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杭州高新(30047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一年三度被罚!杭州高新因信披违规再领60万元罚单,违规“上瘾”资金链岌岌可危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2-08  杭州高新内幕信息

来源 :华夏时报网2022-12-08

  一年三度被罚!杭州高新因信披违规再领60万元罚单,违规“上瘾”资金链岌岌可危

  杭州高新(300478.SZ)一年“三进宫”,这次是因董秘信披违规。

  12月6日晚间,杭州高新发布公告,表示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时任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蒋鹏收到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罚款及董秘个人罚款合计75万元。

  同时记者梳理发现,眼下,年内接连被处罚的杭州高新流动资产难以覆盖流动负债,资金链也同样岌岌可危。

  那么,年内屡次吃罚单的杭州高新目前经营是否正常?资金流动情况又如何呢?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了杭州高新有关部门,接线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公司资金流动正常,对于近几个报告期内业绩出现的同比下滑情况,也有相关的补救措施。

  因违规再度收罚单

  2022年对于杭州高新来说,似乎有些“水逆”。

  12月6日晚间,杭州高新因信披违规再度收到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公告,具体为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未按规定披露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共同借款情况。

  公告显示,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时为杭州高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的高长虹通过杭州高新向供应商支付采购款并间接划转至高长虹控制的企业或其债权人等方式占用公司资金。期间,高长虹还私自借出杭州高新公章,直接或间接以杭州高新身份完成了多笔个人借款。

  实际上,行政处罚书,对于关注杭州高新的投资者并不陌生,截至12月6日的处罚,杭州高新一年内已累计收到3次处罚单。

  本次处罚决定书中提到的高长虹,根据杭州高新公告,在此前2022年10月份,便收到了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其中因上述事宜,高长虹并处以9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5年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除了内部管理层及人员处罚,2022年8月,杭州高新还因涉嫌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行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资金链恐响“警钟”

  接连“水逆”发生,杭州高新的罚款不断。截至12月6日,年内杭州高新公司收到的罚款单共计126.5万元,其中包括12月6日罚款60万元、10月10日罚款60万元、8月罚款6万5千元。

  “本次公司的处罚金额将计入2022年当期损益,影响公司2022年当期利润。”按12月6日公告公示的处罚计入方式,杭州高新的资金链恐将亮起“红灯”。

  按照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杭州高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共计2.69亿元,同比减少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3.06万元,同比下滑146.72%。

  仅第三季度来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样为负值,为-884.50万元,同比下滑186.9%。业绩下滑的背后,是主营业务为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的杭州高新,销售量下滑的棘手问题。

  在2022年半年报及三季报中,杭州高新均提到了销量下降的对营收的影响,并且在2022年半年报中,杭州高新也在有关风险中写明,若公司不能持续提高技术和研发水平,保持生产管理、产品质量、营销与服务的先进性,公司将会面临不利的市场竞争局面,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将受到一定影响。

  而眼下,销量的下降对于1年3度被处罚的杭州高新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截至2022年上半年,杭州高新的货币资金为1484.92万元,其中1434.93万元处于冻结状态,但其短期借款达到了1.40亿元,账面上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借款,资金链较为紧张。不仅如此,在杭州高新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1.66亿元中,应收账款为1.1亿元,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66.27%

  江苏四维咨询集团董事长、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目前来看,企业现金流已经难以支撑其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现金,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较大。目前看到的靠应收账款支撑的业绩并不是靠谱的业绩,这种业绩并不能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带来缓解。

  针对当前资金链情况,杭州高新方面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公司经营及现金流情况正常,对于业绩下滑的情况公司在2023年也有相应改善计划。“目前,公司大股东为东杭集团,若后续资金出现问题,控股股东方面会有资金相关支持的。昨天(12月6日)公告中东杭集团也是给公司提供了1.5亿元的担保,资金这方面问题不大的。”杭州高新方面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公告显示,东杭集团为杭州高新向有授信银行(包括但不限于:合作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申请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授信担保金额不超过1.5亿元,授信期限2年。据悉,目前东杭集团合计持有杭州高新约为2790.64万股,占杭州高新总股本的21.68%,为其持股控股股东。

  内部管理动荡不安

  虽然按照公司层面表示,目前杭州高新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但《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杭州高新的内部管理层面却算不上安稳。

  除了近日又收到处罚单外,2022年11月末,杭州高新董事叶峰、董事周建华还被中国证监会下发了《立案告知书》,原因则叶峰涉嫌持股变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限制期转让等,周建华则是涉嫌短线交易。

  而东杭集团作为其控股股东,也并不省心。2022年7月,杭州高新披露公告,称浙江监管局决定对东杭集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具体原因为,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4月28日期间,东杭集团作为杭州高新5%以上股东,通过司法拍卖、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增持杭州高新股份5.8%,考虑限制性股票上市的股份稀释影响,累计权益变动增加5.65%。

  其中,在权益变动比例达到5%时,东杭集团未按规定停止买卖杭州高新股份并及时履行报告、公告义务。直至2022年4月29日,才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信披违规、短线交易、私借公章......杭州高新的屡次违规,让资本市场对其内部管理产生了诸多疑问,究竟何以至此?

  对此,刘志耕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内部管理混乱或与经营状况不佳有关。在刘志耕看来,经营状况不佳会造成效益下降,从而导致人员工资下调或偏低,进而人心涣散、能者离职,并导致岗位设置不全、管理不能到位等问题,进一步会使得企业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企业进入恶性循环。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近4年,杭州高新业绩动荡。2018年至2021年,杭州高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6.97亿元、4.11亿元、3.87亿元,同期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8万元、-2.93亿元、-1.89亿元、1481万元。

  与此同时,同时期杭州高新的股价也大幅震荡下行,自2018年最高位的24.74元/股下跌至2022年的10元/股区间震荡,截至2022年12月7日,杭州高新收盘股价为10.33元/股,跌0.86%。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