水面,多地猪场有恐慌性出栏现象,虽然整体情况可控,但对猪价的阶段性负面影响也不能低估。
故徐洪志认为,元旦春节备货期间的行情可能会有一定回升,但只是反弹而非反转,节后仍将回落。直到明年第二季度,去产能对育肥猪出栏的影响得到完全发挥,“猪周期”才能真正步入上行阶段。
温氏股份也秉持与徐洪志相似的观点。温氏股份在近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初步预计明年二季度起猪价开始逐步回暖,相对看好明年下半年的行情。
03
现金充足试图熬过“寒冬”
与此同时,有投资者担心温氏股份的现金流能否撑到“猪周期”回暖。
近日,有投资者提问,“公司货币资金规模下降了20亿元,请问是什么原因?是买理财了还是还债了?”温氏股份回复称,“货币资金”项目下降,主要系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导致现金流出。
事实上,现金流安全对生猪养殖企业至关重要。毕竟,*ST正邦因资金链断裂而崩盘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让*ST正邦的投资者心有余悸。除了亏损,投资者也关注上市猪企的现金流是否稳健。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温氏股份的“货币资金+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过95亿元,其中非受限资金近60亿元。温氏股份表示,根据现金压力测试,公司目前处于安全平稳状态,有充足的底气、信心和经验顺利度过各类鸡猪行情。
而温氏股份的底气,或许还来自其另一个板块——肉鸡类业务的持续发力。民生证券认为,温氏股份在第三季度超额完成肉鸡降本的目标,叠加三季度肉鸡消费处于传统旺季的因素,黄羽肉鸡价格上涨,带动温氏股份的肉鸡业务持续盈利。
Wind数据显示,三季报发布后,温氏股份共获得超过15家券商的支持。相关券商表示,温氏股份的猪鸡双主业生产持续向好,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维持“买入”或“增持”评级。
不过,也有机构“唱反调”。10月24日,惠誉评级将温氏股份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高级无抵押评级及其美元债券的评级自“BB+”下调至“BB”,且展望为负面,引发市场关注。
温氏股份对此认为,惠誉基于当前国内行业供需情况导致对现阶段国内养猪行业价格较为悲观,阶段性下调公司的美元债评级,这是惠誉方面的决定。
一边是券商的支持,一边有评级机构发表的不同看法。最终,温氏股份2023年全年能否实现盈利,继而扛过“寒冬”,进而享受未来“猪周期”上行的红利,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二级市场上,截至11月1日收盘,温氏股份的股价报收18.74元/股,2023年内下跌3.56%,公司市值1245.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