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CHINACNIN2022-04-11
4月11日,道氏技术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格瑞芬拟与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碳材料项目合同书》。
格瑞芬拟在兰州新区新设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3万吨碳纳米管浆料(含相关产业链配套)和15万吨硅碳、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生产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人民币6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51.8亿元。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建设规模7万吨石墨负极材料(含10万吨石墨化加工);二期计划建设规模5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含5万吨石墨化加工)、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5,000吨碳纳米管纯化、5,000吨碳纳米管高温纯化及3万吨碳纳米管浆料。
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拉动锂电池需求大幅增长,而电池企业不断扩大的产能对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形成了良好的支撑。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154万吨左右,叠加储能3c等领域需求,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量将增加至211万吨。
现阶段,负极材料仍旧以石墨为主,2021年,石墨负极出货量比例超98%。未来几年内,石墨负极仍具备技术、价格和成熟配套优势,仍将是主流。但随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石墨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贡献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硅碳负极材料逐渐进入市场。
据了解,单质硅负极理论比容量4200mAh/g,是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的11.29倍。目前,硅碳负极材料还未大规模量产,对原材料的需求相对较少,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届时硅碳负极材料对原材料的需求将会加大。据相关机构统计,2021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销售额达到了3.7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2%。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道氏技术碳材料项目中,负极材料的建设均包含石墨化加工。当前石墨化产能持续紧缺,石墨化成为了负极材料产能建设的短板,高石墨化自供比例和具备技术优势企业盈利能力更强。机构测算,厂商石墨化自供率每提升25%,单吨毛利率将提升8%左右,预计未来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将成为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