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湘江金融圈2022-11-02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2/2022-11/2022-11-03/4f536308d6457de6ed9c62969945fd1a.jpg)
10月27日晚间,蓝思科技(300433.SZ)披露了2022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23.93亿元,环比增长25.83%,实现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环比增8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增长36.79%,环比实现转正。
从第三季度单季业绩来看,蓝思科技经营盈利能力已回归到正常水平,前三季主要经营指标呈现逐季改善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增长超八成
在智能汽车领域,电子化、新能源化、轻量化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新能源管理系统等模块成为汽车的心脏,催生了车载触控显示面板、新型B柱、新型汽车玻璃等新市场。作为全球玻璃面板龙头企业之一,蓝思科技的技术水平、制造实力均处于业内领先地位,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巨屏”普及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数据显示,蓝思科技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24.8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六成;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0.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八成。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蓝思科技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主要有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柱组件、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
目前,蓝思科技与大部分头部车企均有合作,新开发的客户有蔚来、理想、比亚迪、小鹏、五菱、零跑、小米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还有保时捷、宝马、奥迪、现代、大众、广汽、上汽等这类传统汽车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蓝思科技黄花园区的车载及大尺寸项目预计今年可以全部完工。该项目完工后,将大幅提高公司承接订单能力,有助于公司未来加速业务拓展。
在此前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公司也透露出积极信号:“2022年春节期间,黄花园区的车载项目都在紧张地进行大玻璃设备的调试。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有信心,力争全年实现较高增长。”
PART 2 |贰
加速布局消费电子业务
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11850万台,同比下降11.43%;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7890万台,同比下降1.87%;2022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较去年小幅下降3%。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6.05亿台,同比下降7.52%。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电子行业低潮逐渐消退,以及智能手表、AR/VR等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群体和出货规模不断扩大,有机构预计,2022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或将同比增长33.6%,形成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增长点。
此前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早已布局智能手表领域。今年以来新品迭出,OPPO发布了全新智能手表OPPO Watch 3系列,三星正式发售Galaxy Watch5 Pro,苹果推出了Apple Watch Ultra。厂商加速入局,产品系列拓展中,消费者品类认知的提升空间巨大等等,都预示着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公开信息显示,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蓝思科技是行业内最早开始对光学、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已有量产产品落地,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全球优质客户资源。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公司增加“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支持智能穿戴业务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蓝思科技目前已与AR/VR头部客户达成合作,有望持续受益细分领域景气高企。消费电子新风口爆发在即,蓝思科技加码产能投入,增厚业绩潜力。
蓝思科技表示,面对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公司将继续开源节流,深入创新变革,积极推进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高质量发展,努力获取更多新的优质客户资源及市场份额,努力实现在新战略发展领域的布局落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