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民股份(30034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民股份跨界光伏:关联收购标的连续亏损,转型之路仍道阻且长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06  华民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金融界2024-05-06

  日前,深交所向华民股份(300345.SZ)下发年报问询函。

  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1.75亿元,同比增长367.71%;净利润亏损1.98亿元,同比下滑462.57%。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2.31亿元,同比增加18.90%,净利润亏损4709.32万元。对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其业绩是否存在持续亏损且恶化的风险。

  钛媒体APP注意到,公司此前因新材料主业低迷,之后便开始转型跨界光伏。而公司实施光伏业务的子公司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下称“鸿新科技”),为公司2022年从实控人手中购得。交易双方对此还约定后续三年的业绩承诺,但2022年、2023年鸿新科技均出现亏损,截至年报披露时,交易对方尚未进行业绩补偿。另外,虽然公司去年斩获光伏订单超200亿元,但其转型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关联收购,标的连续亏损

  2012年,华民股份的前身“红宇新材”登陆资本市场,主营业务为耐磨材料。上市之后,红宇新材的经营发展并不顺畅。数据显示,红宇新材仅在2015年、2019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2017—2020年,扣非净利润连亏4年。

  2018年,受股市大跌影响,红宇新材股价节节败退,彼时实控人朱红玉更是陷入股权质押危机。此后,围绕红宇新材的控股权发生诸多资本运作,而最终控股权则落入建鸿达集团法人欧阳少红之手。

  2020年7月,红宇新材更名“华民股份”。在经历易主和改名之后,公司耐磨材料业务依旧难堪大任。2020—2022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亿元、-0.11亿元、-0.46亿元。

  如此背景之下,转型似乎成为公司必然的选择。2022年8月,公司以5600万元从建鸿达集团手中收购鸿新科技80%的股权。截至评估基准日2022年7月31日,鸿新科技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3254.16万元,评估价值7354.55万元,增值额4100.39万元,增值率126%。

  有意思的是,彼时标的成立还未满一年,亦尚未开展实际经营。资料显示,鸿新科技成立于2022年1月,主业为光伏产业链上游单晶硅棒及单晶硅片材料环节,而其主要资产为待建项目——“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标的情况如此,为何能获高溢价?

  为交易顺利进行,建鸿达集团作出业绩承诺。2022—2024年,鸿新科技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750万元、1450万元、1600万元。钛媒体APP发现,鸿新科技近两年来都未完成业绩承诺。2022年、2023年,鸿新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867.29万元、1.95亿元,而建鸿达集团涉及的业绩补偿金额为56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却未在年报中对建鸿达集团长期未进行业绩补偿的原因作出解释。

  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股权转让交易对手背后是公司实控人及其配偶。据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欧阳少红持有交易对方——建鸿达集团的30%股权,并担任建鸿达集团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其配偶刘平建持有建鸿达集团65%股权;公司董事罗锋持有建鸿达集团5%股权,并担任建鸿达集团总经理。

  巨头“捧场”,转型不乐观

  2023年,公司先后斩获一道新能、棒杰股份、华晟新能源、正泰新能和通威股份等厂商的硅片订单,订单合同总额超过200亿元。

  即便如此,公司的转型之路也不乐观。据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11.75亿元,净利润亏损1.98亿元。如此业绩,交易所也质疑这背后的原因。对此,公司曾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亏损主要由于光伏产业产能爬坡期间的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存货跌价损失1.37亿元,以及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及产线建设,费用同比上升。

  从业务表现上看,公司2023年光伏行业实现营收约10.56亿元,在公司营收中占比89.90%,同比增幅高达1029.09%。反观公司光伏业务成本却达到高达10.11亿元,毛利率为4.23%,同比下降4.1%,说明光伏业务仅处于微利状态。

  另外,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的均为框架采购合同,合同的履行进展不一。

  除了与华晟新材料1512吨单晶方棒,与先韦能源6000万片硅片,与客户A的10800万片硅片履行期届满外,其与棒杰能源的硅片合同仅履行203万元,与一道新能源的硅片合同还未履行,与正泰新能3年15GW硅片合同仅履行5933.65万元。实际上,对于公司履约能力,深交所也有所质疑,曾要求公司说明公司历次磋商时点、磋商过程、关于终止该协议的筹划时点等。

  更为关键的是,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波动的盈利困局仍在。按照合同约定的市价执行,当前硅片价格已跌破成本线,其盈利状况还可能持续承压。据了解,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硅片环节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承压,不只是公司面临的严峻考验,例如,隆基绿能和弘元绿能都深受此困扰。

  还需要说明的是,光伏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比拼的不仅是研发实力,还有扩产的资金实力。而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24.46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仅为3.26亿元;公司总负债为15.92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加10.39亿元,其资产负债率也由年初的24.76%上升至65.08%。

  此外,公司在研发费用率也要低于同行可比公司。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4.53%,而隆基绿能为5.96%、TCL中环为4.82%、弘元绿能为5.15%。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