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备受争议的光伏股中来股份(300393.SZ)又引起了监管的关注。5月6日早间,深交所向中来股份下发年报关注函,主要聚焦大额有息负债、是否存在过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未能如期完成N型电池募投项目等主营业务事项。
2021年光伏产业维持高景气度,但中来股份的主营业务却直线下滑,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1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24%,电池和组件业务毛利率为负。
面对全行业“拥硅为王”的盈利格局,不久前,中来股份宣布拟斥资140亿元在山西太原投建工业硅、多晶硅项目,多晶硅将采用硅烷流化床法,这便是俗称的颗粒硅。中来股份还曾在今年3月抛出过25亿定增扩产电池片的融资方案,而在监管多轮问询下,这笔再融资最终“流产”。
目前,中来股份股价较3月创下的历史高点(24.89元/股)大幅回调逾40%,区间最低跌至11.40元,较高点腰斩。截至5月6日收盘,中来股份报14.8元/股,收跌1.2%。
调整光伏电站EPC服务后,却为何录得大额投资损失?
由于股价脱离基本面的表现以及各种再融资、扩产计划,今年以来,中来股份是监管的密切关注对象。
根据年报,中来股份的主要业务涉及3大类:光伏背板、组件和N型电池片、分布式户用光伏的光伏应用系统。
拆分季度来,2021年前三季度,中来股份均实现盈利,Q1~Q3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6万元、1922万元和4256万元。第四季度单季度,净利润亏损3.87亿元,导致全年业绩录得亏损。
对于业绩亏损,中来股份的解释是受原材料和海运运输费大幅上涨、技术迭代引发计提资产减值、与联营公司关联交易当期未实现收益需递延等多方面影响。
拆分业务来看,2021年,中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背板、组件与电池、光伏应用系统3大业务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8.5亿元、16.6亿元、22.07亿元。其中,光伏应用系统业务为营收贡献最多的业务,毛利率达15.34%。
根据公告,中来股份的光伏应用系统主要以系统设计建设并网模式为主进行销售,由控股子公司苏州中来民生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来民生”)主要负责于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
2021年,中来民生调整光伏应用系统业务模式,为上海源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源烨”)提供光伏电站的EPC服务(工程项目的承包)。根据约定,中来民生2022年起的四年将优先向上海源烨提供每年不少于1.5GW户用分布式EPC服务,上海源烨将根据项目进度分批支付公司款项。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源烨由上市公司参股,是中来民生和与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用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
在调整业务模式后,中来名生的营收大增,净利润却大幅下滑。2021年,该子公司实现营收大幅增长至22.10亿元(光伏应用系统业务),上年同期为10.57亿元;净利润却由2.29亿元下滑至0.8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亿元。
另一边,2021年,中来名生与上海源烨发生的关联交易即确认收入20.88亿元,上海源烨的净利润仅录得2170.54万元。同时,中来股份确认了权益法下对上海源烨产生投资亏损为8700.52万元,占中来部分2021年投资亏损金额比重的95%。
对此,中来股份表示,由于为上海源烨提供EPC服务的顺流交易抵消原因,导致对上海源烨通过权益法核算产生投资损失8700.52万元。
主动调整业务模式却令子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现金流大幅流出的不合理现象,引起了监管的关注。深交所要求中来股份详细披露EPC业务的收入确认方式、销售回款政策、合同主要条款、毛利率情况,对比你公司光伏EPC同类业务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收入确认及毛利率是否合理,并补充说明顺流交易抵消的具体会计处理过程,是否对未实现的收入成本进行抵消,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大额预付款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是否过度计提设备减值?
年报问询函还指出了中来股份的大额预付款与固定资产减值实现。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中来股份预付账款账面价值为2.31亿元,持续大幅增加,较2021年末增加9215万元,增幅为66.51%。公司称,预付款增幅主要系原材料预付款增加。
深交所要求公司列示前十大预付对象的名称、预付金额、产生的原因及合理性、预付比例是否符合行业惯例,说明截至目前转销情况,预付对象是否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等存在关联关系或导致利益倾斜的情形,是否存在资金占用等情形。
2021年,中来股份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达4.26亿元,主要涉及对技术迭代的生产设备及电站计提减值,是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称,随着大尺寸硅片技术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对158.75mm尺寸电池及组件的产线设备按照净值的10%-11%残值率计提减值。
而此前,中来股份在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中表示,上述计提减值的设备的成新率较高(成新率区间集中于65%-95%),且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转售流通价值。
深交所要求中来股份说明对上述设备计提减值的计算过程、依据及结论,并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设备应用及减值计提情况等说明相关减值计提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计提减值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公司存在私募资金理财投资大额亏损、自愿披露技术进展公告以及与华为合作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重大事项或违规情形。而公司2021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显示,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也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年报问询函要求中来股份说明发生上述多个重大事项或信息披露违规事项的主要原因,结合公司建立的防范上述问题的主要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原因及整改情况。
定增“流产”,大手笔买入的公募“豪赌”什么?
尽管2021年业绩大幅亏损,中来股份扩产与“跨界”的投资动作并未止步。今年3月23日,中来股份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25亿元,主要用于单晶电池一期项目投资;今年3月初,中来股份宣布进军光伏多晶硅领域,且瞄准了新技术颗粒硅,项目总投资高达140亿元。
今年3月,中来股份创下股价历史新高,急于在高位定增募资或是因债务压力。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来股份的货币资金为24.89亿元,其中使用受限的承兑汇票保证金13亿元,信用证保证金2445.28万元,保函保证金7721.75万元,远期结售汇锁汇保证金1010.70万元,定期存单3.04亿元。这意味着,中来股份可动用的货币资金还不足10亿元。
截至2021年末,公司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等有息负债金额合计为19.05亿元。在货币资金较充足的情况下存在大额有息负债,中来股份的这种财务现象并不合理。深交所要求其说明具体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商业惯例,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情形。
发布定增预案后,深交所进行了两轮问询,重点关注了中来名生从事光伏电站的业务模式、参股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立案侦查等事项。
4月20日,中来股份决定终止本次定增并提交申请撤回相关文件,该申请已于4月22日获得深交所同意。无独有偶,定增“流产”后,中来股份副总经理裘莹于4月25日辞职。
实际上,中来股份的多个光伏电池项目均未达产,且公司一再延期这些项目的达产时间。
2019年,公司发布可转债募资的10亿元用于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下称“TOPCon电池项目”)。次年4月,公司决定将其中5亿元变更为N型双面高效电池配套2GW组件项目(下称“N型电池组件项目”)和高效电池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
而截至2021年末,N型电池组件项目的累计投资进度仅为41.89%;另一项技术研发项目的投资进度为76.71%。
与此同时,2021年4月,中来股份再度决定将TOPCon电池项目的建设完成期延长至2022年3月31日,截至2021年末累计投资进度为45.22%,能否在今年内完成达产仍是未知数。
面对中来股份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存在的较大不确定性,公募基金却乐意“豪赌”,6只基金在今年一季度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
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广发基金大手笔买入中来股份,由郑澄然管理的4只产品:广发高端制造、广发鑫享灵活配置、广发诚享、广发兴诚均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股东名单,分列第三~第六名。
今年一季度,郑澄然继续看好中来股份。其中,广发高端制造增持244.22万股,广发诚享与广发兴诚“按兵不动”,广发鑫享减持了163.7万股。至此,4只广发基金合计持股中来股份7192万股。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买入中来股份,成为后者第九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达800万股。该基金曾在去年三季度首次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但去年四季度又消失在名单之外;由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新晋成为中来股份的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为742.7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大摩也于今年一季度新晋为中来股份的第四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约为1519万股。
从光伏背板、组件和电池片、光伏电站,再到多晶硅,在中来股份完成全产业链布局之前,仍有不少问题需向投资者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