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2022新浪财经创新药研讨会举行,活动主题为“创新崛起,引领未来,新形势下医药创新与投资”,活动聚焦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创新发展与投资,邀请医药上市公司高管、金麒麟医药分析师和顶流医药基金经理等,围绕中国创新药大变局以及2023医药投资策略等多个时下热点话题展开对话交流,共同探路未来。
博腾股份(维权)董事长兼总经理居年丰针对“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问题”的话题发表看法。居年丰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从一百到百万的新发展阶段,有四大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中国创新药药品的定价机制和支付体系;第二,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研究;第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创新药的产业链企业;第四,数字互联的新生态。
居年丰表示,让中国创新药企业在中国研发、中国销售就能够形成合理的挣钱效应,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作用和商保的努力。同时中国还缺乏让科学家安心搞基础研究的很好的土壤和氛围,还缺乏自己的《拜杜法案》,让基础研究的成果高效地向产业界转化,这两者的主要任务都在政府这边。
此外,我们缺乏辉瑞、强生、默克这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制药公司,也缺乏赛诺菲、丹纳赫这样的为制药以及生命科学提供上游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龙头企业具有的共性是卓越的管理,任老说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人才,是人才管理,中国制药企业跟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相比还有很大的学习成长空间。
全球创新药研发已经转向开放的积木式研发生态,数据孤岛仍然是主要形态,合作空间很大,中国创新药产业借助数字化优势拥有追赶美国的战略性机会。
博腾股份居年丰:让中国创新药企业在中国研发、中国销售就能够形成合理的挣钱效应是产业持续发展必要条件
居年丰表示,因为药品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性,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定价和支付都是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只是因为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两只手的力度不一样。但是因为定价和支付是产业循环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合理的定价机制和完善的支付体系是创新药产业从供给到需求形成良性的正反馈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创新药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现在新的国际大环境下,国家提出了以内循环为主,内循环和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经济格局,这对于创新药产业也是同样适用的。虽然创新药企业包括产业链上游的企业都在一起出海,希望能够参与国际大循环,并且在国际大循环当中不断地锻炼、成长,但是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我相信如何在内循环当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如何建立更加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支付体系,应该说对创新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怎么样让中国创新药企业在中国研发、中国销售就能够形成合理的挣钱的效应,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这个产业循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这个主要取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商保这些相关企业的努力。
博腾股份居年丰:全球创新药研发已经转向开放的积木式研发生态,中国创新药产业拥有追赶美国的战略性机会
居年丰表示,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也看到,全球著名的大型科技企业,如Google,如国内的BAT、华为等等,都在大力进军生命科学领域,都在输出他们的AI能力用于药物发现等各个环节当中。同时我们也看到,全球的跨国制药公司都树立了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都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的重大战略或者是第一战略。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过去几年当中,大量的初创公司就是基于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作为创业、创新的立足点,也受到了大量风险投资资本的追逐,也看到了一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初步取得成绩的一些初创企业。
在制药行业当中,其实数据和模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全球的创新药研发已经从传统的内部一体化的研发生态,转向了开放的积木式的研发生态。不过即使在美国,现在开放式的、积木式的创新生态依然是数据的孤岛,也就是说大家有合作,但是更多的是线下的,更多的是在数据上没有形成很好的互联互通。
要建立数字化的互联互通生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这其实是通过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的数字化的技术,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二是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的确权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的立法的问题,应该说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推进当中,也就是说这两个前提完全是有可能成立的。我相信中国创新药产业借助中国数字化的优势,建立起数字化的互联互通的新产业,是实现追赶美国甚至超越美国非常重要的战略性的机会。
以下是发言全文:
大家好,我是博腾股份的董事长居年丰,很高兴参加新浪财经举办的“中国创新药研讨会”。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问题”。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创新药产业应该说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第一阶段,也就是从无到有的阶段,以及从1到100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产业的循环基本形成了初步发展阶段。现在中国创新药产业刚刚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从一百到百万,如何实现快速增长、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当下中国创新药产业遇到不少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产业界,大家可能都在思考一起回答两道非常重要的题。第一,中国创新药产业新发展阶段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或者是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破局。第二,跟美国对标,中国创新药产业主要的短板是什么,如何实现赶超。
博腾是一家全球性的CDMO企业,在过去的17年里,我们参与服务了上千个创新药的项目,也服务了全球上千家各种类型创新药的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对这两个问题我们有一些一线直接的认识和感知,当然我们的认知不一定全面,我个人对这两个问题也缺乏全面、专业的知识,但是我想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讨论、碰撞,对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总是有利的。
我个人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从一百到百万的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四个问题:
第一,中国创新药药品的定价机制和支付体系。
第二,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研究。
第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创新药的产业链企业。
第四,数字互联的新生态。
接下来对这四个问题,我简单分享一下个人的观点。
第一,定价机制和支付体系。
因为药品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性,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定价和支付都是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只是因为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两只手的力度不一样。但是因为定价和支付是产业循环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合理的定价机制和完善的支付体系是创新药产业从供给到需求形成良性的正反馈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创新药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现在新的国际大环境下,国家提出了以内循环为主,内循环和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经济格局,这对于创新药产业也是同样适用的。虽然创新药企业包括产业链上游的企业都在一起出海,希望能够参与国际大循环,并且在国际大循环当中不断地锻炼、成长,但是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我相信如何在内循环当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如何建立更加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支付体系,应该说对创新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怎么样让中国创新药企业在中国研发、中国销售就能够形成合理的挣钱的效应,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这个产业循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这个主要取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商保这些相关企业的努力。
第二,基础研究。
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在从Me-too、Me-better向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进阶,这一方面是创新药价值创造、价值变现的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创新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First-in-class毫无疑问跟基础研究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具有显然的因果关系,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First-in-class。而中国跟美First-in-class的差距应该来说也就是中国和美国基础研究的差距。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大家是有共识的。1.中国还缺乏让科学家安心搞基础研究很好的土壤和氛围。2.中国还缺乏自己的《拜杜法案》,让基础研究的成果高效地向产业界进行转化。当然这两者主要的任务都在政府这一边。
第三,龙头企业。
跟美国相比,中国既缺乏像辉瑞、强生、默克这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制药公司,也缺乏像赛诺菲、丹纳赫这样的为制药以及生命科学提供上游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龙头企业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从100到百万这样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了突破、引领、牵引等非常重要的而且是独特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国家要在某一个产业当中实现具有全球竞争力,没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就是因为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等这样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才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100走向百万,在全球市场上能够实现获得大发展的格局。
中国创新药产业也是一样的,中国需要像辉瑞、罗氏、默克、强生这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制药公司,也需要像赛诺菲、丹纳赫这样的,为创新药的研发、生产等等各个环节提供工具、试剂、仪器、软件等等以及各种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的科技型的领先公司,只有这样的龙头企业在中国成长起来,中国创新药产业才能够真正地在全球具有领先的地位,才能够真正赶上或者是超越美国。当然龙头企业都有它一些共性,都是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的,都是在自己的产业当中具有全球竞争力,建立了强大的护城河,或者说都是具有战略控制点的。虽然行业的特点不同,产业的战略控制点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也就是卓越的管理。有人说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任正非任老纠正过来,说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人才,是人才管理。毫无疑问,企业的战略到执行方方面面最终是来自于卓越的管理。跟美国的跨国制药公司相比,中国的制药企业毫无疑问在组织管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是跨行业相比,跟中国其它行业的先进企业,比如跟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等其它行业的先进企业相比,我们都有很大的学习、成长的空间。当然这也是中国制药企业的机会。
第四,数字互联的产业新生态。
当下全球的创新药企业应该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大幅度地提升研发的效率,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研发出更多的新药,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技术革命或者范式的变化,这样的“既要又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正在处于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当中,德国叫工业4.0,我们中国叫数字化转型或者叫数字化革命,这其实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5G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组成的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其它行业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数字化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已经看到在企业内部效率的大幅度的提升,对客户体验革命性的影响,就像我们在消费互联网能够感受到的实时在线互动等体验,在数字化转型以后的企业当中,也能够体验得到。同时,我们也看到商业模式在不断地创新,以及在产业互联互通以后上下游企业之间高效协同的可能性。跟其它行业比起来,制药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相对是比较低的,数字化的整个转型的进度相对是比较慢的,但是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也看到,全球著名的大型科技企业,如Google,如国内的BAT、华为等等,都在大力进军生命科学领域,都在输出他们的AI能力用于药物发现等各个环节当中。同时我们也看到,全球的跨国制药公司都树立了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都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的重大战略或者是第一战略。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过去几年当中,大量的初创公司就是基于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作为创业、创新的立足点,也受到了大量风险投资资本的追逐,也看到了一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初步取得成绩的一些初创企业。其实数据和计算并非新事物,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就在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和做各种各样的计算,只是新一代数字化的技术让我们得以非常方便地沉淀大量优质的大数据、活数据,然后用云计算等大量通用的便宜的计算的能力,让这些数据真正地成为生产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做决策,甚至代替我们做优质的决策,并且能够用这些大数据来训练我们的算法,让它们真正成为越来越智能化的算法的模型。
在制药行业当中,其实数据和模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跨国制药公司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它们内部经过百年积累下来的大量的数据,以及各种各样的非常有效的决策模型以及决策流程,帮助它们在重要的一些决策环节能够形成科学的、有效的决策。比如说哪些分子更加具有Best-in-class潜力的,比如说哪些是更有效的临床路径和方案。当然我们中国企业的历史还比较短,我们不可能像跨国制药公司这样形成百年积累的大数据,但是在数字化时代,中国企业是否有可能实现反超呢?我觉得是有可能的。第一,因为现在全球的创新药研发已经从传统的内部一体化的研发生态,转向了开放的积木式的研发生态。开放的积木式的研发生态有两个含义,一是Biotech或者药企与CRO、CDMO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让新药的研发成为可能。二是Biotech与Biotech之间,或者是Biotech与Pharma之间,或者是Pharma与Pharma互相之间的合作研发,让整个新药走向商业化的道路。第二,即使在美国,现在开放式的、积木式的创新生态依然是数据的孤岛,也就是说大家有合作,但是更多的是线下的,更多的是在数据上没有形成很好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在合作过程当中并没有把大量的数据通过系统沉淀下来,然后让所有的参与者能够以某一种方式高效、有效地去共享数据带来的算法的能力,数据带来的决策的能力。
要建立数字化的互联互通生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这其实是通过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的数字化的技术,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二是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的确权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的立法的问题,应该说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推进当中,也就是说这两个前提完全是有可能成立的。当然要建立数字化的互联互通的新生态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一些新物种出现,比如说帮助制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商的出现,帮助产业实现互联互通的平台企业的出现,但是我相信中国创新药产业借助中国数字化的优势,建立起数字化的互联互通的新产业,是实现追赶美国甚至超越美国非常重要的战略性的机会。
最后我想说,虽然中国创新药产业跟美国相比依然有巨大的差距,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快速发展,依然有巨大的挑战。但是未来十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我是充满着信心和乐观的。因为健康中国和生物医药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对定价和支付机制的改革,对基础研究的改革,以及基础研究的投入,我是充满着信心。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创新药产业当中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药企、创新药产业链企业,如CRO、CDMO企业等,同时中国创新药生态当中也出现了一批具有非常有创新活力的数字化企业。假以时日,我相信中国创新药产业一定能够出现真正全球领先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制药公司,以及为创新药、为生命科学提供解决方案的上游产业链的企业。博腾也会一直为之努力,希望能够成为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