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昆仑万维(30041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昆仑万维方汉:内容赛道迎来黄金时代,可消费内容规模至少呈百倍速度增长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6-17  昆仑万维内幕信息

来源 :昆仑万维集团2024-06-17

  6月15日,36氪WAVES新浪潮2024大会以“别回头,向前看”为主题,召集创投圈的热血青年,共话时代品格,引领创新潮流。在大会上,36氪旗下平台“暗涌WAVES”主笔于丽丽与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澜舟科技合伙人联席CEO李京梅共话《风再起时》,探讨AI ToC和ToB的生态里如何取胜、AI浪潮中的创业机遇等话题。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发表了精彩的看法。

  暗涌WAVES主笔于丽丽、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澜舟科技合伙人联席CEO李京梅

  以下为昆仑万维董事长兼 CEO 方汉的精华观点,分享如下:

  01.

  AI创业者要对长期乐观,但短期并不能过于乐观

  暗涌WAVES:昆仑万维是大模型浪潮中入局非常早的公司,在ChatGPT火起来之前入局和之后入局,可能带来的差异是什么?

  方汉:昆仑万维2020年就入局了大模型领域,入局的理由也比较简单,因为我们是一家出海的公司,我们有86%的营收来自海外,而且海外开展的业务主要是内容和社交。2020年GPT-3.0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们马上意识到这是AIGC的里程碑,也就是内容生成方面的里程碑。我们入局的时间比较长,考虑的问题可能会比去年刚入局的同行多,因为我们毕竟花了三年时间思考这件事。

  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思考的结论之一——AI本质上不管是ToC还是ToB,本质上还是软件服务。既然是软件服务,就需要遵循正常的商业模式,就要看成本和收益如何取得均衡,这是所有创业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在2021年、2022年开始研究AI产品。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AI产品对最终用户来说,他们压根不关心产品是否是AIGC、是否是AI生成,特别是C端用户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是否比其他的产品高,更关心产品的形式是否更加新颖,这两点做到了,才能拿到所谓的用户红利,而不是简单地利用AI做个东西糊弄用户,用户就会为此买单,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和入局比较早的企业都拥有一个小优势是,我们对商业模式和场景发展布局会有更多思考,但更多思考不代表我们一定是站在正确的一面,只能说我们考虑得比较多。

  暗涌WAVES:过去这一年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有没有遇到一些相对艰难的抉择?

  方汉:我们思考得比较多,去年做的战略规划也比较成熟,过去一年的思路没有太大变化。

  首先,我们非常明确,因为我们是一家ToC的公司,我们的基因就是C端。我们一直秉承着为C端提供服务的思路。比如,去年8月份我们发布了国内第一家AI搜索产品,其实还是从用户的角度倒推需求,发现用户需求以及很多大模型工程上的需求。

  为了在工程上快速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又提供了“研究模式”、“增强模式”等功能,把这些功能做完了以后,用户的满意度和长期留存自然上来,对我们的用户增长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的用户数目前在国内排前三名。今年5月27日,天工AI每日活跃用户(DAU)已超过100万。

  海外市场,我们还是倾向于娱乐AI UGC平台。我们观察一个现象,让非母语的人做文化产品几乎不可能成功,而中国人在全球可以做成的基本都是工具类和平台性企业。抖音是内容平台,我们也在海外利用AIGC做内容平台。所以结论是,AI产品的形态仍然需要创新。

  如果AI产品形态不创新,企业很难拿到用户红利。我们目前在海外的AI音乐、AI社交产品起量比较快,因为产品形态是用户没有见过的,这个时期可以得到比较大的红利。如果你的技术没有创新,那用户凭什么使用你的产品?我们的音乐生成模型,全世界能与我们相提并论的只有Suno。在技术上取得进步后,在产品上可以得到一些红利,这是我们目前的历程。

  没有什么艰难的抉择。去年大模型热度特别高,在人才获取上有一定难度,今年人才获取上会变得容易。主要是这个方向太热,大学的嗅觉很灵敏,几乎所有CS专业的博士和硕士都在往这个方向转,人才供给的情况得到极大地缓解,这是好事。

  我们所有做AI的创业者,大家对短期有点过于乐观,对长期又有点过于悲观。其实恰恰应该反过来,我们对长期应该偏乐观,但对短期并不能过于乐观,可能悲观一点反而可以让你走得更远。

  02.

  推理成本并非AI应用爆发的决定因素

  暗涌WAVES:很多人说推理成本再降一个数量级,可能会迎来国民级的应用。你们怎么看所谓的应用大爆发的时间点,以及在哪一些方向和场景是最先会看到这种可能性的?

  方汉:推理成本和摩尔定律一样,一开始几乎每十个月可能是十倍、之后每十个月可能是一倍的速度下降,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技术的推动导致推理成本会迅速下降。但推断成本降到0又如何?我们在海外做C端成本,推理产品只占每天运营成本的不到10%,推理成本对我们而言并不是核心的问题。

  核心问题是用户获取成本,其实远远高于推理成本,推理成本有大量的工程上的优化空间。推理成本的下降对我们C端产品能否在全球工程发力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产品形式的创新,以及产品整个用户体验上的提升。对用户来说,他根本不关心成本,只关心这个东西新不新、好不好。

  我觉得对C端的竞争态势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是个人的感知。大家知道OpenAI的用户很久没有增长,这对用户的增长没有本质影响。

  AI应用爆发的时间点与推理成本下降没有关系,但与端侧推理有关系。用户的手机何时能实现端侧推理,这才是非常大的里程碑。我去年提到,端侧推理是中小创业者特别大的机会。

  苹果在iOS 18里接了OpenAI和小模型,这个影响非常大。我觉得今年下半年iPhone 16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因为会让全世界所有人第一次都知道大模型、人工智能开始与我们息息相关。

  第一批的尝鲜者使用iPhone 16这样的产品,换机潮时间是3年,3年以后可以人手一部AI手机,在AI手机出现以后,对大量的中小创业者会有非常大的机会,因为手机上的端侧的小模型可以做很多事情。后续比拼的就是产品形式的创新,真正的大浪潮还是以端侧推理和AI手机的普及为代表。

  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所有重要的入口还是把控在操作系统厂商上,安卓、iOS和中国的银河联盟,中小创业者拿不到底层系统入口,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我相信这个问题有一天是可以打破的,这是目前的观察。

  暗涌WAVES:端侧大模型的运行,除了刚才提到的,是否还有其他限制?

  方汉:主要受限于大家换手机的速度,旗舰手机都可以推3B-7B的模型,下一代的手机可以推到13B、30B都有可能。但问题在于老百姓根本不关心手机可以推多少,只是每三年手机实在太卡了,要换一部手机。我们观察到的换机周期是三年,三年以后才能人手一部AI手机,在此之前,你的产品应该开始获得口碑,不能等到人手一部AI手机才做这件事。对创业者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暗涌WAVES:目前的端侧大模型其实很多还是要在云上实现吧?

  方汉:端侧指的是完全在手机侧,不需要买端侧的任何东西。现在苹果开展了一个模式,手机侧预装3B模型,很多事情3B模型做。3B模型干不了,再去苹果的私有云上用相对大点的模型来干。如果这个再干不了,再调取GPT-4o。如果用户关注隐私更相信端侧的模型,数据不需要去云。就算上云,也希望利用联邦学习的方法让数据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最终肯定是混合模式,但主要的推理在手机的小模型上进行。

  03.

  创业者在AI ToC和ToB的生态中如何突围?

  暗涌WAVES:你们觉得AI ToC和ToB的生态里最大的赢家是谁?在新的流量入口的争夺中,各自的机会是什么?

  方汉:OpenAI将GPT-4o提供给苹果使用是免费的。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目前所谓的超级应用在操作系统厂商垄断语音和视频入口的情况下,非常苍白和无力,处于弱势的地位。

  谷歌每年付几十亿美金给苹果去买搜索引擎,将来的大模型地位不会比谷歌搜索引擎更高。

  第一个赢家已经出现,就是手机操作系统厂商,它垄断了声音、视频的入口,所有超级App都无法避过。但有什么样的赛道是不用向操作系统厂商低头?还是内容平台。

  苹果上的YouTube、TikTok不需要向苹果低头,因为用户创造的内容都在他们平台上,用户不会因为是苹果手机还是安卓手机就换掉自己常用的App。我们也非常看好在AIUGC平台上一定会有新的竞争者出现。

  是不是超级App不重要。对用户来说,这个平台有没有新的高质量内容才是更重要的。AIUGC最大的好处是降低了所有人创作内容的成本,导致内容创作者的规模将在全球有十倍以上的增长。

  同时,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和小语种区域,本来缺乏内容创作者,这些内容创作者也会大幅出现,这对我们所有做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是非常好的机会。

  暗涌WAVES: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包括AI四小龙时代,可能给大模型时代带来哪些启发?很多人说不会出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万众创业”的局面,你们怎么看?

  方汉:上一波AI四小龙时代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比如在支付的时候刷脸,但对我们的生活本质上没什么影响。这一波的大模型和AIGC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非常大,小学生利用大模型写作文和画图、我们每天看到的短视频很多利用AI生成、我们看到淘宝商品图片以AI生成为主……这些对普通人的生活具有全方位的影响。

  C端的机会也是空前的,因为不得不承认这一波的AI极大的降低了内容创作成本。比如,我五音不全,但我利用天工AI音乐做了上百首歌在微信群里到处转发。我这辈子之前没有创作歌曲的能力,但现在有了AIGC的技术加持,我就可以轻松的创作音乐。马上又要轻松的创作视频以及以更加成熟的水平创作文章。整个内容赛道迎来黄金时代,会有更多新的内容平台出现,也会有更多创新的内容形式出现。

  这对普通人最大的影响是,可供消费的内容规模至少是以百倍的速度增长,这可能是非常大的趋势。创业者在C端的机会非常大,但C端讲究规模效应,规模上不去,那可能很难有长久的发展。中小企业做B端更容易赚钱,但做C端有可能赌一个特别大的,但成功几率比B端低很多。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