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虎年A股的第一个交易日,蓝思科技(300433)大跌逾11%,报15.03元,总市值747亿元。截至2月10日收盘,报15.19元,跌幅2.57%,总市值755亿元。相较于2021年年初,蓝思科技股价已然“腰斩”。
大跌源于春节前的一纸业绩预告:蓝思科技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约20亿元-24亿元,变动幅度为下降51%-59%,而上年净利润为48.96亿元。微妙的是,该公告发布的时间节点是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晚间,蓝思科技虽得以安稳过节,但开市后还是遭遇了投资者的“用脚投票”。
下跌的业绩背后,蓝思科技在去年一年遭遇了哪些变化?是否为行业普遍现象?公司有何应对措施?公司大举进军光伏行业能否创造新增长点?本期硬核投研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第四季度发生了什么?
对于全年业绩下滑的原因,蓝思科技坦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限电造成的影响、人力成本增加、新项目处于投入期以及供应链缺芯等。
实际上,关于上述原因,蓝思科技于去年第三季度就已提及,彼时公司业绩出现了罕见下滑,同比下降35%。但该情况并未引起业内特别关注,因为去年第三季度,A股一众消费电子公司均因缺芯等情况而出现业绩放缓或下滑,表现为行业普遍情况。
而且,市场人士也认为,是客观原因导致了下游需求延后,第四季度业绩将会回升。在去年12月初,机构对蓝思科技的去年盈利预测仍维持在54亿元-55亿元。
但目前来看,去年第四季度的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测算,蓝思科技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为32.97亿元,全年利润取中值为22亿元,也就是说,蓝思科技在第四季度单季的亏损额约为10亿元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蓝思科技的降幅更大,预计去年实现盈利13.4亿元-17.3亿元,同比下滑70.07%-61.34%。
那么,蓝思科技在第四季度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导致亏损?不妨来对比下蓝思科技的全年业绩预告和三季报。
在去年三季报中,公司提到四点影响因素: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芯片供需情况进一步失衡;从9月开始,公司部分园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电影响;为响应国家“共同富裕”号召,公司自9月1日起提高基层员工薪资标准;材料成本上升。
而在年报预告中,除上述原因外,蓝思科技还特别提到了泰州园区、黄花、湘潭园区以及境外园区面临的困难。
其称,限电对公司订单的生产交付、经营调度造成一定影响,湖南各园区、泰州园区、东莞园区部分工厂被迫临时停产;泰州园区持续推进自动化升级改造,人力成本、研发费用上升;年内新增黄花、湘潭两大新园区投入运营,短期内尚未产生效益;下半年以越南园区为典型的境外业务受疫情影响。
事实上,湖南是蓝思科技的主要阵地,共拥有黄花、浏阳、星沙、?梨、湘潭五个产业基地。而在去年的限电潮中,湖南是电力紧张的典型代表。
国网湖南电力公司曾于去年9月22日发出安全橙色预警,表示因火电电煤库存和水库水位急剧下降,当前供电能力已下降至2600万千瓦,而用电负荷长时间维持在2900-3200万千瓦,存在300-600万千瓦供电缺口。若不采取果断措施,电网供电能力将在一周内快速下降至2000万千瓦,供电缺口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其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此外,蓝思科技的新项目还在大量投入期,这或也是其四季度业绩承压的原因之一。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记者解释称,“第四季度之所和市场预期差距大,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泰州园区资产交割后运营情况不一定符合蓝思科技的预期,增加了不少成本;黄花和湘潭园区新工厂和新产线投入运营,涉及到设备摊销,但是新厂初期是没有大量订单营收,增加了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蓝思科技长沙黄花和湘潭园区均在2021年相继开园。
如何走出困境?
“已经过去的2021年,我们相信是短期的困难,很多因素是偶发的、一次性的,公司也已经拿出正确的措施应对。”对2021年不如预期的业绩,2月6日,在蓝思科技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会上,公司方面如此表示。
在该次会议上,蓝思科技针对当前的困难一一作出回应。
比如关于限电,蓝思科技称少部分园区受到影响,相应对既定的生产、交付节奏造成影响,产生了员工流失、良率波动、成本上升,综合起来是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今年会和政府、供电公司做好前置沟通,尽力避免出现停电或者减少停电的情况。另外,公司会在各个园区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缓解一部分用电需求。同时,也会做好均衡化生产,避免用人用电高峰期,做好春招工作,在没有呆滞风险的情况提前备货。
对于新园区的情况,据悉,蓝思科技将推进泰州园区融合,将两家子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管理团队、产能进行融合,提高管理效率、良率,以及进行自动化改造。蓝思科技还提到,今年泰州园区预计会新增2-3个电脑客户,逐年实现一定增长。公司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扩产,在外部环境没有重大的不利变化情况下,对今年实现较好增长比较乐观。
对于湖南两个园区的进展,蓝思科技解释称,湘潭园区整机组装项目投产,经营表现不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芯导致产量不足,无法发挥效益。但今年获得的项目比较多,而且包括高端机种。目前黄花基地现已经投入五个工厂。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也有较为乐观的消息传来。蓝思科技表示,原材料价格从去年底已经开始回落了,公司能够通过提高原辅料的自制比例控制成本,目前湖南园区的自制比例已经比较高了,而泰州园区的外购物料相对较多,通过与客户沟通争取、增加资金投入,泰州的自制比例已经在不断提高。
另外,蓝思科技预期,全球疫情在2022年会有所好转,芯片、半导体等供应链问题会缓和。
新业务能否对冲业绩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蓝思科技高调进入光伏赛道,或是已经预料到消费电子行业当下的颓势。
蓝思科技去年11月设立了光伏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据悉,相关团队已经在开展技术研发工作,成立研究院进行材料研究。
公司曾向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公司已提前对光伏玻璃等产品进行了技术研发、产线和产品验证,能够发挥公司在消费电子产品高精密特种玻璃的先进加工技术、效率和良率优势,使光伏玻璃具有高透光率、更轻薄、更高强度,并得到了客户认可。
光伏玻璃是光伏产业链中的重要辅材。中金研报认为,光伏玻璃相较于其他光伏产业细分领域具有产值增速较高,扩产进度快、力度大,投资回报率较高,毛利空间较大的优势。有研究预计,2025年光伏玻璃需求30.4亿平或1,871万吨,20-25CAGR分别为23%、20%。
但是,光伏产业的增量能否弥补消费电子业务的下滑,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碳中和驱动下,再加上断电影响,光伏行业成为众多企业布局领域,蓝思科技也有碳中和目标,布局光伏行业既可以提升业绩,也可以符合碳中和指标,一举两得,但是与本身业绩波动没有强相关。”林芝指出。
而被蓝思科技视为未来第二增长极的新能源汽车,目前也在投入期。
蓝思科技最新回复显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会把所有汽车业务的产能整合到黄花园区,有利于管理效率和良率提升,因此短期内投入比较大。”
因此,目前,蓝思科技的业绩回归仍然要寄希望于费电子需求的复苏。
实际上,去年三季度一众消费电子公司的业绩放缓,就是因下游消费延后、缺芯潮影响等外部因素影响所致。从四季度情况来看,需求被进一步延后了。
“消费电子下游需求可能需要到今年二季度可以逐步释放,届时业绩有机会回暖。”林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